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3篇】

时间:2015-04-04 05:50: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下面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1. 生物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遗传与性状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方式。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遗传因子,它位于染色体上。通过遗传的方式,性状可以在后代中传递,并产生变异。

3. 生物的进化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改变。进化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选择压力和自然选择等。进化的结果是物种的适应性增强和多样性增加。

4.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它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态位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物种多样性和能量流动。

5. 生物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对抗病原体的防御系统。它包括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个部分。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涵盖了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下面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1. 生物的分类

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进化关系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五界分类法、进化树分类法和生命系统分类法等。

2. 生物的能量转换

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能量。这个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有机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

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通过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没有遗传物质的交流。有性生殖是指生物通过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等阶段。

4.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生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扩增和细胞分化等阶段。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阶段。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5. 生物的行为与调节

生物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等。本能行为是生物通过遗传方式具备的行为,学习行为是生物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取的行为。生物的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涵盖了生物的分类、能量转换、生殖与发育、生长与发育以及行为与调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四、基础习题

  1、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1 / 8 B、1 / 16 C、3 / 16 D、3 / 8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1:3:1 D、3:1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

  A、三黑一白性 B、全部黑色 C、三黑一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

  2、受精作用——

  二、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 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 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4、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部 位

  子细胞的数量

  细胞是否均等分裂

  是否有变形期

  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受精作用——

  2、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恒定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