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几款变焦距镜头的体会

时间:2011-08-09 05:47: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使用几款变焦距镜头的体会

使用几款变焦距镜头的体会作者:冲冲变焦距摄影镜头具有使用灵活、方便,有利于抓拍,可灵活选择构图形式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以一支最常用焦距段的变焦镜头取代标准镜头,作为购机时的首选,是不少影友的理想选择。28一80mm焦距段的镜头是国内大多数影友使用频率最高的镜头,因而日本各厂家均有生产,可谓牌号众多,性能各异,价格上差别也很大。如何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一只质量相对较好的镜头,其中有不少学问,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镜头牌子的选择,因为名牌镜头厂家的产品质量要比一般厂家的高得多,像日本五大著名照相机厂家(佳能,尼康、美能达、奥林巴斯、潘太克斯)生产的原厂镜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因而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但价格较高。另一类名牌专业镜头厂生产的镜头,其成像质量也有口皆碑,如腾龙镜头在摄影界素有尼康第二之称,可见其质量不同凡响,但价格却比原厂头低得多。一般说来,价格的高低决定了成像质量的高低,高档专业头和低档普及头在像质上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并无影友们想像的那样大。大可不必为买一只高档头而节衣缩食,否则等你梦寐以求的镜头到手后,你一定会沮丧地发现它们之间成像质量上的差距远没有价格上的差距那样大。下面我将自己使用过的几支中低档广角变焦头介绍给大家,这几支镜头的价格均未超过1500元/支,与那些七八千元身价的同规格镜头相比实属价廉。但便宜也有好货,用这些镜头拍摄的照片可以令人放心地将其放至16英寸而不用担心会模糊不清,从这一点上讲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影友的创作要求,可放心选用。

一.图丽SZX 28-70mm SD f/3.5-4.5

该镜头是图丽公司80年代后期推出的.产品。在图丽系列镜头中,"AT一X"表示高档专业型,"SZ一X"则表示低档业余型。这支镜头的前端有一圈明显的红线,并标有"SD"字样,表明这是一只低色散镜头。光学结构为10片9组,最近拍摄距离0.7m,采用双环式结构,所有字符均蚀刻而成,经久耐用,外型上给人以加工精致,轻巧秀气的感觉。在操作手感方面,对焦环显得有些松旷,毫无阻尼感,用一个指头便能很轻松地转动,而变焦环又显得略紧,在变焦过程中当即将转到广角端时有阻力增大的感觉,光圈调节环也显得有些发滞,但整支镜头的机械结构却很牢固。笔者曾不慎将该镜头连同机身一起掉到地下,机身的塑料底盖被摔裂,镜头却毫发无损。这可能和该镜头采用金属镜筒有关。在成像质量上,由于采用了低色散镜片,使得该头无论是色彩还原还是解像率都有良好表现,尤其解像率在全焦距段均达到了较高水平,特别在70mm时是同类中最好的。但该镜头的镀膜工艺不太好,镜面反射稍强,内部防反光层的处理也比其它名牌镜头要差一些,因此所摄照片的明锐度不高,层次一般,但总的画质还算可以。在此价格级别的镜头中有此表现己属不易。光圈以F11为最佳,F16时虽解像率更高,但反差相应有所下降。整体而言28mm端的画质比70mm端要好一些,畸变在28mm时的桶形和70mm时的枕形都较明显。目前该头市场零售价约1100元。

二.适马28-70mmf/2.8-4UC

这是适马公司1995年初推出的新一代UC(小型)系列中的标准广角变焦镜头,用于取代早期的28一70/f3.5-4.5UC,光学结构仍为11片8组,最近对焦距离0.5m,无微距功能。镜头的外型和旧型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变焦环变得更宽大,且比对焦环和光圈调节环要粗一些,但转动起来却不如旧型头那般灵活,而是感到很费劲,光圈调节环则显得又窄又细,将镜头装到机身上再转动调节环,感觉两个手指似乎被卡在了变焦环和机身之间,心里直埋怨自己手指长得太粗。总之,该镜头的操作性实在无法让人恭维,但成像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经在各个焦距段对同一景物进行实拍并统一放至16英寸的照片上看,被摄景物具有鲜明的轮廓图像,成像很清晰,28mm时中心部的解像率比同焦距的图丽F2.8定焦头还高,50mm和70mm中心至边缘也没有明显变化,只是70mm时的解像率比图丽头稍逊,总体而言两者难分伯仲。用适马头拍出的照片感觉反差、锐度、色饱和度比图丽头要稍好一些,畸变也没有图丽头那样明显。但在色彩还原上感觉该头色调略偏"冷",如再遇阴天拍出的片子让人感觉有一种肃杀之气,这对表现某些题材是十分有利的,也正是不少摄影爱好者偏爱此镜的原因。因为日本生产的绝大多数镜头色调均偏"暖",要找一只"性格"不同的还真不容易。不过就本人而言还是更喜欢图丽头所表现的色彩,这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为了检验适马新型镜头和旧型镜头成像质量上的差异,我分别用两只镜头拍摄了大量同一景物的照片,经反复比较竟然看不出有何差别。看来新型镜头除光圈值增大了约半档外,光学质量并无什么提高,但价格却贵了许多,目前该头市场零售价约1280元。

三、美能达28-70mmf/3.5-4.8

作为日本五大照相机厂家之一的美能达公司,除生产一些专业高档镜头外,也生产一些中低档普及型镜头。这款28一70即是美能达公司面向摄影爱好者推出的低档普及型镜头,光学结构为8片8组,最近对焦距离0.8m,有1:4的微距功能。双环式设计,整个镜头从镜筒到对焦环、变焦环、光圈调节环均为优质塑料制成。转动对焦环时,手感较佳,既柔顺又有适当的阻尼感,光圈调节环和对焦环手感也很好,令人爱不释手。在短焦距端对好焦再拉到长焦端,焦点几乎一点也不漂移,体现了名牌产品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准。从笔者用该镜头拍摄的500余幅照片来看,成像质量良好,画面颜色饱和度高,层次丰富,影调明快,逆光摄影时眩光控制得很好,只是28mm全开光圈时四周失光现象较明显,该镜头最佳光圈为F8,解像率的表现虽不如图丽、适马两镜头,但也并不算低,明锐度、反差、色饱和度则好于上述两支镜头,给人的感觉反而是美能达镜头更清晰一些。将所摄照片放至16英寸,明锐度、色饱和度相应有所下降,但整体清晰度还不错,目前该头市场零售价约1300元。

四.美能达AF28-80mmf/4-5.6

该镜头是为配合美能达500Si相机上市而推出的,和早期xi系列镜头相比取消了电动变焦机构,因此体积和重量都有所减少。镜头的光学结构为7片7组,其中采用了一片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胶合的复合非球面镜片,最近对焦距离0.8m,有微距功能。从镜头前端看去镜内幽深,反射极低,镀膜质量非常好。转动变焦环时阻尼适当,不紧不旷。整支镜头除镜片外均为塑料制成,这也是日本厂商自90年代以来在中低档镜头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做法,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但不免令人对其耐久性产生怀疑。成像质量方面,最大光圈时像质较差,令人无法接受。收缩至F5.6时也没多大改善,至F6.7时像质有了明显提高,F9.5时达到了最佳值。画面中央清晰度很高,边缘也不错,色彩还原真实、自然,饱和度较高,层次也很丰富,画质丝毫不逊于其他几大名厂的同规格、同档次镜头。由于采用了非球面镜片,对畸变也校正得很好。将所摄照片放至l6英寸,清晰度,色饱和度仍有上乘表现。总体上说,该镜头在F5.6以下时成像质量令人失望,而在F8-F13范围内则表现不俗。是否值得购买还是由各位影友自己拿主

意吧!目前该头市场零售价约1400元。

五、佳能EF28-80mmf/3.5-5.ⅡUSM

这是佳能公司为争夺中国市场而推出的一款低档普及型自动对焦镜头,光学结构9片9组,其中2片是复合型非球面镜片。镜筒、接口都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据说这种接口曾做过上万次耐磨实验,按每天装卸一次计算,也可以保证使用15年以上。虽说是普及型产品,但制作工艺并没有简化,镜头做工精细,结构紧凑,从镀膜质量上看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并无明显区别,证明镀膜工艺是一样的。实拍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色彩还原上保持了佳能镜头的特色:色饱和度高,肤色还原逼真、自然;影像层次丰富、细腻,反差适中。从解像率的测试看与佳能高档头也无甚区别,照片放至16英寸人物毛发仍清晰可辩。但如果从影像柔和及层次过渡等方面来看两者仍有差距,各种残存像差的校正和焦外成像的模糊性能也不如高档头。由于是普及型镜头,手感也不是很好,变焦时有轻微的摩擦声,更无法在AF时进行MF修正,但该镜头可实现全程微距并且最近摄距达0.38m(微距),是其它同档次镜头无法比拟的,成像质量作为普及型镜头实在是无可挑剔。而售价和美能达镜头基本相同,都在1400元左右,但性价比高于美能达头,实为摄影爱好者之首选。

六、威达AFl9-35mmf/3.5-4.5神镜1号

总部设在美国的日本威达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与腾龙,图丽、适马并称为日本的4大名牌专业镜头厂,但论名气却远不如另外3家。笔者当初购买这只镜头主要是被其1450元的低价所吸引,相比其它品牌的同类镜头价格,佳能AF20一35/3.5一4 u在3200元上下,适马AF2l一35/3.5-4.2则需5000多元。因以前从未用过威达头,购买之前曾犹豫再三,对其成像质量充满担忧,试拍一卷后大吃一惊,成像质量之好出人意料:色彩还原准确,厚重,解像率较高,反差较强,画面层次分明,质感强烈,用行话说就是很"透"。在畸变校正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l9mm端的桶形畸变很小,24mm端和35mm端则只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这对一只涵盖19mm超广角的变焦距镜头来说实属不易;其次对渐晕的控制也有很高的水平,即使在19mm端四角光量不足的现象也不明显,这也许和镜头片、组数较多(13片11组)有关。事实证明这是一只质优价廉的镜头,可谓物超所值。只是镜头的外观及工艺不如其它品牌的同规格镜头,前端显得很大,滤光镜口径达77mm,一些常用滤镜少有此规格的,即使有价格也不低。变焦环的用料也比较薄,用手捏压时可见轻微变形,对焦环与整个镜头的配合间隙也好像大了些,镜头上所有字符均直接印刷而成,不知其耐久性如何。但瑕不掩瑜,其优良的光学质量和较高的性价比是非常适合工薪发烧友选用的。

以上介绍了笔者对六支镜头的使用体会,由于各人的测试手段、评判标准、设备条件、综合素质的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以上结论仅供参考。由于变焦距镜头的结构和工作状态复杂,虽然近年来技术上

使用几款变焦距镜头的体会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