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时间:2012-05-06 02:25: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通用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篇1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其音乐修养及自身素质,培养学生运用合唱表达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乃至和谐地和他人合作、形成一种与人共事的的团队精神。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育人的特殊功能,特成立合唱社团。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201X学年活动情况作如下安排:

  一、合唱对象:

  学校二年级至五年级40名合唱队员。

  二、训练目标。

  1、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和不同的发声方法规范学生的声音,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得到提高。

  2、通过练唱中外合唱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通过合唱姿态、舞蹈造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4、展示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现状分析。

  合唱社团的成员来自三四五年级,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进行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在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四、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静坐练习、抽泣练习、闻花香练习来体会胸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要用普通话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五、合唱曲目的选择。

  《夏夜》、《月亮月光光》。

  六、教学安排

  指导教师:曾淑茹、徐鸿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进一步展示我校学生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组建了合唱社团,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小合唱社团的成员来自四年级,他们通过前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发声方面的知识,并且声音上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融合性较好,所以声音方面比较好训练,但是由于是小学生,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三、活动设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四、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基本功训练

  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3、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通过听赏一定的童声合唱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4、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学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统一,达到口型的统一,进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5、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

  定期给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以及名师的讲解,开阔学生的眼界。

  五、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六、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篇3

  一、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二、具体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

  2、听赏一定的童声合唱曲,感受合唱艺术的美妙。

  3、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学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统一 ,达到口型的统一,进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三、训练中注意的问题:

  1、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

  为避免学生的喊唱,应该提醒他们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轻声”的合唱训练,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总结其中的规律,遵循它生成的过程去发展童声合唱,对防止学生的喊唱,形成正确的发声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学生喊唱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有时气息浮也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因此,在合唱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放松练习。如打呵欠,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练习,还是用带声部的和弦练习,都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时做到完全打开喉咙,彻底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气息匀畅,这时,再去考虑声音的力度问题。

  2、训练正确的气息支持,形成气声结合的歌唱状态

  呼吸在发声、歌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孩子们的嗓音、身体都在发育时期,所以唱起歌来有时感到气力不足,容易用胸部呼吸去歌唱,这样的结果是,出现了气僵、喉紧的弊病,一定要避免这种胸部呼吸的方法。所以,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状态是比较科学的呼吸状态。即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这种发声训练就是气声结合的方法。这种合唱发声训练所产生的力量是使声音稳定、灵活、有弹性、流动。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练习时,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动作练僵,出现憋气的`现象。

  3、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童声合唱的音响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在童声合唱的训练过程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前提,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在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在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在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或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要以同样纯正的音高去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在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的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四、具体安排

  训练时间:每周三下午3:45——4:25

  训练地点:四楼音乐教室1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篇4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充满欢乐和生机,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生的音域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进而从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学校决定在七年级、八年级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校合唱队,由姜艳丽老师担任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要求

  1、参加合唱队的同学除自愿报名参加外,还应通过必要的挑选,应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尤其是音色和音准的要求一定要达到。

  2、合唱队设有队长和声部长,有队长和声部长协助老师来进行日常的组织考勤工作。

  3、由于合唱队的声音是否优美好听取决于所有合唱队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每个合唱队员都应该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每次的排练都不能无故缺席。

  二、内容安排

  1、基础训练,气息、发声的方法,音准训练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些基本的技能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2、作品的选择应由易渐难,不宜多,但求精,挑选一些好听又容易上口的歌曲。

  三﹑合唱队的组织和排练

  合唱队的组织包括合唱队员的选拔、合唱队声部的组成和排列形式、合唱曲目的选择。

  (1)学校合唱队员的选拔,一般要求队员有一定的音乐素质,音准、节奏感和乐感要好,嗓音无毛病,音色圆润、发声自然。

  (2)合唱队的人数可在15~30人之间,各声部人数可视情况而定,但低声部音量不能超过高声部。

  (3)合唱曲目应挑选有艺术性、思想性、民族特色、适合中学生学唱的中外艺术歌曲和少儿歌曲,并应及时补充有时代特点的优秀创作歌曲。使合唱队在排练过程中能不断发展艺术鉴赏力,提高合唱水平。还要注意曲目难度应使合唱队能胜任。

  合唱队的排练包括合唱发声训练和歌曲排练二部分。合唱发声训练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

  (1)学会用气息支持歌唱。

  (2)掌握一定的发声方法后逐渐扩展音域。

  (3)尽量使合唱声音协调,在音色、音量、发声位置上使各声部统一和平衡。

  (4)提高合唱队员的音乐素质,不断在音准、节奏和乐感上有所进步。

  以上要求应在长期训练中逐渐做到,教师应根据合唱队情况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歌曲排练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排练前,教师应先对歌曲作详尽的分析,设计好歌曲的处理方案。如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基调、音色有何要求,音量有否变化,速度有否改变,还有乐句或乐段的衔接,气口的统一等。对排练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要有足够的估计。对指挥的基本图式和有关技术也应熟练掌握。然后方可开始进入排练。

  排练时,先让队员在伴奏下轻声视谱,轻唱是为保护嗓音,也更易找到歌唱的感觉。多声部歌曲应让各声部先单独视唱数遍,然后尽量让各声部一起视唱,以培养合唱队员敏锐的听觉和和声感觉。如遇难度较大的部分,可适当分声部多唱几遍。歌谱基本唱熟后可轻唱歌词,多声部歌曲仍可按以上方法视唱,直至熟练地唱会全曲。接着可按教师的方案对歌曲进行细排,直至基本上达到预定要求。在整个排练中,音准、节奏

、声音的和谐以及歌曲的情绪始终是教师注意的重点。以上排练过程可视情况分数次完成。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篇5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合唱队员主要以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主。大部分学生具有音准较好、音色较美、形象好的优势。可以说是在声乐发展方面很有潜力、有前途的学生。

  二、活动计划:

  (1)第一阶段: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这里面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因为声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抽象的、综合的艺术。教师边范唱边指导。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和发声特点采用“严格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

  (2)第二阶段:歌曲的演唱。

  为了满足我们学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并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我将排练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题材的演出活动。如:独唱、重唱、对唱、小合唱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总结。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三、活动时间:

  定于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每次教师提前十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课后写好总结。

  四、活动内容:

  1、《一个妈妈的女儿》

  2、《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3、《向未来出发》

  4、《红星歌》

  5、《半个月亮爬上来》

  6、《赶圩归来啊哩哩》

  7、《快乐的少先队员》

  8、《金色的木鼓敲起来》

  9、 《可爱的家园》

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