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9-01-02 03:17: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 篇一

我的数学老师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学老师,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让我受益匪浅。他的名字叫李老师。

李老师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无论我们遇到多难的数学题,他总是会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去解决问题。他会耐心地讲解每个步骤,让我们明白问题的本质。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道特别难的几何题,我和同学们都束手无策。李老师没有放弃,他带领我们一起研究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学会了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不轻易放弃。

李老师还很善于启发我们思考。他不仅仅给我们提供解题方法,还会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背后逻辑。有一次,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苹果分成了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那么加在一起是多少?我当时很困惑,不知道怎么计算。李老师告诉我们要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倍数,然后再进行计算。通过这个问题,我学会了分数的加减法,并且明白了分数的本质。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除了教学,李老师还经常组织数学竞赛。他相信通过竞赛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在竞赛中,我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和不足。这样的竞赛让我明白了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性。在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中,我不仅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努力,还学会了从他人身上学习。

通过与李老师的学习,我渐渐爱上了数学。他的耐心、启发和竞赛让我在数学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不仅仅是一位数学老师,更是我的导师和朋友。我会一直记住他对我数学教育的贡献。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 篇二

数学的乐趣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数学对我来说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直到有一天,我的数学老师带我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坐在教室里听着李老师讲解数学。突然,李老师停下了手中的讲义,他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它还有很多有趣的应用。”他接着拿起一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中,一个数学家通过研究数列的规律,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数学魔法。他将这个魔法告诉了所有人,并鼓励大家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故事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以后,李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有的故事是关于数学家的发现,有的是关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故事,我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开始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

除了故事,李老师还常常给我们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次,他给我们出了一道关于几何的问题:如何用最少的直线将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个相等的三角形?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但最终我找到了答案。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学会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通过李老师的教学,我逐渐发现了数学的乐趣。数学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数字,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开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并且喜欢上了思考和探索数学的乐趣。我相信,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会在数学的世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 篇三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

  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 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 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以下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希望各位教师和家长重视教育认真阅读本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5968-3999396+498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