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精选3篇)

时间:2012-05-05 05:16: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以儿童为中心的探究式教育转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在我所任教的幼儿园中,我曾经遇到了一个教学反思的案例。这个案例发生在一次园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动物的课程,希望通过图片、故事和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们了解不同的动物特征和习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展示了一张图片,然后简单介绍了图片中的动物。接着,我让幼儿们围绕这些动物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然而,我却发现幼儿们的反应并不积极,他们很少主动提问,有些幼儿甚至显得漠不关心。

经过仔细观察和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这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首先,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背景。图片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亲身接触和观察真实的事物。因此,我应该提前准备好一些动物模型或者实物,并通过让幼儿们触摸、感受,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我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自己的讲解,忽视了幼儿们的主体性。幼儿期是一个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他们渴望主动探索和学习。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让他们观察动物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幼儿们的情绪和需求没有敏感度。幼儿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我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内容和形式,让他们感到愉悦和参与。比如,我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让幼儿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幼儿的兴趣和主体性,积极引导幼儿的探究欲望,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将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篇二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一直是教师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然而,有时候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力产生一定的阻碍。下面我将分享一个教学反思的案例,希望能够引发对于幼儿园创造力教育的思考和探讨。

在一次绘画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关于绘画的主题活动。我带领幼儿们观察了一些名画作品,然后让他们试着模仿并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我提供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并给予幼儿们一定的指导和提示。

然而,我却发现大部分幼儿的创作仍然停留在模仿阶段,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在他们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许多类似的元素和形式,缺少了个性和创新。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过于强调了模仿的过程,忽略了幼儿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我应该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度和空间。例如,我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绘画题材,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创作。

其次,我没有给予幼儿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和尝试。创造力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积累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们足够的耐心和支持。我应该鼓励幼儿们多次尝试,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和肯定他们的独特之处。

最后,我没有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和教具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教室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和想象力的场所,我们应该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们自由地进行探索和创作。

通过对这次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需要我们教师们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们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和教具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三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我发出“到教室外面排队了。”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线。有的孩子连椅子也顾不上放好,就拥到我身边来。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特别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队总会挤在前面,总是对我说“我想排第一个。”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

不同吗?”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拉着老师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说:“那总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个,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他不高兴的说:“不好。”于是,我换了个口吻说:“那请你当班长,帮老师管理后面的小朋友,别让他们掉队了,好吗?”他马上很乐意的接受了。

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案例实录:

有一天,下午起床后,我正给女孩子梳头,佳佳走过来告诉我说她肚子疼。于是我用手轻轻给她揉了揉,提醒她如果还疼就告诉老师。当我组织正常的教育活动时,突然“哗”的一声,佳佳吐了一地,脸上、身上全是呕吐物。见此情况我急忙替她擦脸,帮她脱下弄脏的衣服。琪琪看见了把自己干净的衣服递给我说:“老师,今天佳佳没有带书包,我把衣服借给她换。”当时,我很感动,一个5岁孩子在没人提示下主动帮助同伴,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回头再一看,大部分幼儿用手捏着鼻子,捂着嘴巴,一副厌恶的表情。

分析反思:

平时我们总是耐心教育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而现实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于是,我帮咪咪换好衣服后,递给她一杯水,关心地问她:“咪咪,刚才大家都笑你,你心里好受吗?”咪咪难过地摇摇头。接着,我向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看到别人生病了,你会怎么办?”有的小朋友说:“不应该笑话她。”“应该拿衣服给她换,倒杯水给她喝,不应该------”大家发言非常积极,最后经过讨论:小朋友知道我们大三班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会有困难,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应该像一家人一样热心帮助朋友。

这次突发事件,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同情心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

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

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

中也缺乏谦让、友爱

、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

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扩展阅读篇】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

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达等几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伟才幼儿园的宝宝们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另外,幼儿园一年中举行的重要活动还有: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圣诞节、元旦、结业典礼等。

图为伟才幼儿园的宝宝户外活动。

图为青岛黑氏饭店旧址,现为市南区机关幼儿园。

起源

孩子们正在上课

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

形成新学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的。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福禄培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孩子们经常被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在多年的试验后,福禄培尔提出,这样的学园应该叫“幼儿园”,从此幼儿园的名称就被传播开来了。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思想出现在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后来清政府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院,最早出现的是武昌模范小学

蒙养院(1903年)。除了政府办的外,外国传教士和中国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到了1910年,中国幼儿园的学生已达152万多人。

幼儿园可爱宝宝

分类

幼儿园按照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按照对象可以分为幼儿园、残疾儿童幼儿园和特殊儿童幼儿园,按照服务可以分为双语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按照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可以分为大型幼儿园(10个班至12个班)、中型幼儿园(6个班至9个班)和小型幼儿园(5个班以下)。为了便利教养,一般按照年龄划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小班为3–4岁幼儿,每班20-25人,中班为4-5岁幼儿,每班25–30人,大班为5–6岁幼儿,每班31–35人。

课程

幼儿园教育课程的编排由领域范围与年间活动构成,课程内容相互融合,无明确的科目区分。

健康

包括活泼、轻松愉快地成长,体会充实感;充分的活动自己的.身体,循序渐进的活动;养成健康、安全

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态度。

幼儿园

人际关系

包括享受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体会通过自己的力量达到目的的充实感;与周围的人的相互交往中培养对他人的爱与信赖感;养成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及态度。

环境

包括培养与周围环境的亲近感,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培养对各种事物、现象的兴趣与关心;周围环境与自身的关联中,进行发现与思考,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周围事象进行考察、思考、学习

,丰富对事物性质、数量、文字等的感觉。

语言

包括使儿童体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时的快乐;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及谈话,尽量说出自己所经历的、所思考的事,体会相互交流的乐趣;在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语言的同时,多接触连环画与故事书等,并要经常与老师、小朋友相互交流。

表达

包括培养对各种美好事物丰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东西,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对生活的形象思维,并感受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组成

幼儿园用房一般包括:

幼儿园

1.儿童活动的室内部分,一般包括活动单元(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厕所、盥洗、洗浴)、贮藏及衣帽等)和全园大活动室(全园或几班共同活动室,雨

雪天作室内操练、音乐舞蹈大教室)。

其中儿童的大部分活动内容在活动室进行,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室内家具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并要求所创造的建筑空间 为这种多变提供可能,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和矩形,此外还有不规则形、图形等。此外卧室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白天有3小时的睡眠,要求安静、不直接吹风,睡眠时不需要阳光,平时需阳光照射及通风换气。活动室与卧室可平面相结,也可上下相连。

2.医务管理用房,主要有医疗保健、病儿隔离室、晨检、管理及教师办公室、会议室。

3.后勤用房,主要有厨房、烧水和消毒、洗衣、木工等。

4.儿童活动室外部分,主要有每班活动场地、全园活动场地(大操场,对所有儿童开放,采用草地,此外有河坑、戏水池、滑梯、平衡木)和种植园等。

幼儿园设备

幼儿园设备

主要分家具和玩具两块。家具有儿童桌椅,儿童床,玩具柜,衣柜,黑板,毛巾架,口杯架等幼儿园专用设备。玩具有组合滑梯,秋千,转椅,哈哈镜,益智玩具,蒙氏教具,积木等。各种幼儿园专用设备。还有多种幼儿保护设备,主要包括幼儿地垫,幼儿护墙,幼儿操场等。

设计规划

地点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总平面设计要求

1.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和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2.室外活动场地必须各班设专用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班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3.宜布置有集中绿化,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4.在供应区应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及游戏场地、绿化等宜设置安全、美观、通透的围护栏杆。

建筑设计要点

1.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2.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3.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不低于2.80米,音体活动室不低于3.6米。

4.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5.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置遮阳措施。

6.各房间应满足隔声的要求。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