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实用3篇】

时间:2015-03-06 08:26: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篇一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时,教师和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幼儿培养服务意识。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树立榜样。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并将这种服务意识传递给幼儿。他们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社区老人院、动物收容所等地方,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意义。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其次,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清洁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义卖活动,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在乐趣中学会服务他人的意义。

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该给予幼儿适当的责任和机会。他们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家务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为家庭做贡献的快乐;同时,在幼儿园或学校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担任班级小组长、值日生等角色,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同伴。通过这样的责任和机会,幼儿可以逐渐培养起服务他人的意识。

最后,教师和家长还应该通过教育引导,向幼儿传递正面的价值观。他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节目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该及时表扬幼儿的善行和帮助他人的行为,让幼儿明白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有价值的。

总之,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树立榜样、游戏和活动、给予责任和机会,以及教育引导,幼儿可以逐渐培养起服务他人的意识。这样的培养将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积极、乐于助人的人格,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篇二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

首先,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服务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例如,可以带领幼儿去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们表演节目、送上自制的礼物;还可以带领幼儿去动物收容所,为流浪动物们提供帮助和关爱。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培养起服务他人的意识。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幼儿扮演医生、护士、消防员等角色,在游戏中学习关心和帮助他人;还可以组织幼儿扮演服务员、售货员等角色,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为他人提供服务。通过这样的游戏和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在乐趣中学会服务他人的意义。

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责任和机会。例如,可以让幼儿帮助整理家中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可以给家庭带来便利;还可以让幼儿在购物时担任一些小的任务,如拿东西、付钱等,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通过这样的责任和机会,幼儿可以逐渐培养起服务他人的意识。

最后,我们还应该通过教育引导,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节目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念;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及时表扬幼儿的善行和帮助他人的行为,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总之,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给予责任和机会,以及教育引导,幼儿可以逐渐培养起服务他人的意识。这样的培养将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乐于助人的人格,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篇三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陈鹤琴先生早在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就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知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

  

  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服务精神的人去为之奋斗,因此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更具现实意义。服务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这是我们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只有抓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才能在幼儿的品德塑造过程中打下牢固的服务精神基础。

服务意识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阶段是情绪的敏感期,是幼儿建立自我形象,认识自我价值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幼儿愿意得到老师和其他幼儿的接受,渴望被别人赏识。而幼儿通过服务他人,就能够得到认同和接受。因此,服务是幼儿的内在需要,一种天性使然。如某位幼儿帮助另一名幼儿拿玩具、图书,同伴间互相帮助整理服装、鞋帽等,幼儿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并不一定有成人的提醒或指导。对于幼儿来说,这些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们教师应当及时发现类似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肯定这种行为,并将此上升到服务行为的高度,让幼儿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次实施服务行为。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多观察、多留意,并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

  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培养服务意识

  培养幼儿服务意识,除了鼓励幼儿自发的服务行为外,还应当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为他人服务的机会,从而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幼儿自身具有的道德品质。

  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提供机会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存在着很多服务的机会,教师应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幼儿,并倡议幼儿互相服务。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的事情,不必每件事都让老师或保育员代劳,时间久了,幼儿会习惯性地将同伴需要帮助的事情做好,甚至引以为豪。

  如来园活动时,教师可以轮流请幼儿担当“值日生”等工作,工作的内容包括晨间给动物角添加饲料,给植物角浇水,帮助教师擦桌子、玩具;集体活动时分发玩具,收拾整理图书等;户外体育游戏时分发收放玩器具;进餐时分发碗、碟、饭菜,清理桌面等;起床活动中,让幼儿帮助别人系鞋带,扣扣子,整理床铺,为上卫生间的幼儿取手纸等等。幼儿在教师的`委派下,服务工作的热情很高,甚至把服务的机会当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在工作时感到无比荣耀和兴奋。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服务的内容及种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服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教师在安排 “值日生”工作时应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位幼儿都有服务的机会,尽量避免幼儿功利思想的产生。

 

 2.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提供机会

  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不仅设计了商店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讲解员等角色,而且要求其他各个角色都有承担为别人服务的责任。如“娃娃家”中为到访的“客人”服务,为“家庭”中的“孩子”服务;“小课堂”游戏中, “教师”为“学生”服务等诸如此类的服务。教师在组织引导时应强调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对服务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为别人服务时应礼貌热情,服务尽可能地周到细致,让被服务的人感到满意等。这些服务机会大大增强了幼儿对于服务的认识与理解,幼儿逐渐懂得服务的意义,了解服务是一项为帮助他人而做的工作。同时,对他人给予的服务,也会珍惜并产生感激之情。

下一页

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