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3-04-08 01:16: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体工程学毕业论文 篇一: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摘要: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体劳损和提升工作质量。本论文将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工作效率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1.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工作环境的不合理布局和设备的不人性化设计给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因此,研究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和原理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人体生理、心理、工效学等多个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工作环境和工作装备,使工作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减少由工作环境和工作装备引起的人体劳损。

3. 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3.1 工作站的设计

合理的工作站设计可以减少工作者的身体负荷,提升工作效率。例如,调整工作台的高度和角度,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增加可调节的座椅和扶手,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

3.2 工作装备的设计

工作装备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减少工作者的劳损和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合理设计键盘和鼠标的布局和按键力度,减少手部疲劳和肌肉损伤;设计符合人体曲线的工作椅,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

3.3 工作环境的改善

合理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和效率。例如,提供良好的照明和空气质量,减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疲劳;减少噪音和震动,保护听力和神经系统健康。

4. 人体工程学对工作效率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同时,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装备设计可以降低工作者的身体负荷和劳损风险,提升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5. 结论

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工作站、工作装备和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工作者的劳损和疾病风险,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 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J]. 人体工程学,2019,18(2):1-10.

人体工程学毕业论文 篇二: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涉及人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学科,与汽车设计紧密相关。本论文将探讨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驾驶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1. 引言

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设计应考虑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可以提供关于人体特征和行为的科学依据,为汽车设计提供指导。

2. 人体工程学在驾驶员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合理设计驾驶员座椅可以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肌肉损伤。例如,调整座椅的高度、角度和支撑部位,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体特征和驾驶姿势。

3. 人体工程学在驾驶员操作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驾驶员操作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高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比如,合理设计方向盘的直径和握把位置,减少驾驶员的手部疲劳和操作误差;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控制按钮和开关,方便驾驶员的操作。

4. 人体工程学在驾驶员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合理设计驾驶员视觉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性和安全性。例如,调整前排座椅和后视镜的布局,减少驾驶员的盲区;设计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仪表盘和显示屏,方便驾驶员的信息获取。

5. 人体工程学对驾驶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合理设计座椅、操作装置和视觉系统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操作误差,提高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感知能力,降低事故风险。

6. 结论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驾驶员座椅、操作装置和视觉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和驾驶满意度,减少驾驶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mith J, Brown A. The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 in automotive design[J]. Applied Ergonomics, 2018, 69: 145-152.

人体工程学毕业论文 篇三

  摘要: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人——机——环境三要素为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基于它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现状问题,本文提出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并列举了几种主要的教学实践方案。其实践结果表明,多维教学设计对于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良好的实效性,更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多维教学

  一、人体工程学的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设计原理并结合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完善、舒适宜居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在居住环境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人体工程学则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重要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是对前导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知识的理论概括与总结,而后续课程包括建筑装饰CAD、3DMAX/VRay、住宅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它们则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展开实践操作训练,所以它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此外,通过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人体工程学难教、难学。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体工程学本身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精品教材缺乏,或者存在书本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弱及书本内容僵化、落后等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教师认为不好展开教学,往往只能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然后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果差。即使掌握了人体工程学的数据尺寸等理论知识,常常也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在之后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操作中,频频出现类似于忽视尺寸数据,或者尺寸差值大;忽略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不能制作和使用等情况。因此面对以上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体工程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人体工程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对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现状,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地对人体工程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实践,要让教师把人体工程学从独立授课,变成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综合性授课,将它与专业的前导后续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所以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人体工程学的教学设计方式。下面,我以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为例,列举了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1)“问题式”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科知识,必须将理论讲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中采用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的循环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否则,老师讲的再好,对于学生也只是纸上谈兵,或者只能生搬硬套所学知识。下面,我以实际课程为例,讲解“问题式”教学设计。在人体工程学的第一节课,我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体工程学,在开始的导入教学中,选用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椅子为例,先告诉学生一般椅子的尺寸规格,再抛砖引玉地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椅子的多媒体案例。问题包括:椅子为什么是这个尺寸,分析这个尺寸的由来,针对实际情况的不同,椅子设计尺寸变化的依据及原则。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相关的知识成果,回答上述问题,我再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椅子的设计依据及原则,并提出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关系的学科。这样的“问题式”教学方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及能力。否则,椅子的设计尺寸对于他们就只是一串数字,很快就会遗忘,也就不能体会到设计的真谛。2)“合作式”教学设计。“合作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原则上没有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所以,课堂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对学生来说具有惊喜感,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这样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合作式”教学过程设计,具体来说是教师设置一个课程项目目标,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教师提供的项目任务大纲,自行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及任务分工,然后合作完成任务目标。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对于他们常见的问题,有预见性的进行提点,对于突发状况从旁起引导和督促的作用。另外,在最后教学成果验收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项目成果及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多维度、多方面地了解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形成以设计大局观为主,同时注重设计细节的良好设计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3)“场景模拟”教学设计。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及思考,有助于改善因为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对生活多样性体验经验的缺乏,导致做出的设计具有不合理性的问题。此外,通过不同场景的模拟演练,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一般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章节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场景模拟练习。首先,我通过案例讲解示范“场景模拟”的主要内容,并设定项目任务目标。而且场景模拟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力求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例如在讲述“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时,我设定模拟在装修公司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场景。首先让学生四人为一组,两个人为一方,轮流扮演业主与设计师的角色。如果学生是业主,那么站在业主的角度提出自己对房屋设计的问题及设想,有助于学生了解业主的需求,以及对设计师的期望;如果学生是设计师,那么如何应对业主提出的各类问题,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到设计师的职能及素质要求。并且这样的沟通对话也是以后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内容之一,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职场体验方式。

  三、总结

  以上是我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实践加理论的教学模式为基础,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而提出的多维教学设计方案。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多维教学设计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变目前人体工程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钝化现象,更快更好地推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果、王栋、郭媛媛.《人体工程学》.吉林大学,2016

  [2]李达.《人机工程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怀敏.《人体工程学应用与实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5]刘春荣.《人体工程学应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人体工程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