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优质3篇】

时间:2018-02-03 04:5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一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职责和责任。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首先,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和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领域,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坚韧和毅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教师,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榜样。我希望今后的教师能够认真贯彻这些建议,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二

教师是塑造未来的工匠,是社会的灵魂。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对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当学生面临困惑、焦虑和挫折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创造力是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应该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今社会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最后,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榜样。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和创新化。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对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应该是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智慧的引路人,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希望今后的教师能够认真贯彻这些建议,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

慢慢品位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一个个案例吸引着我,一句句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再次震撼着我,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深深地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学生的兴趣是潜在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为何刚入学的孩子对学习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却越来越少?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从细小方面入手,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刺猬"。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教给孩子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

想一想自己刚任教的几年里,认真地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记在一个小小的纸单上,生怕把哪个内容知识点忘掉,结果我把教材内容讲完了,而学生却一点兴趣没有,对知识也似懂非懂

的,现在我意识到我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在自己思维和教材内容上,却把学习的主角--学生丢在一边。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是因为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回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的教材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讲述是非常困难的,他的讲述也缺乏情感,儿童就不会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让学生会,让学生在这个领域内体会到成功,有能力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于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多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有效解决问题铺路搭桥,而不是直接背他们过去。比如: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是数量关系不清楚,但有时候是对问题情境的不理解。这时我就会结合一些实例向学生解释这些问题来龙去脉,有时间的时候还向学生讲一些社会生活常识,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消除陌生的`感觉。同时结合这些问题情境逐步向学生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比如:低年级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这主,这一阶段主要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就要逐渐向学生渗透化未知为已知、举例子、画线段图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想他会从心底热爱这门学科的。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分析,得出有如下五种不同的学生。第一种是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应用题,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就举手要求回答。第二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他们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学生。第三种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有时解不出来。第四种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种、第三种学生所做的少一半到三分之二。第五种学生没有能力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如何让这些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我们"二十四字模式"提倡的"先学后教"、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就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与舞台。第一种学生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可以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条理思维、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情商。而对于第二、三类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知识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对于第四、五类学生可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掌握了一部分知识,最起码这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全班的交流、老师的点拨,这些同学就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学交流,学生之间的差异会缩小许多,有效地降低了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失败感,能有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很多的章节让我沉浸,其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我们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