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1-09-08 01:31: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环保的论文 篇一

减少塑料污染:从个人到全球的责任

摘要:塑料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塑料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个人和全球层面的解决方案,以减少塑料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引言:在过去几十年里,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塑料污染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人类健康和自然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原因和影响:塑料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和塑料包装。这些塑料制品通常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动植物的生存。此外,塑料垃圾的不当处理也是塑料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人往往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垃圾堆积和塑料进入水道系统,最终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个人解决方案:个人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购物袋和餐具。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可以使用可持续替代品,如纸袋和可降解餐具。其次,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和回收塑料垃圾,避免将其随意丢弃。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参与环保组织和社区活动,宣传和推动减少塑料污染的重要性。

全球解决方案:除了个人行为,全球层面的合作也是减少塑料污染的关键。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塑料垃圾管理政策,推动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并探索可持续替代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应该致力于开发更环保的塑料替代材料和降解技术。

结论:减少塑料污染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行动的问题。通过个人和全球层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的论文 篇二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引言: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仅导致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还对水资源和土地使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且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年来,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来源。此外,水能和生物能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境保护效益: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水资源和土地使用的压力较小,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最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为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政府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此外,政府还应提供财政和税收激励,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结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保的论文 篇三

有关环保的论文3000字

  导读: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环保的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题目: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对策

  摘 要: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环境保护要切实解决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核与放射污染,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突出问题。

  加强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实行有利于环保经济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落实环境保持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关键词:环境保护 战略位置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为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实现环境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一、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

  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

  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紧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督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三)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二、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三是要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

  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

  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

  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

  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

  四是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

  五是要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加大粉尘、烟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一是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二是要在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

  三是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

  四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

  五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

  六是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

  (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

  二是要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

  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

  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五)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

  一是要全面加强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国家对核设施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管。

  二是要科学制订核电发展规划,核电建设要充分考虑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废物处理处置等问题。

  三是要加强在建和在役核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快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步伐。

  四是要加强电磁辐射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

环保的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