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推荐6篇)

时间:2016-08-09 03:41: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一

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究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初中教育;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初中教育中,化学实验教学起着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实践,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设备,并能够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原理和目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主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3. 安全教育与实验规范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和实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化学实验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管茜. 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 36(2): 45-47.

[2] 张伟.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 17(4): 57-59.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初中教育;问题;改进措施

一、引言

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实验兴趣不高、实验设备不足等。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二、问题分析

1. 学生实验兴趣不高

由于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实验操作的动力。

2. 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学校条件限制,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比较欠缺,无法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的充足设备。这给实验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

三、改进措施

1. 制定有趣的实验方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趣的实验方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相关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校应向实验教室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前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实验兴趣不高、实验设备不足等。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有趣的实验方案、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引入多媒体技术等改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云, 王志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 35(4): 56-58.

[2] 李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学教育信息, 2020, 36(4): 45-47.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三

  摘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小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与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化学实验;思考

  对学科教学而言,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化学实验还能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二、完成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如在新课标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继实验,提高学生探究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的原则就是让学生主动创新。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只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明确基础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核心,才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激发探究化学奥妙的浓厚兴趣;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参与、乐于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人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应强化以下几点:

  一、应用化学魔术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将魔术这种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想象力,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增长学生知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初中化学中有如“铁树开花”、“魔棒点灯”、“空杯生烟”、“美丽的喷泉”等有趣和神奇的化学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设计和引导好这些实验,利用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去认识化学变化等知识点教学。同时观察反应前、中、后的现象,然后透过现象去思考和总结,为将来实验教学打好基础。

  二、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清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而且让学生根据指定仪器,对某个具体基本操作进行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为了提高训练质量,把学生分成两个实验组,一组具体操作,另一组进行检查,对有争议的操作,教师亲自进行示范纠正,也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当场评判,表扬优秀,指出不足。

  三、独立完成具体实验,初步形成操作技能。

  经过严格的基本操作训练为过渡到完成具体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具体实验,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课程要求的前5个实验,是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难度较大的实验,如粗盐的提纯、H2、O2的制取,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弄清为什么这样做,正确操作后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违反原理的不正确操作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程序的重要性,并获得一定的编排实验程序的本领。为了使实验操作规范,少出问题一定成功,让学生先做空白模拟实验,待模拟动作熟练后再实际操作。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准确地观察,详实地记录,从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在完成H2、和O2的制取实验之后,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所需要的装置,结合课程进度,要求学生自己设想如何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学生先做阅读预习,写出预习提纲,包括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选择哪些仪器?如何安装?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选用哪种收集气体的方法?经过充分的思考后开展课堂讨论,形成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装置应当和实验室制取H2的装置相同的共同认识:只能用固液非加热型装置。然后教师提出来由学生来演示这个实验,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指定两位热情高、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当“教师”评判。台上同学仔细操作,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实验完毕由学生做出评论,最后总结长处和不足,得出结论。在完成H2、O2和CO2制取和性质的试验后,及时进行考核,记入总成绩。

  五、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绘制装置图,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验设计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要手脑并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对教材中《实验十实验习题》的教学方法是:首先,布置学生对5个实验习题,根据已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要求指出反应原理,操作要简便,装置要合理,图形比例要恰当,流程要清楚,图面要整洁、清晰。然后,用两课时组织学生针对各项要求逐题讨论,相互交流比较,取长补短,确定最佳方案。再要求学生整理出修改后的预习报告。最后,用1课时完成必做4个实验习题,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写好实验报告。因为已经有了实验方案,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要求完成自己设计的选做实验。对于每项实验要依据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评定成绩。

  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技能的测试是促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措施,是防止只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验操作的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旦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实验技能,就会转化为他们终身受用的本领。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五

  【论文摘要】

  本文通说三个方面论述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实验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综合设计路线的建构的方法;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相结合的手段;将学生的被动实验转化为主动实验的具体思路以及学生实验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竞争的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等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造性人才为己任。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实验室要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主要阵地,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探讨不同层次,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建构理论是皮亚杰提出来的,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英语,数学和物理等教学之中,但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应用,将建构理论和化学实验教学结合有助于学生实验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巧的板块化,有助于学生实验路线设计方法的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实验教学可为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可为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一套新的方法。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用于综合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同时也可以应用与实验教学的管理等方面,因此,研究建构理论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目前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化学实验是目前高等学校化学类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是目前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就其研究的方向来看,实验教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例如:李艳玲[1]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放与管理,主要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范围和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软、硬件保障;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时空保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程与检验验收等方面做了研究。

  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例如:孙莉,王海滨,强根荣等从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思路;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的绿色化;有机化学教学手段的绿色化等方面对实验室绿色化做了探究。

  ③化学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例如:王培俊,张文贵,陈燕灵,吴鹿鸣[3]研究了通过个性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研究了个性化实验的两个支持平台:个性化实验基础支持平台;实验项目执行平台;依托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个性化实验;个性化实验的特点;个性化实验的深度和广度;自制设备开展个性化实验;培养师资提高个性化实验;实验师生的双向选择方式等方面对个性化实验教学做了研究。

  ④开放性实验研究,黄晓亮,李洪波研究了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开放,主要从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开放实验室的模式和类型;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等方面对实验室的开放做了探究。

  2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而言,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如下:

  ①学生的实验依然是被动式的实验,尽管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学生的实验依然是被动性的实验,很多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学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和实验能力。

  ②教学手段陈旧,学生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系统化。由于目前教学手段的陈旧缺乏系统化,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是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使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知识系统化板块化。

  ③实验教学不能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实验教学是孤立的教学,还没有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这样使得实验沉闷无趣,学生对实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实验教学内容依然是单纯的验证一个实验结果的模式,学生的实验依然是验证教师教授的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论空间,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⑤实验考核体系不完善,尽管目前对于学生实验考核,但是实验的考核体系极其的不完善,考核知识对知识的分割考核,没有系统化,综合化的考核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实验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每次实验都是应付了事,实验预习报告只是抄袭课本,对实验的内容和技巧不做深入的思考,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千篇一律,抄袭现象严重,实验结果彼此互相抄,对实验的成败缺乏思考性的讨论,有的学生甚至在整个实验课结束也不会结果讨论和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利用建构理论指导化学实验教学

  以建构理论为指导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以建构理论为指导进行化学实验教学,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建构:

  3.1实验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综合实验路线设计知识的建构在化学实验中由于目前教学方法和学生对实验兴趣的限制,目前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化学合成路线知识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这严重的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走向社会以后的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在建构理论建构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构的方法可以以化学实验为依托,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石,通过建构实验基础理论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生实验的综合设计的系统化,板块化构建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3.2学生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建构利用已经构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使得学生的实验和科学研究初步结合。教师因为其繁杂的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在实验室中投入的时间就相对的减少,而目前的大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学生缺少的却是实验的技术和实验的技巧,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的实验和教师的科研相结合,这样不但能够使得学生的闲余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有助于老师科研方面的突破,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相结合的可以采取多种的方式,例如:教师的课题可以为学生是学生的学生科研,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不但学会了化学文献的查阅,同时也学会实验的技巧和科研的思路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遇到未知为题时的思考方式。通过这种结合可以使得学生培养一个科研的完整思路,例如:在有机化学的全合成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首先学会的是文献的查阅,然后通过实验学生就会充分的理解实验以及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可以理解化合物的分离方式和鉴定方式,另外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也可以学到在本科基础课程中学不到的内容,像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紫外光谱以及色谱配样,测试方法,共振,红外,质谱,紫外光谱的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的结合是共益的结合,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的技术、技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弥补老师精力的不足对科研的限制。

  3.3提高学生对实验兴趣、将原来的被动式实验转化为主动式实验的建构构建提高学生兴趣的一套新方法,是学生的实验有原来的被动式转化为兴趣浓厚,自我设计,自我鉴定的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学生的实验由原来的被动式的实验转化为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目前的实验是被动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实验的理论性太强而不是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对实验目的理解不清楚也不了解做这样的实验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好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对实验的理解开始,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所学的理论或者实现自己的某种思考,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技巧。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在选题的时候应该选取与生活接近的题目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最初的兴趣,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最初要保证实验的成功性,使得学生具有成就感。一旦学生具有实验的成就感,对实验的兴趣就会初步的建立起来,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自己设计实验、老师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思路,最后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就会从原来被动的实验变成主动的具有创新性的实验。

  3.4构建一套合理的化学实验考核体系,为实验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化学实验的准绳,没有好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就失去了依据,目前对化学实验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实验的评价只是粗浅的考察学生的简单操作,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化学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学简单的操作,只是为了完成学分,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考察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必须进行综合性考察。例如:老师给学生指定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路线,自己完成实验,然后老师考察每个过程的细节,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产品的表征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体系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六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恰当改进实验方案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

  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