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社会论文【精选3篇】

时间:2011-04-03 01:49: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交通拥堵社会论文 篇一

标题:交通拥堵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摘要: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对个人出行带来了困扰,同时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交通拥堵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还导致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

一、交通拥堵对社会的影响

1. 时间浪费: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大延长,造成了时间浪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2. 能源浪费:交通拥堵导致车辆长时间怠速,浪费了大量能源,增加了能源消耗的负担。

3.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使得车辆排放的尾气无法有效散发,导致空气污染加剧,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经济损失:交通拥堵导致货物运输成本的增加,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二、解决交通拥堵的办法

1. 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设施和服务水平,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 优化道路规划: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 实施交通限行和拥堵收费:通过实行交通限行和拥堵收费等措施,引导市民减少私家车使用,促进交通疏导。

4.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建设完善的非机动车道,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需求。

5.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和实时监测,提供出行建议,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

结论:交通拥堵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政策,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规划、实施交通限行和拥堵收费、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以及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等都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交通拥堵社会论文 篇二

标题: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交通拥堵不仅对个人的出行造成了困扰,同时也对社会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引言:交通拥堵已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不仅会导致个人的压力增加,影响个人心理健康,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1. 压力增加:长时间的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情绪紧张,增加了个人的压力水平,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不满情绪: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出行时间延长,容易引起不满情绪,导致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

3. 疲劳感增加:长时间的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出行时间延长,增加了疲劳感,影响了个人的精力和工作效率。

4. 社交隔离: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交通时间延长,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社交和交流机会,容易导致社交隔离和孤独感。

二、应对交通拥堵的策略

1.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人们缓解交通拥堵带来的压力和不满情绪,提高个人心理的适应能力。

2. 提供出行建议:通过交通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实时的道路状况和出行建议,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减少焦虑和疲劳感。

3. 创造健康的交通环境:通过改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提高交通的流畅性,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人们的心理负担。

4.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车辆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降低心理压力。

5. 加强社区建设: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和交流机会,缓解由于交通拥堵而引起的社交隔离和孤独感。

结论: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通过心理疏导、提供出行建议、创造健康的交通环境、提倡绿色出行以及加强社区建设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和政策,我们才能减轻交通拥堵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提高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交通拥堵社会论文 篇三

交通拥堵社会论文

  交通拥堵是指一种车多拥挤且车速缓慢的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拥堵的社会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拥堵 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在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交通面临的严峻挑战,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是交通安全威胁、环境污染、能源和土地的大量消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危害,它严重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谐发展的瓶颈。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定义

  城市交通拥堵是指某一时空由于交通需求和供给产生矛盾所引起的交通滞留现象,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而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这是由陆化普编写的《解析城市交通》一书中对于交通拥堵的解释。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交通拥堵的含义各国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城市干线街道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挤车流。日本建设省1994年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计划时,确定一般道路拥堵长1km以上或拥堵时间10min以上为交通拥堵,首都高速公路拥堵量(拥堵时间×持续时间)在15hkm/d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中国对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拥堵有以下规定:对于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路口,当车辆在三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拥堵的状态;当车辆在五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严重拥堵的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上排队长度超过2000m时,视该路段为拥堵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排队长度超过3000m时,视该路段为严重拥堵状态。

  二、国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

  交通拥堵使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行车速度降低,耗油量增加,导致燃料费用的增加;同时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恶化。尾气和噪声这两个交通污染源已成为大中城市主要的污染源,严重的交通拥堵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交通拥堵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美国得克萨斯州运输研究所对美国39个主要城市进行研究,估算美国每年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410亿美元,12个最大城市每年的损失均超过10亿美元。据估计,2000年美国因交通碰撞事故、交通拥挤以及噪声污染等耗费的社会成本达到4060亿美元,其中84%属于交通事故损失,15%属于交通拥挤损失,1%属于噪声污染损失。2005年,美国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延误预计将超过110亿小时,预计到2020年,因交通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每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

  据加拿大交通部2005年发布的城市交通运行报告表明,加拿大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亿加元。在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交通参与者的时间损失价值123000亿日元。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500亿、5000亿和50亿——500亿欧元。

  国外很多城市在经过了城市拥堵之痛后都积极寻求治理良策,尽管模式各有不同,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共识。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辅以其他的管理手段,比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等。在美国,随着城市道路和公路拥堵的加剧,联邦条例规定在一些地区发展和实施拥堵管理系统。

  三、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

  在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追求出行的舒适性、快捷性,中国机动车拥有量及城市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交通的进一步恶化。(职教论文 )同时中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交通意识难以跟上形势。由此导致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能耗、环境污染也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城市病”之一,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乃至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解决现实的交通拥堵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对策与建议。2000年,国家建设部和公安部开始联合实施“畅通工程”,以促进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各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并且开始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蔓延;中小城市也普遍出现了交通拥挤现象。2010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组长、科学家牛文元的研究成果表明,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交通拥堵还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尾气和噪声这两个交通污染源已成为大中城市主要的污染源,许多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经历着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的转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一方面,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机动车辆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加。而中国大城市布局主要是单中心的城市布局,中心区的人口、居住区和工商业区密集在一起,出现的发展趋势就是“摊大饼”。道路交通使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

  另一方面,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形态可以决定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该区域内的交通结构。大城市主要是以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高强度的土地开发,造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无法跟上房地产的开发速度,导致区域交通拥堵。两方面因素导致中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降低,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的增加;低速度行驶同时增加了排污量,导致环境恶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时交通拥堵将呈“灾难性”状态。

  目前,北京市城市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50%以上,市区183个主要交叉口中,严重阻塞的达到60%;上海市中心区高峰期的道路平均车速不到20km/h。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NOx、CO的比例已经高达46%和63%,上海市机动车CO的排放比例在1996年就高达6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披露,北京将出台拥堵收费管理政策及相应配套措施,并重点建设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拥堵收费监测评价系统等。汽车尾气是造成PM2。5的最大元凶,收取交通拥堵费对减少汽车出行数量有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也日趋紧张。为了不影响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特性及影响因素,对交通拥堵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的量化方法,为交通拥堵管理、道路交通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提高出行效率、缓解和控制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交通拥堵社会论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