红包的由来故事

时间:2016-06-09 05:48: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红包(压岁钱)的由来故事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故事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包(压岁钱)的由来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

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的`来历

  在很久以前,世界上有个非常邪恶的小妖怪叫做“岁”。这个“岁”生得全身黑漆漆的,两只手却是雪白的很。这个“岁”总是在每年的年三十跑出来偷偷地害人,而且他专门对那些个小孩子下手。“岁”等着家家户户的人吃完年饭睡着后,就偷偷地溜进去,只要看到孩子睡着了,就用手在孩子的头上摸三下。被他摸了的孩子都会吓得当时大哭,过几天后就会变得痴呆疯癫。

  话说这一年,有一户人家好不容易在50岁的时候得了个儿子,由于老来得子,所以老两口把这孩子照顾得非常好。可是问题来了,转眼又到了一年的三十,老夫妻两个非常担忧,害怕“岁”来害自己的孩子。他们只好吃完饭后,祭拜神仙保佑,而且不敢睡觉,守着孩子。

  这孩子正在玩着玩具,拿着红纸,包着8个铜钱,就这样反复的玩着。孩子玩累了,就睡着了。老两口丝毫不敢大意,于是守着孩子。突然“岁”出现了,醒着的老两口看到了,但是却吓得丝毫不能动弹。“岁”刚把手伸向孩子,结果碰到红纸和铜钱马上一阵光飞向“岁”,它被吓得大叫一声跑了。

  老两口发现吓跑“岁”的是红纸和8个铜钱。第二天孩子安然无恙。老两口就把昨天的情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照着做,果然再也没有闹“岁”了。这就是压岁钱的由来,一直流传至今。

  压岁钱的奇幻演变

  2200年前

  汉代压岁钱可真是寓意鲜明, 钱的正面都刻着祝福语,比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等。

  1400年前

  唐朝过年有“散钱”习俗,但据说朝拜习俗只在宫廷盛行,民间尚未流行。

  1000年前

  宋元时期,春节被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散钱习俗也由此变成了长者给晚辈包压岁钱。

  100年前

  民国以后的压岁钱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 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世纪50年代

  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呢!不过,那也“乐得屁颠屁颠的”,和其他晚辈买小鞭炮、零食。

  20世纪60年代

  “压岁钱”可能是几块糖,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很是不错,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80年代

  成长的孩子们更是幸运,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压岁钱很不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

红包的由来故事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