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总结(优质6篇)

时间:2015-09-06 03:50: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学校注重德育的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德育讲座、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和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我们学校重视德育与课程的融合。我们将德育内容与各学科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校外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探讨道德选择和人性的复杂性。在数学课上,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我们学校注重德育与家校合作。我们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我们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分享教育经验。同时,我们也定期向家长发送德育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引导。

最后,我们学校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估和反思。我们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德育成绩、德育活动的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我们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德育经验交流和研讨,不断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全面性,加强德育与课程的融合,加强家校合作,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将得到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总结 篇二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学校注重德育的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德育讲座、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和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我们学校重视德育与课程的融合。我们将德育内容与各学科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校外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探讨道德选择和人性的复杂性。在数学课上,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我们学校注重德育与家校合作。我们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我们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分享教育经验。同时,我们也定期向家长发送德育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引导。

最后,我们学校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估和反思。我们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德育成绩、德育活动的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我们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德育经验交流和研讨,不断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全面性,加强德育与课程的融合,加强家校合作,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将得到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总结 篇三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特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小学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因此,努力改革德育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想品德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德育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本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富贵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那我就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我愿用慈爱呵护纯真,用平等孕育成长,用双手默默耕耘,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德育工作总结 篇四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里,为了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全面发展,德育为首。

  学校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一个人是否成人更为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德育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会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结合学校为帮助灾区而开展的献爱心捐款活动,我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谈感受,让同学们知道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同学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特别是一向调皮捣蛋,又比较自私的黄兹力同学一下子把一星期的零用钱都捐了出来,同学们被他的行为感动了。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平时我更是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使许多同学改掉了自私的缺点,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班风。

  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语文课,放学排队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我每天到校后都要对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针对上下楼梯易出现事故这一情况,我每天派学生值勤,监督、提醒违纪学生,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时刻注意学生的言行,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管理,促进学习。

  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只有学好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从开学之初,我就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我还利用一切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奋发向上,

  四、搞好卫生,关心健康。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搞好班级卫生,可以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少生疾病。对于班级卫生,我专门安排学生监督,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不留死角。为预防学生生病,我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提醒他们吃好、睡好、穿好,对生病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

  总之,这学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也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风,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亦有出色的表现。今后的工作,我将更加努力,再创佳绩。

德育工作总结 篇五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特点。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

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小学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因此,努力改革德育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想品德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德育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本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 ,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富贵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那我就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我愿用慈爱呵护纯真,用平等孕育成长,用双手默默耕耘,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德育工作总结 篇六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刘方红刁艳秋

德育工作总结(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