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5-09-01 02:46: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论文 篇一

在现代采购管理中,采购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采购部门需要面对更复杂的供应链和采购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策略。本篇论文将探讨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包括降低采购风险、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增强供应链合作。

首先,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可以降低采购风险。保兑仓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金融工具,它能够确保采购方在支付给供应商之前获得货物的所有权。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通常要求采购方提前支付货款,而采购方则面临着货物未按要求交付或质量问题等风险。通过使用保兑仓,采购方可以要求供应商在确认货物已交付并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获得付款,从而有效减少采购风险。

其次,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可以提高资金流动性。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方需要提前支付货款,这可能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活。而使用保兑仓可以延迟支付货款的时间,使采购方能够更好地管理资金。采购方可以将货物的所有权作为抵押物,从而获得短期融资,用于其他经营活动。这样一来,采购方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经营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可以增强供应链合作。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的核心。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由于存在支付和交付风险,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和不信任。而使用保兑仓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信任。采购方可以通过使用保兑仓来表明自己的支付能力和诚意,从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合作。同时,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保兑仓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从而更加愿意与采购方合作。

综上所述,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采购风险、提高资金流动性和增强供应链合作。在面对日益复杂的采购环境和供应链挑战时,采购部门应积极采用保兑仓策略,以提高采购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论文 篇三

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论文

  不少中小销售企业都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而且由于缺乏用于抵押的资产,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额度。这样的企业在进行商品采购时,要么要求供应商允许延迟支付(赊销),要么无奈地减少订货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具有买卖关系的企业推出了一项新型的融资业务一一保兑仓,其具体的业务流程一般为:买方向银行递交授信申请,银行和买方、卖方、仓储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根据贸易合同,银行为买方核定授信额度;卖方在收到银行同意授信的通知后,按照贸易合同金额向指定仓库发货并取得仓单,然后将仓单质押给银行;买方按照商定比例缴存首笔保证金,银行开立以买方为出票人、卖方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交予卖方,并释放相应比例的首笔商品提货权给买方;买方继续缴存保证金,银行继续释放相应比例的商品提货权给买方,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汇票金额;汇票到期,买方的保证金账户余额小于汇票金额时,由卖方补足差额部分。在实际业务中,也可只由银行和买方、卖方三方签订协议,卖方只有在接到银行已经缴存保证金的通知之后,才允许买方提走相应比例的商品。

  由于需要卖方进行担保,因此保兑仓业务中的卖方一般为大型生产企业,而买方一般为资金缺乏的中小销售企业。

  在保兑仓业务中,买方实际上是先用自有资金提取一部分订购的货物,然后在销售过程中用销售款多次提货,但整个过程中只有一次订货。卖方则在销售一开始时就获得了金额等于全部货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既可转让也可在贴现之后换为现金。

  对于销售商的意义

  由于要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品的市场实际需求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在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当销售期结束后,销售商订购的商品有可能出现剩余。使用保兑仓之后,由于订货量大大增加,销售商的订货出现剩余的可能性也加大。若出现滞销后销售商继续以原来销售合同中的批发价提取剩余货物,将很可能导致亏损。在保兑仓业务中,尽管销售商已经订货,但只提取了一部分,剩余货物依然处于生产商和银行的监管之下。当滞销发生后,由于自身的实力较弱,销售商很难承担滞销的损失,因此很可能会放弃剩余货物的提取。对于销售商这样的可能行为,生产商和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进行约束。当销售商放弃剩余货物的提取后,销售商银行账户中的保证金总额和银行开立承兑汇票

的差额,依照协议将由生产商来补足。也就是说,在保兑仓业务中,因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商品滞销风险,实际上将由生产商来承担。

  销售商利用生产商的担保扩大了订货量,还不承担商品滞销的风险。如果销售商还能因订货量增加而获得价格折扣的话,销售商在保兑仓业务中获得的好处就太多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承担了市场风险的生产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仅可以不降低商品的批发价,而且还可以适当地提价。由于增加了订货量,又不承担滞销风险,即便批发价有所提高,销售商的利润也能超过不使用保兑仓而立即支付全部货款情形下的利润。下面举例说明。

  对于某种商品,销售商预计,当零售价格在1 50元/件时,能实现1 0万件的销售量。销售商拥有资金300万元。若采用立即支付全部货款的订货方式,生产商确定的批发价为1 00元/件,销售商只能订货3万件,这时的毛利润为150万元。在生产商提供担保之后,销售商可以使用总额为1000万元的保兑仓。假设批发价维持在1 00元/件不变,销售商订货10万件。在销售期结束后,订货中还有1万件未提取。销售商放弃这1万件商品的提货,实际销售的9万件商品实现毛利润450万元。如果生产商将批发价提高到1 2 5元/件,销售商使用保兑仓能够订货8万件,即使最后只销售了7万件,其毛利润也有1 7 5万元,大于不使用保兑仓时的1 50万元。

  可见,生产商在保兑仓业务中适当提高批发价,只是减少了销售商的利润,但仍然可以使销售商的利润维持在一定水平并超过不使用保兑仓而立即支付全部货款时的利润。

  综上,在保兑仓业务中,尽管订货量增加了,但是生产商完全可以不给予销售商价格折扣,反而还可以适当地提高批发价。鉴于使用保兑仓的销售商一般实力较弱,在与生产商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销售商想通过保兑仓来取得太多的好处是不现实的。

  至于使用保兑仓采购可以实现淡季订货旺季销售,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当销售商在淡季订货时,生产商同样可以压缩销售商的利润空间。

  因此,对于销售商,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在于,在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订货期望量的需要时,借助生产商的担保在银行开立远超过首付资金金额的承兑汇票,从而增加订货量。

  因为销售商每次提货前必须先存人相应比例的保证金,实际上销售商是用销售款不断提货,只不过整个过程当中只有一次订货,所以,保兑仓适用于只能一次订货或者订货周期长的商品。

  对于生产商的意义

  前文已经指出,在保兑仓业务中,生产商实际上是能够单独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那么,生产商若希望扩大销售,为什么不给予销售商赊销,而在需要资金的时候以资产抵押等方式单独向银行贷款呢?

  担心赊销造成的回款风险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其实,参照保兑仓业务中的提货方式,生产商可以对赊销进行改进。对于自有资金达不到期望订货量要求的销售商,生产商可以要求销售商先支付一部分订货款并提取相应比例的货物,对于剩余部分,生产商在销售合同中承诺卖给销售商。之后,销售商分批支付购货款,生产商释放相应比例的提货权,直到销售商支付全部货款并提取全部货物。由于生产商为大型企业,一旦违约其声誉损失将很大,因此生产商违约不让销售商提取剩余货物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也可以引入第三方仓储企业,将销售商所订购货物交由第三方仓储企业保管,销售商以后支付了多少货款,就提取多少货物。采用这种改进后的赊销方式,销售商未付款的订货处于生产商的控制之下,生产商的回款风险大大降低。但是,回款风险并没有完全消除,因为像使用保兑仓那样,当所订货物销售不畅时,销售商将放弃剩余货物的提取。

  对于销售商而言,无论使用改进后的赊销方式,还是使用保兑仓,效果是一样的,都能扩大一次订货的订货量。

  但对于生产商,效果却不一样,这主要反映在生产商的会计报表上。使用改进后的赊销,未收到的货款在生产商的会计报表上反映为应收账款。若生产商需要资金,单独向银行贷款,在会计报表上又将有负债存在。而使用保兑仓,销售商的货款已经全部以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支付,于是在生产商的会计报表上既实现了销售收入,又不存在应收账款。

  因此,与使用改进后的赊销相比,保兑仓能够改善生产商的会计报表。当然,生产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将收不到销售商的现金,若在承兑汇票到期之前需要现金的话,生产商得向银行支付贴现利率之后才能将汇票兑现;生产商还要承担销售商未缴足保证金的风险。

  对于银行的意义

  银行通过提供保兑仓业务获得的好处是,销售商在开立承兑汇票时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同时销售商的采购款必须存入银行的指定账户。另外,由于使用保兑仓的生产商一般实力雄厚,是各商业银行竞争的优质客户,通过提供保兑仓,银行争取到了优质客户。当然,作为代价,当销售商不能缴存足额保证金而需要生产商补足时,尽管生产商是大型企业,也有可能违约,银行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