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推荐3篇)

时间:2017-09-05 09:14: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 篇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与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然而,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其次,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也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石油作为石油化工的主要原料,其储量的有限性使得石油化工行业在寻找替代能源方面面临着压力。此外,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也对石油化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石油化工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石油化工生产的绿色化、清洁化。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降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其次,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尽快找到石油的替代品,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石油化工技术的水平。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石油化工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 篇二:石油化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能源基础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然而,石油化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石油化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石油化工行业可以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能源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量。此外,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效果。其次,石油化工行业可以通过降低燃料的使用量来减少能源消耗。通过采用电力替代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使用量。此外,还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废热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另外,石油化工行业还可以通过减少排放物的产生来实现减排。首先,通过引入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降低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例如,可以采用脱硫、脱氮和脱磷技术来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排放。其次,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例如,可以采用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方式来减少废水的排放,采用循环利用固废的方式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料的使用量以及减少排放物的产生,可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 篇三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高利润行业同时具有高风险、高事故率。控制风险,减少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影响是此行业的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从法律法规要求、HSE管理要求及石化行业特点方面介绍了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应急管理;必要性

  随着国家的发现,国务院安监局对各行业的安全管理要求逐年严格。同时,伴随着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石化产品的需求量也日趋旺盛。为满足飞速发展的需求,各种国有、合资及民营石油化工行业因时而建。一方面,飞速发展带来丰盈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特点,社会及企业也时刻面临巨大的潜在健康、环境及安全风险。

  1背景及现状

  1984年,印度博帕尔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6495人直接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20万人永久残疾的空前惨案。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随即发布了《国家应急计划》,首次将事故应急处理提升至国家层面。相对于国外危机管理工作,我国危机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做了详细规定。2013年青岛黄岛“11.22”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事件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踪,798人受伤。这两起重大事故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作为安全事故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的石油化工行业加强了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2016年国内安全事故有明显减少,尤其是特大事故的发生量有明显减少。但,泄漏、着火、爆炸事故仍有发生,苗头性问题较突出。2017年截至二季度末,仅中石化公司就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4起。另,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液化气装车臂脱离槽车导致液化气泄漏,装车区内15辆槽车相继爆炸,继而引燃罐区内部分化学品罐,损失惨重,且由于应急能力薄弱,在多米诺效应连续爆炸下,装卸工及操作工等10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多虽由工艺操作不当引起,但如此之惨痛的伤亡却因应急不当而造成的。有效的应急管理、得当的事故状况下的工艺应急处置及正确员工的应急求生方法可控制事故的发展以及影响的扩大。

  2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政府法律法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防止事故的发生且避免事故的给企业来带的损失,以及遏制事故扩大,短时间内消除事故对国家及社区的影响。

  2.1法律法规要求

  近年来,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已经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都已制有关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政策。《生产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组织或参加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02-2006)结合本单位情况及特点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与所在地县以上政府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生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2.2应急管理是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始终存在、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事故就会发生。安全是一个控制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控制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损失。其中,控制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损失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目的为:首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发生后减少企业的损失;其次,控制事故或影响扩大上升为危机;最后,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声誉及对社区影响。

  2.3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生产工艺复杂、链长面广、装置之间联系紧密、工艺条件苛刻,与机械制造、冶金、建筑、纺织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不同,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易燃易爆性:在从原料、中间体到半成品直到最终的产品,包括过程中的溶剂、催化剂及其他添加剂几乎都属于。(2)毒害性强:再生产过程中多种原来乃至产品都是有毒物质,且经过化学反应也会释放有毒气体如:硫化物、氰化物及氮氧化物等。(3)腐蚀性强:生产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腐蚀性的化学药剂如硫酸、盐酸、硝酸等;原料中含有腐蚀性成分,如硫化氢等。(4)生产的连续性强:行业工序多而且复杂,为满足对产品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大的需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执行长周期、连续、倒班作业,生产连续性非常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发生突发事件后,一般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会给周围社区居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和环境上的污染,更加严重的是社区心理的恐慌。如果不提前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将无法控制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积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减少事故可能性,事故发生及时应对,事后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损失。

  3结语

  作为我国基础工业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行业,决定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确保稳定生产,加强应急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石化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日趋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丰富应急响应手段和方法,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论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