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头鲷的形态学及框架结构的研究(优选3篇)

时间:2013-09-08 07:38: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金头鲷的形态学及框架结构的研究 篇一

金头鲷(Pterois miles),又称红龙鱼、狮子鱼等,是一种美丽而具有攻击性的热带海水鱼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金头鲷逐渐成为了深受观赏鱼爱好者喜爱的品种。为了更好地了解金头鲷的形态学特征和框架结构,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金头鲷的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外形、颜色、鳍和鳞片等方面。身体外形方面,金头鲷呈现出典型的长条形身体,侧扁而稍微延长,体长可达25厘米。颜色方面,金头鲷的体色主要为红色和白色,身体上布满了漂亮的红色条纹和斑点,头部呈现出金黄色,因此得名金头鲷。鳍方面,金头鲷的背鳍和臀鳍呈现出锯齿状的形态,胸鳍和腹鳍则较为发达。鳞片方面,金头鲷具有坚硬而锋利的鳞片,鳞片上覆盖着一层厚重的角质物质,具有很高的保护性。

金头鲷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骨骼系统和鳞片系统。骨骼系统是金头鲷体内的重要框架,它由头骨、脊椎骨、肋骨等组成。头骨是金头鲷骨骼系统的核心,它不仅支撑着鱼类的头部和嘴巴,还与鳞片系统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鱼体结构。脊椎骨是金头鲷骨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整个鱼身,起到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肋骨则连接着脊椎骨和胸骨,使金头鲷的身体更加坚固和稳定。

鳞片系统是金头鲷体外的重要保护结构,它由一层层覆盖在鱼体表面的鳞片组成。金头鲷的鳞片呈锥形,鳞片的边缘锋利且具有锯齿状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鳞片之间通过一层黏液相连,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保护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环境对金头鲷身体的伤害。

综上所述,金头鲷作为一种美丽而具有攻击性的观赏鱼,其形态学特征和框架结构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金头鲷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金头鲷的形态学特征和框架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海洋资源。

金头鲷的形态学及框架结构的研究 篇三

金头鲷的形态学及框架结构的研究

从初孵仔鱼培育到17月龄鱼种中,检测50尾鱼(鱼龄17个月)的体重(g)、体长(cm)、全长(cm)、尾叉长(cm)、体高(cm)、体宽(cm)、头长(cm)、吻长(cm)、眼后头长(cm)、眼径(cm)、尾柄长(cm)和尾柄高(cm)等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241.11±49.56、18.72±1.30、24.15±1.39、22.02±1.23、8.20±0.63、3.18±0.31、5.56±0.36、1.98±0.28、2.47±0.21、1.52±0.09、2.56±0.45、1.96±0.17;体长/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长/眼径、头长/眼径、头长/尾柄长、头长/尾柄高、尾柄长/尾柄高、头长/眼后头长和体高/体厚等的平均值分别为2.29±0.10、3.33±0.18、7.49±1.25、12.37±1.12、3.72±0.30、2.26±0.43、2.88±0.25、1.31±0.21、2.29±0.16和2.59±0.22.其可数性状: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等的鳍式为D.Ⅺ-12~14、P1.5+(9~10)、P2.I-1+4、A.Ⅲ-11;侧线鳞为56~69枚、侧线上鳞为6~8枚;脊椎骨数为9~10(胸骨)+13~14(尾骨)根;上颌齿式为:1~5+7~10、2~13、4~9、0~9/0~7、3~10、3~15、4~11+1~4;下颌齿式为:1~2+6~15、4~10、0~8/0~7、4~9、6~12+1~2.通过观察,运用传统测量法对其外观的`可数、可量性状进行测量与分析,并结合Humphsies,Bookstein和Bookstein等提出的框架法(Truss)思路来构建金头鲷的框架结构图,几何地描述金头鲷的体形特征,可为研究金头鲷的种质提供科

学依据.

作 者:王建勋 赵磊 WANG Jian-xun ZHAO Lei 作者单位:王建勋,WANG Jian-xun(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570228)

赵磊,ZHAO Lei(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300384)

刊 名:海洋水产研究 ISTIC PKU 英文刊名: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年,卷(期): 200627(3) 分类号: Q959.4 关键词:金头鲷(Sparus aurata Linnaeus) 形态学 框架结构
金头鲷的形态学及框架结构的研究(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