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6篇】

时间:2012-03-03 04:43: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探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问卷调查,我们将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预防这种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原因、机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原因和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的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在问卷设计上,将包括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探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究,预计可以揭示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原因和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社交媒体使用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媒体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社交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交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验验证,我们将深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智能交通、应用、效率、准确性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在智能交通领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验验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在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也将对该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验证和文献综述的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实验验证,研究该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在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作用和优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究,预计可以揭示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相关研究结果将为智能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探究以我国中部宗教文化旅游为例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题目来源

  在我国中部崛起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中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人口众多,2006年底总人口3.53亿,占全国的27.3%。这些省份自然、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具有综合区位优势,是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部六省为加快经济发展,都将旅游产业定为本省的支柱产业,使得旅游产业具有了重要的产业地位。中部地区历史上是我国佛教、道教的主要活动地,有着众多的宗教遗产,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发展宗教旅游是该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探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现代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而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化性强。随着旅游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已不仅仅停留在原来的观赏层面上了,人们更注重旅游产品的品味。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宗教旅游正迎合了现代旅游者的这种需求。宗教文化资源是我国丰富历史遗产和文化瑰宝。开发及研究中部六省宗教旅游文化资源目的在于指导中部六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完善中部六省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并形成中部六省旅游链,促进中部地区经济文化等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加强中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从而提升我国整理综合实力。开发利用宗教文化资源有利于扩大中部六省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中部旅游的知名度;有利于丰富中部六省旅游产品种类;有利于构筑中部大旅游格局,提升中部六省的综合竞争力,也是发掘中部历史文化底蕴、展示中部六省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宗教文化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宗教文化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宗教旅游的基本概念

  (1)宗教

  (2)宗教旅游

  (3)宗教旅游资源

  2、中部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中部宗教旅游资源状况

  (2)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3、中部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存问题

  (1)各宗教文化景点间缺乏整体规划

  (2)宗教文化产品较为单一

  (3)宗教旅游资源整体分布相对密集,但是局部分散

  (4)宗教旅游资源主要停留在浅层次,缺乏深度开发

  (5)旅游设施不完善

  (6)对外宣传不足,市场开拓乏力

  (7)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

  4、中部六省宗教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建议及对策(1)指导思想

  (2)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3)深度开发中部六省宗教旅游资源的建议

  5、总结

  三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1、理论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对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各种学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最大限度的提高论文的准确性、严谨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目前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列出事实和依据,用真实案例来分析和证明论点。

  3、与指导老师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保证论文的方向与质量。

  四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2月24日,收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为进班进行调查研究作好理论准备。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2月25日至20xx年2月29日,进班观察、调查,做好被试的情绪表现记录,边观察边实施策略。观察记录

  3.20xx年2月29日至20xx年3月15日,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4.20xx年3月15日至20xx年4月1日,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整理个案,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15日,整理资料和数据,撰写论文初稿。

  2.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4月30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3.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5月11日,论文定稿、打印、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时间

  20xx年5月12至20xx年5月18日,论文答辩,具体时间由系确定。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四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成了新的时代课题。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因此,现代化教育对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何克抗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①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②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③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④信息利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掌握相应的幼儿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时,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完善自身,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主要内容:

  引言:现代化教育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要求

  一、 信息素养的及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一) 信息素养的概念

  (二) 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

  (三) 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目标

  二、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问题

  (一) 分析调查问卷

  (二)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三) 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分析

  三、 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讨论

  (一) 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途径

  (二) 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 对现今的教师整体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研究方法:文献调查、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思路:通过对现代化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了解,分析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提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及培养意见。

  准备情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等):

  [1]李宏飞.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J].现代科技,20xx,(8).

  [2]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xx,(2).

  [2]郭连锋,王红利.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之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xx,(3).

  [3]成维莉,周彩英.论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其提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5).

  [4]雷德权,唐永葆.创新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20xx,(5).

  [5]钟志贤.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xx,(1).

  [6]张成光. 基于潍坊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及培训建议[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xx,(11).

  [7]潘丽芳,龚一鸣等.关于《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调查报告[J]. 中国电化教育,20xx,(5).

  [8]钟志贤.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9]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0]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1]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1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1037.html,20xx-08-23.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20xx年12月5日 参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确定论文题目

  2、20xx年12月2日-20xx年12月6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书

  3、20xx年12月7日-20xx年12月12日 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4、20xx年12月15日-20xx年3月10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5、20xx年3月10日-20xx年4月10日 修改论文初稿,并完成最终定稿

  6、20xx年4月11日-20xx年4月20日 进行毕业论文评审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本论文选题科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渗透到幼儿园之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前期已在安师大附幼作了一些调查,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已比较明确。存在的难点是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建议加大问卷数量,扩大调查范围。

  指导教师签名: 20xx 年12 月24 日

  学院选题指导组意见:

  学院选题指导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五

  写作大纲:

  一、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三)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

  (四)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五) 核心竞争培育的必要性

  三、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柒牌集团简介

  (二) 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措施

  (三)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分析

  (四)对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建议

  四、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状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从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中得到的启示

  五、总结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六

  论文题目:《樱桃园》的诗性特征探究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樱桃园》是契诃夫的戏剧代表作,国内对于契诃夫的研究侧重于他的著名的短篇小说。对契诃夫戏剧《樱桃园》的研究则侧重于其喜剧性和象征性,很少有学者就其戏剧文本的诗性特征做探究。本篇论文着重在于学习契诃夫戏剧中的诗性特征。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篇论文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介绍《樱桃园》这部戏剧中的人物来探讨人物语言、戏剧形象、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从戏剧 本身包含的诗性特征入手,学习戏剧创作中作者是怎样把戏剧诗化的。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篇论文的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樱桃园》的戏剧文本语言分析诗性,另一方面是就其象征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探讨诗性特征。

  难点:本片的难点在于把握樱桃园的诗意形象,分析人物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从深处挖掘这部戏剧带来的真正意义。

  4.论文提纲

  一、简练、朴素的静态写意风格

  (一)淡化情节和戏剧冲突

  (二)简练、精确的人物形象刻画

  (三)抒情性语言的大量使用

  (四)真切、含蓄的心理分析

  二、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一)旧时代的象征——樱桃园的大多数

  (二)资产阶级的象征——罗巴辛

  (三)民主主义的象征——特罗菲莫夫和安尼雅

  三、警醒、深刻的生活哲理

  四、对未来的无限渴望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契诃夫著.焦菊隐译.《契诃夫戏剧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2]叶尔米洛夫著.张守慎译.《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3]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戏剧体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4]巴金.《巴金谈契诃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xx.

  [5]契诃夫著.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徐祖武.《契诃夫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

  [7]彭涛.《谈》[J].北京:中国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xx年第4期.

  6.进度安排

  20xx.3.1——20xx.4.5 初稿完成

  20xx.3.16——20xx.4.5 论文二次修改

  20xx.4.6——20xx.4.12 错别字和病句修改

  20xx.4.16——20xx.4.27 论文定稿 论文答辩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