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功正确认识气功

时间:2016-04-01 06:27: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什么是气功正确认识气功

  虽说气功没有传说中的“包治百病”那么神奇,“气功大师”王林也已经去世了,但是受他的影响很多人对气功没什么好印象。其实气功是中国传统精华文化的一部分,不过气功到底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来发到保健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气功正确认识气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什么是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佛医、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在医学领域,气功疗法是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至今仍应用于临床,且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学和科学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中医药学领域中的`气功疗法及其学术思想经汇集整理,逐渐形成体系,初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医气功学。

  关于气功

  发源地

  气功发源于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到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气功”一词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气功”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松沙记》中,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著的《灵剑子》一书。据考察认为此书不是许逊亲自所著,因为书中有很多气功术语都是宋朝以后才开始用的,所以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宋朝。在(南北朝)释僧祐 《弘明集》(四部丛刊景明本) 弘明集卷第十二 : 则理同造化夫陶铸敷气功则弘矣而未有谢惠於所。

  晋朝以后,宗教在中国兴盛起来了。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了。本来气功是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宗教化以后,

就追求修炼成神、成仙、成佛了。这么一来,气功的科学本质没有了。但如果翻开中国气功史,可看到就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以后的宗教淹没了气功,气功的名词就没了。

  发展阶段

  魏晋时期的气功

  曹操及他的儿子均是气功爱好者。曹操曾招集过不少擅长气功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计16人,向众人传授“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曹本人还与皇甫隆讨论过服食导引的方法,以求延年益寿。曹操之子曹丕在《典礼》中记述的因练功方法掌握不当而造成的“……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可能是气功史上的第一例练功偏差记载。

  宋朝的气功

  文物“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行气铭”,据专家考证,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的饰物,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是一件珍贵的、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修炼过程的实物。在这件中空未透顶的事儿面体玉质饰物上,刻有45个铭文, 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中将其译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作用

  气功的好处除了保健作用外,也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病人选择气功作为辅助疗法,那么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气功。如胃溃疡胃病患者可练习内养功;肿瘤患者可选择行步功或郭林新气功、自控气功等;高血压、神经衰弱及疼痛病人可选择放松功。卧床不起的病人,可选强壮功,以培补元气;老人做气功的好处还可以对颈肩病的患者起到利于颈肩功能的恢复作用。

  气功养生,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身心调整,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锻炼方法。在学习气功养生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一下气功养生有哪些禁忌,以便日后练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忌“虚假”

  气功讲究练“真气”,忌讳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学习气功养生首先要学会做真人,说真话,只有真心、真诚的人,才可能练出“真气”。

  2.忌“贪念”

  贪,六根不净之祸也。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忌贪,贪则心不净,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无法进入练功的状态。

  3.忌“浮躁”

  人体很多病症皆因情绪所致,原因在于人的情志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调紊乱,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练气功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动气,不然会导致练习功亏一篑。

  4.忌“自吹”

  练习者应禁忌自吹自擂,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因此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

  5.忌“房事”(不同门派功法有不同看法)

  人体精、气、神旺盛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节欲,必然损精,引起肾气不足,所以练习气功应减少房事为宜。但是也有不少气功功法门派等(如梅花门),并不认同这点。并指出“精”并非“精子”,而是人的一种意识能量。而且适当进行房事有利于功法练习。

什么是气功正确认识气功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