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精彩5篇】

时间:2015-09-01 04:16: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将为我们今后更高级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将对初二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力和压强。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而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在初二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压强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在不同面积上施加相同力的情况下,压强的差异。

接下来是光的传播和反射。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而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我们还学习了镜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规律。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电路。在初二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了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我们还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

此外,初二物理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声音和温度的知识。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我们还学习了温度的概念和计量方法,了解了温度与物体的热量有关。

综上所述,初二物理学习中的这些知识点对我们今后的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且实用的物理知识。下面,我将对初二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运动和力学。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我们还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了解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接下来是物质的构成和性质。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以及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变过程。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热性质,了解了热胀冷缩和热传导的原理。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电磁学。我们学习了电荷和电场的概念,了解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的产生与性质。我们还学习了静电的产生和应用,了解了静电的带电体和非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初二物理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能量和功的知识。我们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和转化,了解了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理。我们还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了功与能量的关系。

综上所述,初二物理学习中的这些知识点丰富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对物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

  5、光速:3×10的8次方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篇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2、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6、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4、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

  f

  uu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理初二知识点总结【精彩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