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漂亮的小羊》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

时间:2016-04-08 01:50: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班美术《漂亮的小羊》教案及反思 篇一

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动物形象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美术角,准备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

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先给幼儿们播放一段关于小羊的视频,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2. 观察与描绘: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描绘小羊的图片,并引导幼儿们观察小羊的特征,比如小羊的身体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部位等。然后,让幼儿们用彩色纸和剪刀剪出小羊的形状,并用彩色笔为小羊上色。

3. 创作: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小羊,并为小羊上色。

4. 展示与分享:幼儿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反思:

这节美术课上,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描绘小羊的形象,培养了自己对动物形象的观察和描绘能力。通过制作小羊的过程,幼儿们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幼儿们互相欣赏和学习,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有一部分幼儿在观察小羊的形象时,没有能够仔细观察和描绘小羊的特征,导致制作出来的小羊形象不够准确。其次,部分幼儿在给小羊上色时,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感知能力,导致作品的色彩搭配不够丰富和和谐。最后,在展示与分享环节中,有些幼儿没有积极参与,没有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心得。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我会在观察和描绘环节中加大引导力度,帮助幼儿们更好地观察和描绘小羊的特征。其次,我会在色彩上进行更多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们提高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最后,我会在展示与分享环节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幼儿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心得。

通过这节美术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意识到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漂亮的小羊》教案及反思 篇三

幼儿园小班美术《漂亮的小羊》教案及反思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以绕羊毛的形式,引导幼儿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并且创设了小羊穿漂亮衣服的情景,符合小班孩子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同时还借助生动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画螺旋线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沾色从里往外绕螺旋线。

  2、能均匀地画满“羊毛”。

  重点:借助儿歌,能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难点:尝试画一个一个圆圆的、绕得整齐的羊毛。

  【活动准备】

  调好的`颜料,涂好颜料的小羊范画,没涂颜料的小羊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它是谁?

  2、它是用什么画的呀?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用手指作画。

  1、我们的食指可神奇了,它可以帮羊宝宝画出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从里往外画螺旋线。

  3、这条线像个小蜗牛,请小朋友把每个小蜗牛画的大小要均匀,不要画的太大,应该把整个羊的身体装饰满满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这是我们小班段美术特色活动,由于是四个班我们第一个上,而且是自己设计教案,由于在上课之前我没有完全理解陈老师的意思,所以画在螺旋线时和其他班级存在一定的误差。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都认真讨论了这节课,首先是在内容设计上,我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幼儿沾颜料绕羊毛,对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观摩过其它班级的课后,我不断地进行反思,觉得这节课我有许多不足,如颜料调的太浓,幼儿在操作时,绕螺旋线只能绕到半圈;示范讲解时不够清晰,导致幼儿操作存在误差;卫生常规强调太多。

幼儿园小班美术《漂亮的小羊》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