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优秀3篇)

时间:2017-05-04 08:4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一

标题: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引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过程,通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等渠道,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

1. 市场机遇: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获取更多的收入。

2. 技术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3. 资本机遇: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跨国投资和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

1. 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富裕程度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2. 市场竞争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市场更加竞争激烈,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大企业的竞争压力。

3. 资源依赖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依赖出口商品和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得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国内市场建设:发展中国家应该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依赖出口转向以国内市场为主导,提高国内消费能力。

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4.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结论: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通过加强国内市场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二

标题: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创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一些创新发展模式的建议和对策。

引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可能无法适应全球化的需求。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1. 劳动力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

2. 资金和技术缺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短缺,限制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 环境和资源压力:全球化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发展中国家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创新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 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

2. 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

3. 发展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服务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三、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和前景

1. 提高竞争力:创新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求和挑战。

2. 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机会,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篇三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摘要: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了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

  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经济有“华人钱库”之称,主要原因是战后这一地区崛起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华人金融集团。

  计有:

  泰国的以盘谷银行的陈弼臣、泰华农民银行的伍班超、大城银行的李木川、京华银行的郑午楼等四大金融集团为中心的11家华资银行,其分支机构超过了1000家,是实力最强的海外华人金融集团。印度尼西亚林绍良的沙林集团和李文正的力宝集团所合办的中央亚细亚银行,拥有资本4130亿盾;李文明、李文光的泛印集团,拥有资本3279亿盾。新加坡以郭芳枫、郭令灿的丰隆集团和李成义集团为代表的'13家华人银行,其国外分行达84个,其中李成义集团的华侨银行资产额达28.4亿美元。菲律宾的13家华资银行,其分行超过300家,资产总额为49238百万比索。以及马来西亚的李光前、李成伟的南益集团,黄庆昌的大华银行集团等等。

  据估计,目前仅东盟五国(不包括文莱)中华人银行及其他金融公司的资产数约为500亿美元,其中陈弼臣、林绍良、李成义、郭芳枫,郭令灿等金融集团的资产数都超过10亿美元。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实力由此可见。

  一、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形成大都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东南亚地区的原住民普遍轻视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从事这类经济活动的角色一般都是华侨。他们活动于东南亚地区的城乡之间,在长期的商业经济活动中积累了资本,其中有一部分转化为金融资本,以为华商提供融通资金,适应日益扩大的经济活动的需要。

  二战后,殖民主义经济在东南亚崩溃,刚获得独立的东南亚各国由于资本贫乏,不得不借助已经成长起来的华人金融资本来发展民族经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金融资本因此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形成和发展(1)过程中,有些华人金融集团通过与当地民族金融资本或外国金融资本相结合、与当地上层人物相结合的方式,使资本得到稳定的增长和积聚,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金融集团。如印度尼西亚林绍良的沙林集团就是因与印尼政府首脑苏哈托家族结合而发展的。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也因与马来人的国家资本及政治家有密切联系方形成今天局面。在泰国,华人金融集团与王室、政界关系密切,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金融集团的要员出任政界,从政界引退后,又重返金融任要职,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东南亚各国华人金融集团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情况不尽一致,但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就是:

  (一)东南亚华人金融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正常积累主要来自当地,而且主要用于当地进行扩大再投资。因此无论就其长期历史形成过程或就其内容实质来分析,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都是东南亚民族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甚至是主体组成部分。

  (二)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在政治上普遍依存于当地的军人、王室及政府,凭借与各国国家资本的结合,在服从并服务于该地区民族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该地区连续不断的排华反华浪潮中,这些华人金融集团不但依旧能生存,而且发展得相当迅速。

  (三)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多数与欧美日等外资有密切关系,得到外国资本扶持,与外国银行合资设立跨国金融公司,结成资金网络,经营国际金融业务。并收买海外金融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范围扩及欧亚美,在世界金融巨子之列中享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四)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大多具有浓厚的传统的家族、宗族、帮派色彩,但经营方式有所改进。金融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分开,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组织起股份有限公司,请专家管理,自动化程度较高,活力很强。

  三、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资金雄厚,业务广泛,拥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世人所注目,是东南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这么说,战后东南亚各国经济建设的每一个成就几乎都同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相对原住民的私营民族金融资本而言,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要强大一些,或者说强大得多。如泰国以盘谷银行为首的6家华资商业银行1982年总资产额为2092亿铢,约占当年泰国商业银行总资产额(3280亿铢)的63%。印尼80年代时华人资本与原住民私营民族资本之比为2.5:l。

  可见在东南亚的金融领域中,华人金融集团占有一定优势,而且是明显的优势。但是从整个东南亚金融经济来看,华人金融集团并没有取得支配地位。

  也就是说。作为东南亚民族金融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人金融集团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该地区金融的主宰者和支配者。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根据1981年对全国最主要的70家银行的统计,总资产为12万亿盾,其中国营银行占85%,外国银行占6.5%,私营银行占8.5%。华人银行只占私营银行的一部分。

  说明在印度尼西亚,国家金融命脉仍为国家资本所控制。在东南亚其它各国,华人金融资本在整个金融经济中所占比重尽管高低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国家金融资本才是控制东南亚各国金融的主要力量。

  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出于血浓于水的民族亲缘关系,在捐助中国家乡建设和投资大陆,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贸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良好的作用。

  有些金融集团还在上海、厦门、汕头、广州、海口等设立了金融机构。有“金融魔术师”之称的泛印集团总裁李文正还提出了全球华资大联合的设想,以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同美、日、欧金融资本相竞争。他说;“如果抛开国籍观念,来个华人资本大联手的话,绝不会输给日本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参与角逐中国大陆金融企业,在内地开设了更多的办事处或分支机构,这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本身的发展,都是很有利的。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