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实用3篇)

时间:2018-06-05 02:33: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 篇一

探索小学生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要: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小学生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的行为。最后,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学、校园文化、教师、家庭教育

引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学一直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例如,可以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二、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他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结论:小学生德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价值观。

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 篇二

关于小学生德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德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学生道德观念不健全等。本文旨在分析小学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德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和研究德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最后,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学、问题、对策、教师、学校、家长

引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德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学生道德观念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亟待解决。

一、教师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很多教师缺乏德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德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和研究德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他们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学校的问题和对策

学校在德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无法对德育教学的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组织德育教学的评估和反馈。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三、家长的问题和对策

家长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缺乏重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他们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和家庭教育讲座,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小学生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提升教师的德育教学水平、加强学校的组织与管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 篇三

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范文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除了要开展文化知识教学以外,还要开展德育教学。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小学生作为扛起社会主义大旗,肩负振兴中华大任的新生代,因此德育教学对祖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孩子们的人格的伟大使命。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应严抓 纪律,活泼班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习惯教育,并将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相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理解尊重;活泼班风;习惯教育;传统美德;社会现实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而小学德育就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到底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应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

  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情况。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些人认为,小学生犯了错,只要训斥几声就可以了,我却认为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老师,即使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犯错的.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会使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另外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要有爱心。爱心是进行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都能成材。老师对学生有爱心,学生也会爱老师,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应严抓纪律,活泼班风

  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在我担任班主任时,根据班级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一旦有人违背这个制度,将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与此同时,我又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级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比如各类征文活动、学雷锋活动、献爱心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而且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等精神品质。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五、重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如: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万古忠义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我们只有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而高尚的品德。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德育是人生教育的先导,做好德育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都应以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来启迪和感染学生,真正成为传递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小学生德育教学论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