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8-08-04 02:26: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篇一

国家图书馆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图书馆,承担着收藏、整理和传承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讲座在推广阅读、传播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国家图书馆讲座的意义及其作用。

首先,国家图书馆讲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等进行讲座,读者可以借此机会获取新知识、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视野。讲座还为读者提供了与嘉宾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了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这些讲座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化艺术的途径,增强了读者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其次,国家图书馆讲座在推广阅读和提高读者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讲座不仅可以推荐和介绍优秀的图书资源,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讲座还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导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讲座的引导和推动,读者的阅读素养得到提升,阅读习惯和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此外,国家图书馆讲座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研究成果。通过举办讲座,图书馆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学术动态,激发学术研究的热情。讲座还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讨论和合作研究。这样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综上所述,国家图书馆讲座在推广阅读、传播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举办讲座,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广阅读和提高读者素养,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因此,国家图书馆讲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篇二

国家图书馆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图书馆,致力于收藏、整理和传承国家文化遗产。其中,图书馆讲座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家图书馆讲座的作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首先,国家图书馆讲座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等进行讲座,图书馆可以向读者传递各类文化知识和艺术信息,帮助读者了解和传承国家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讲座不仅可以推广传统文化,还可以介绍和推广当代文化成果,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通过讲座,国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传承和发展。

其次,国家图书馆讲座在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研究成果。通过举办讲座,图书馆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学术动态,向读者传递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这些讲座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可以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讲座的推动,国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同时,国家图书馆讲座在社会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读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讲座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拓宽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座的引导和推动,国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图书馆讲座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举办讲座,图书馆可以传递文化知识和艺术信息,推广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成果;可以向读者传递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读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国家图书馆讲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篇三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摘要】国家图t5馆文津讲坛讲座从内容到形式.传递的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昌明、开放和宽容的一个标志 性事物,就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言,是历史发展赋予讲座工作之新内容的一种必然.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讲座;社会教育;冯仲云

  一、讲座的含义

  “讲座”一词的古今含义是什么?《辞源》上说:“《陈 书岑之敬传》:‘因召入面试,令之敬升讲座,勒中书舍 人朱异执《孝经》唱(士孝章),

武帝亲自论难。”’唐自居 易《长庆集五九-三教论衡》:“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 列禁筵。猥臂讲座。”这两段注释中的讲座都是讲席之 意.是让解答问题的人坐在专设的席位上.回答对方提 出的问题。《辞海》注:“某种专f-leg科或某一专题的讲 授。如‘科学讲座’、‘专题讲座’。”从字义上看。“讲座” 一词.从古至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讲解问题和面 对的对象不一样而已。《辞海》对“讲座”一词的解释接近 于我们今天举办讲座的真正含义.

  今天.全社会举办讲座的势头有增无减,犹如雨后 春笋。各个讲座单位都在利用自己部门的特殊性、惟一 性.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所以,讲座内容 虽然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但人民大众则充分利用 这些文化资源.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生活。而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为己任”的国家图书馆讲座,更是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它从内容到形式到听课的受众成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我们对它今天的存在方式和今后发展应该有一个新 的界定。比如,从它的规模和现象看。“讲座”一词应该加 上如下内容。才能真实地反映和涵盖其丰富性和多样 性:讲座应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固定的听讲场地,详细的 讲座计划安排,稳定的时间保证.相应的财政支持.具体 的讲座负责人,被邀主讲人的学术身份和学术地位,主 讲内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定读者群的关照。主持 人应持有的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开场引语和结束语.相应 的机器设备,现场讲座材料的发放,讲座消息的对外发 布(张贴宣传海报、向媒体发消息、网络传播)等,接送主 讲老师交通工具的配备。讲座的后续产品(图书、光盘、 数据库)制作。以上15项具体1二作是一个系统i[程.

  总之,讲座已变成全社会众多部门向人民大众传播 文化知识,贡献文化财富的,喜闻乐见、严肃活泼的一种 手段和表现形式.

  二、国家图书馆创办讲座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如果说北京图书馆(现称国家图书 馆)在全国首开讲座之先河,那么第一任馆长冯仲云便 是身体力行举办讲座的第一人。①

  1952年12月。冯仲云出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3 年3月27日被政务院正式任命为北京图书馆第一任馆 长。当他第一次见到许多少年儿童都露天坐在图书馆 院子里的树荫下看书时。场景既感人又让他心里不是滋 味。于是图书馆内就有了第一处少年儿童阅览室。随后 就有了朗诵会.故事会等。这些活动便是讲座的雏形.

  举办报告会,也可称之为讲座,是北京图书馆的一 项群众工作。北京图书馆的报告会,闪耀着新中国一代 文化名人的.光辉。冯仲云为北图讲座工作正式拉开序 幕,且为讲座制定了最高准则.他要求“到我们这个讲台 来,必须是第一流的”。为此他亲自请来郭沫若为大家演 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讲后由名演员赵丹、白杨朗 诵屈原的诗篇。陆续登上这个讲台的有哲学家艾思奇. 科学家王天木、王淦昌。历史学家荣孟源.音乐家时乐 漾。作家更多一些.诸如老舍、冯至、赵树理、阳翰笙、林 庚、常任侠等先生。讲题涉及文史哲科、古今中外。报告 会固定在星期六傍晚举行。提前在报纸上发启示。届时.在图书馆的院子里拉起吊灯.摆上椅子.迎接陆续到来 的听众,讲演者就站在楼前的台阶上。报告会成了当时 北京城内引人注目的文化生活。每次讲完都印小册子.不但有提纲。还附上参考书目.

  最初。冯仲云只是出于对党交给的一项工作的责任 感来到图书馆.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热爱这个事业 以至于充满自豪。他说:“我领导的不是几百、几千,而是 几百万大军。”他称“北京图书馆是社会大学,亚洲的明 珠”。①

  对于冯仲云在北京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学通讯》 记者袁丁。在这家刊物1981年第3期上做过下面的评 述:“冯仲云从1952年12月到馆.1954年10月调离, 在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他用党的政策思想武装了北京图 书馆.在他的具体领导、身体力行下,把一个长年平静的 藏书楼式的旧北图改造成为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 北图——坚定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 务.为学术研究服务在他潜心竭力的领导下,北京 图书馆举办了一流的报告会、展览会、作家与读者见面 会。开创了图书馆面向社会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代新 风.给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远 的影响。”

  三、国家图书馆讲座的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图书馆集中了全国力 量.大大丰富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延续其服务功能的 历史文化讲座工作也在历届馆领导传承有序和不懈的 努力中开展起来。为办好每一场讲座,馆里向来对此项 工作有高而严的要求。任继愈先生说:“讲座要办得场场 精彩.不仅讲座内容要精彩。主讲人讲得也要精彩。”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历来被看作是社会大 课堂.担负着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讲座工作作 为图书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职能之延伸,常被人们称 作是“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校”。原因是读者借书是自读 自看自己为某一问题进行资料论证参考。而讲座的开办 则是让读者坐在固定的场所内,听老师授课,传播知识.为办好每一场讲座,组织者会因某一学科某一类内容去 邀请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此授课。日积月 累就会形成类似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内容。如此,各 个知识学科聚集起来,就组建起了一个“大学的建制”, 且是一个“航母”式的综合性大学。读者可在此听某一学 者的讲课,成为他的学生,也可选其他老师的课,成为多 个老师的学生。“听够了”不来了,就算毕业。“听不够”, 永远来,课堂永远开,读者可以成为这所大学的终身学 生.

  因此.图书馆的讲座教育功能远比图书馆的借阅功 能更立体、更直接、更宽泛,且无阶段性和时空长短之限 制。所谓立体是指主讲老师的讲座是积聚一生的学术研 究,跳出了书本。传授鲜活的知识。所谓直接就是读者可 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和导师.耳提面命。直接交 流。所谓深入是主讲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科研究 内容、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个人的研究方法、治学的心 得传授给听众。所谓宽泛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它 的教育对象宽,即无论职位高低、学问深浅、年龄大小.凡愿意学习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讲座内容:二是指 它的教育内容宽,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 学技术.无所不包。所谓无阶段和时空长短限制,是相对 于一个人受正规教育阶段而言,讲座本身没有阶段性, 它是长期的、固定的,向一切社会大众开放的、有教无类 的。读者可以有选择地听,也可以场场听。讲座只要向 社会公告。就不会因为主办者自身的原因而随意取消 (除不可抗拒原因)。讲座本身还具备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的优势,讲座后期有图书出版,有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传 播,它的受众面越大,时间积累越长。影响就越广泛,效 果就越长远。这就是讲座时空没有长短限制的含义。由 此可见。今天的讲座从内容到形式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以来社会昌明、开放和宽容的一个标识性文化现象,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可以说.是历史发展赋予讲座工 作之新内容的一种必然.

  老作家严文井当年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这个小小 的作家。多半是靠图书馆帮助出来的。那么你们现在不 正在为造就一大批大作家、大科学家。帮助一大批能够 领导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大人物服务吗!劳动是辛苦 的,但很有价值。旧这是对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最高 褒扬。正是有了这些具体工作者点点滴滴、默默无闻、任 劳任怨的劳动,才成就起卫星上天、鸿篇问世的伟大事 业。因此。办讲座的人必须懂得这个大道理。讲座是一片 文化的净土。办讲座人心中也要勤扫尘埃.要树立全局 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不 计名利,勇于自我牺牲,甘当无名英雄。一个心眼扑在工 作上,我们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担负起应该担负的工作 责任和社会责任.

  【注释】

  ①赵亮、纪松:<冯仲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②李致忠:<肩朴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