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4-09-02 09:26: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篇一

标题: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篇论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引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好的数学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的方式,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法。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多解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设计数学作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结果:经过实地调研和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采用上述方法设计的数学作业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同时,这些作业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注重挑战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个性化作业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希望本研究能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三. (2010).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数学教育杂志, 20(2), 50-60.

2. 李四. (2015).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教育研究, 30(4), 80-90.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篇二

标题: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篇论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习效果。

引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设计符合个体差异的作业。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式,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策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与之相关的数学作业。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适合他们的数学作业。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果:经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我们发现个性化作业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解决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同时,个性化作业设计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注重个性化,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设计符合个体差异的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习效果。本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五. (2012). 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策略的研究. 数学教育杂志, 22(3), 70-80.

2. 赵六. (2017). 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教育研究, 32(2), 90-100.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篇三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希望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布置作业的方向

  (1)降低学习难度

  没有任何资料、数据说明小学生的数学越难,学生的智力发展越高。数学越难,学生就越有兴趣;数学越难,学生的思维发展越有逻辑。中国的数学难度大概是世界第一的,中国的小学数学六年级难度相当于美国的初三,中国的初三数学相当于美国的高三。例如ACT是美国大学入学测试的简称,相当于美国的高考。有次在中国招生,其中一道数学题为:19+3x=5x+11,那么x=?,下面还有四个选项,而且ACT考试还允许考生在数学考试中使用计算器。

  (2)要有实用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他的快乐成长,学会生活。我们从教材的改革已经看出,教材中数学内容的设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需求,更加从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而设定一定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也要力求体现这样的思想,让每一道数学作业都能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大增,何乐而不为呢?

  二、小学作业布置的类型

  (1)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力求体现趣味性。比如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游戏、故事、谜语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游戏化作业

  儿童是用“动”来感知这个世界的,玩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我们把作业内容和游戏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就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游戏类作业适合低中年级的学生。比如学习《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这样的游戏化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中学习并巩固了知识。

  (3)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作业只有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彰显它的魅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数学,才能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最爱。否则,学生面对枯燥的一组数字,只是在不停地计算,就会没有了兴趣。当一个数学问题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会加强,学习数学就会成为他的一种追求。如学习了《年、月、日》后,可以请学生们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可以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再如学习完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让他们计算一下把家中的房屋进行装修,地面和墙面一共有多少平方米?这样,能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4)设计探究性作业

  课标提出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合作的、反思的、探究性的。探究性作业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学完“比例尺“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份探究性的作业供学生讨论完成。比如请学生自我绘制一份家里的平面图,并认真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再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一份作业:请你按照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制一瓶消毒药水给家里的厨房和厕所进行消毒。

  (5)设计分层性作业

  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并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体现这样的观点。设计中可以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基础、中、难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来做,但学困生必须要完成基础的题目,这样能做到保底。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负担,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6)设计自主性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后,让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乘法运算定律,自拟10道有关小数的简便运算(要求:题目类型灵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编题后交给同桌去做,同桌做好后再交给出题人去改。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开拓,让作业成为小学数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研究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