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1-04-07 01:16: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 篇一

标题: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摘要: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真实语言数据的研究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首先,通过对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介绍,阐述其在中文研究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语言教学、中文语言变异与变化、中文语言普及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中文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的挑战,提出了加强语料库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发展适用的分析工具等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中文研究;应用;挑战

引言: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基于真实语言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的语言样本,以揭示语言的规律和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语料库的建设,语料库语言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重点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在中文语言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料库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语境下使用中文的情况,从而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材料和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语料库语言学也可以用来研究中文语言的变异和变化。比如,通过比较不同年代的语料库数据,可以发现中文词汇的变化趋势,揭示语言演化的规律。此外,语料库语言学还可以用来研究中文语言的普及问题。通过分析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研究者可以了解中文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为中文的教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中文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语料库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文语料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解决语料库的版权和隐私问题。其次,语料库数据的质量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语料库中可能存在错误的标注和采集偏差,这对于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要求。最后,目前中文语料库分析工具的开发还比较滞后,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建议加强语料库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中文语料库分析工具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加强语料库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发展适用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来研究中文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参考文献:

[1] Sinclair J. M.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McEnery T., Wilson A. Corpus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1.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 篇二

标题: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中文词汇研究

摘要: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词汇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大规模的中文语料库数据,探讨了中文词汇的特点和规律。首先,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中文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中文词汇的构词规律、词义变化和语用特点。最后,总结了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词汇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中文词汇;构词规律;词义变化;语用特点

引言:中文词汇的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语料库的建设,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基于真实语言数据的研究方法,为中文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旨在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文词汇的特点和规律。

正文: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基于真实语言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的语言样本,以揭示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中文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对于中文词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语料库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文词汇的构词规律、词义变化和语用特点。

首先,中文词汇的构词规律是中文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大规模的中文语料库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中文词汇的构成和组合方式。比如,通过统计词缀的使用频率和搭配情况,可以揭示中文词汇的形态构词规律。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的组合方式和搭配情况,了解中文词汇的语法构词规律。

其次,中文词汇的词义变化也是中文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不同年代的中文语料库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文词汇的词义变化趋势。比如,通过分析“手机”一词在不同年代的使用情况,可以了解到中文词汇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词义的延伸和转义,揭示中文词汇的语义变化规律。

最后,中文词汇的语用特点也是中文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中文词汇的上下文语境,可以了解中文词汇的使用方式和语用特点。比如,通过分析“谢谢”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可以了解到中文词汇的礼貌用法和谦虚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中文词汇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特点,揭示中文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文词汇的特点和规律。然而,语料库语言学在中文词汇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语料库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语料库分析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论: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文词汇的构词规律、词义变化和语用特点。通过加强语料库的建设和提高数据的质量,以及发展适用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文词汇的规律和特点。

参考文献:

[1] Sinclair J. M.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McEnery T., Wilson A. Corpus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1.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 篇三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

  一、研究基础:语料语言学库研究范式

  利用语料库研究语言或者语言变体就是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范式,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各种语料库为包括阅读在内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从中提取大量的语言素材,创造真实语境,摆脱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词汇、句法和语篇。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简述语料库研究的思路。词汇是指词素、单词、连续的短语和词块等。这是语料库研究的优势所在。在词汇方面,Sin-clair通过对nakedeye的探讨提出了语料库中词项分析的思路。具体来说,在词汇分析时,首先检索一个或者多个词项,在索引行中观察分析词项的搭配情况,概括词汇的搭配关系,归纳出与词项有关的类联接。然后基于这些形式上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词项的语义倾向问题以及词项的感情色彩等语义韵问题。语言句法层面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句法结构,或者称为型式。在语料库研究范式下,对句法结构的研究需要对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词性标注,并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复杂检索以深度挖掘。目前研究最多也是技术操作上最为成熟的句法结构为类联接。类联接是句法层面的“结伴关系”,包括词的类联接、词组或短语的类联接、词类或语法类的类联接,是“搭配的更高层次,与语言的句法层面有密切关系”。通过类联接不仅可以探讨

语义韵等语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研究某些结构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属性,从而洞察语言的语体和语用等方面。

  二、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读写教学模式构建

  (一)悉尼学派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法

  前两个阶段侧重阅读教学,而后两个阶段重点是写作教学。所有四个阶段处于循环中。在设定的真实的情景中,教师与学生磋商、互动以充分理解阅读文本,同时学生不断获得教师关于语类的知识,直至能够单独完成语篇的写作。

  (二)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读写教学模式构建

  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在语料库语言学框架下有方法和技术上的保障,再加上系统功能语言学悉尼学派语类理论的坚实理论基础,在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法中引入语料库和语料库方法具有极大可行性。因此,我们提出构建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包括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建构知识场和建立语篇模式。在前一个阶段,对于阅读文本,通过语料库工具的词表生成功能和主题词生成功能,获得其词表/词簇表和主题词表,观察词表/词簇表,尤其是主题词表,通过主题词获得文章的语场方面的信息。当分析多个阅读文本时,则能更好体现语料库及语料库技术的优势。建立语篇模式阶段则更多的依赖传统的方法,但可以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检索、分析我们提出的假设。写作教学包括合作创作语篇和独立创作语篇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充分利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知识,体现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合作创作语篇是为独立创作语篇做准备。在写作教学阶段,语料库及其技术主要在独立创作语篇阶段介入,用于分析学习者的文本,特别是当分析多名学习者独立创作的语篇时。写作阶段的分析将用于进一步的阅读教学,体现了写作对阅读的反拨作用。这样,读、写就构成一个循环。在流程图中,语料库对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作用被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四种情况:①是指语料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第一,在阅读阶段,在阅读之前,亦可在阅读之后,通过语料库工具(如AntConc)的词表功能和主题词功能,获得其词表/词簇表,通过语料库工具的链接功能在语境学习重点单词或者词组,必要的时候辅以从其他大型语料库中提取的相关单词或者短语的例句,进行词汇的拓展练习。也可以观察词表/词簇表和主题词表,通过主题词推测文本的主旨大意,即获得语场方面的信息。第二,在阅读之后,对于语篇中显著的衔接连贯、语境特征或者互动性等语篇特征,教师可以在课前检索并导出检索结果,经过必要的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师生一起探讨课文的语篇特征,或者教师根据检索内容提出一些关于课文语篇特征的.假设,由学生课后通过精细阅读寻找例证。第三,为学生选择同一主题的课后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料库工具(如Range)的词表功能,进行词表对比,保证阅读材料的词汇难度与课文一致。当分析多个阅读文本时,语料库及语料库技术具有绝对的优势。②是指语料库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在独立创作语篇阶段,教师基于学生的作文自建语料库,借助语料库及其技术,分析学习者的作文,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取有关句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写作指导。另外,也可以进行在线写作(如句酷批改网),在线写作借助网络语料库批阅学生的作文,并给出各种点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点评并借助其网络语料库词典功能进行修改。这是语料库在写作教学中最成功的运用。③是指语料库在实现阅读促进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在进行合作创作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同一主题的阅读材料,并基于写作主题运用语料库的方法进行一定的词汇、句型、语篇等方面的语言输入。④是指语料库在实现写作反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语料库分析,归纳学生在词汇(如词汇分布情况、表明衔接连贯的连词使用情况、表明词汇复杂程度的平均词长)、语法(如表明句子复杂程度的平均句长、从句数)以及语篇(如衔接连贯、语境特征、互动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就是接下来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新建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极大地发挥了语料库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读、写的相互促进,提高读写教学的效果。但是语料库方法不能完全取代精细分析,应该把两者结合,各取所长。

  (三)教学实施

  为了初步检验以上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我们运用此教学模式在广州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班级(均为42人)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首先,对比了这两个班级的高考英语成绩,t值检验表明这两个班级实验前的英语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然后在实验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一个学期的教学。另外一个班级为参照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在尝试构建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读写循环教学模式更能体现语言行为的概率性等特点,克服了原有教学方法在语言输入数量不足、语言输出评估手段低效率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虽然构建了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读写教学模式,但是此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化、细化,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增加其实施的可操作性,以提升其推广的价值。经过初步的教学实验,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尚需进一步的教学实验,以检测其效果,并不断完善。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