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实用6篇】

时间:2016-08-09 01:44: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奇妙世界——《昆虫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够观察并分辨常见的昆虫;

3. 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昆虫的秘密》绘本;

2. 昆虫标本;

3. 昆虫图片和海报。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昆虫图片,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昆虫的认知。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绘本《昆虫的秘密》的讲解,介绍昆虫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

3. 观察昆虫标本(15分钟):

让幼儿观察昆虫标本,了解不同昆虫的形态和特点,并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4. 制作昆虫海报(20分钟):

给幼儿提供昆虫图片和海报制作材料,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用图片和文字制作昆虫海报,展示在教室中。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成小组,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海报,并交流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

6. 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他们对昆虫的新认识和体会,并鼓励他们保护昆虫,爱护自然。

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绘本《昆虫的秘密》的使用能够帮助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点,并激发他们对昆虫的热爱。观察昆虫标本的环节,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昆虫的形态和特点,增加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制作昆虫海报的任务,既让幼儿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昆虫的认知。小组讨论环节则提供了幼儿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过,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对某些昆虫感到恐惧或厌恶,导致他们不愿意观察和接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昆虫,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厌恶情绪,培养他们保护自然和生物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二

标题:探索世界的奥秘——《发现宇宙》教案及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神秘之处;

2. 能够观察并分辨太阳、月亮和星星;

3. 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 《发现宇宙》绘本;

2. 宇宙图片和模型;

3. 夜空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宇宙图片,引发幼儿对宇宙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宇宙的认知。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绘本《发现宇宙》的讲解,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和神秘之处。

3. 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15分钟):

利用夜晚的时间,带领幼儿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并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不同特点和位置。

4. 制作宇宙模型(20分钟):

给幼儿提供宇宙模型的材料,让他们制作自己的宇宙模型,并用模型讲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成小组,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宇宙模型,并交流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感受。

6. 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他们对宇宙的新认识和体会,并鼓励他们保持对宇宙的好奇心,勇于探索。

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宇宙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绘本《发现宇宙》的使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环节,让幼儿通过亲身观察,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位置,增加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制作宇宙模型的任务,则让幼儿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加深了他们对宇宙的认知。小组讨论环节提供了幼儿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不过,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对宇宙的神秘和复杂性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宇宙,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三

  活动背景:

  大班中的孩子成为幼儿园中年龄最大的。也许,是孩子盼大心切,也许是相应经验积累也多的缘故。开学第一天,所有的孩子脸上都充满自豪与自信。特别是看到小班,托班的弟弟、妹妹稚气的小脸,蹒跚的脚步,这些哥哥姐姐不由自主的流露关爱,怜惜之情。他们在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时会主动伸出援手,扶一把,帮一下,俨然成了弟弟,妹妹的小小“保护伞”。看到爱心在孩子们中间象涟漪一样荡漾开来。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增强这些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自信心,突现幼儿发展为本的新思想为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条件,我特地开展了“我做哥哥,姐姐了”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责任心,他们从受助者慢慢地向援助者成长。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做大哥哥大姐姐的信心和自豪感,并有为弟弟、姐姐做榜样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幼儿与小、中班幼儿交往,学习尝试关照弟弟妹妹。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4、能主动地与弟弟,妹妹交流,并能始终带好弟弟,妹妹。

  5、在活动中,体验做哥哥,姐姐和帮助他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已建立生活自理里方面的经验。

  2、与弟弟,妹妹有初步的接触。

  3、让幼儿给小妹妹小弟弟准备礼物。折纸、一张画,或其他。

  活动过程:

  附儿歌:

  我们是哥哥姐姐

  小妹妹,扣纽扣

  使劲扣也扣不上

  急得妹妹直跺脚。

  小哥哥,看见了

  赶快上前来帮忙。

  扣一扣,扣好了

  妹妹开心拍手笑。

  1、讨论结识弟弟,妹妹的方法:幼儿讨论怎样使弟弟,妹妹认识自己并喜欢自己的方法。

  教师记录幼儿交友的几种方法并给予概括:

  要很热情主动。

  送一件小礼品。

  可以抱抱弟弟,妹妹。

  向弟弟,妹妹介绍自己的名字。

  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一下大家的好办法,与弟弟,妹妹交朋友,体验做哥哥,姐姐的快乐。

  2、幼儿个别寻找弟弟,妹妹参加活动。

  3、交流做哥哥,姐姐的体会,谈谈自己做哥哥,姐姐的体会和想法。

  4、教师提问:家里面有没有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做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什么?你们陪弟弟妹妹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5、启发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过去刚入园的事情,并和现在对比,了解自己的进步。

  6、预设提问: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应该怎样帮助小班的小朋友,让他们不哭不闹呢?

  7、组织幼儿去小班进行大动带小活,组织幼儿做礼物送给小班的小朋友。

  8、回班后和幼儿一起交流这次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从中获得了那些乐趣。

  活动实录: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来到小一班教室,把自己心爱的礼物送给弟弟妹妹,这些小弟弟,小妹妹有的拿着小礼物在玩,有的一会儿就扔到了地上,哥哥,姐姐看到了,不知所措,不时回头朝老师张望。

  活动小结:

  幼儿积极的回忆并讲述了自己刚刚进入幼儿园的事情,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了解了自己各方面的进步,变的懂事了许多。

  活动反思

  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最后一个学期,即将成为小学生的他们在之前的几次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兴奋,我设计此次活动是想以此让幼儿从关心自己转向关注他人,通过陪弟弟妹妹玩,为弟弟妹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哥哥姐姐们还为弟弟妹妹们演唱了歌曲,背诵了儿歌,还给他们送去了自己亲手绘画的作品,就在今天的活动“大手牵小手”中,哥哥姐姐还带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平日里爱乱跑乱撞的轩轩不见了。他们在活动中,特别小心的牵着弟弟妹妹,嘴里还不停的说:“走楼梯要小心,眼睛看好,一个跟着一个走,俨然就是一个小老师的样子,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十分高兴,活动后,我还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还能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制度一个计划吧。孩子们都想到了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帮弟弟妹妹端饭、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等等,我把孩子们的这些想法都记录了下来,接下来我们将联系好小班的老师,引导孩子们分组去到小班执行自己的计划,真正从活动中体验自己是各个姐姐了,可以帮弟弟妹妹做许多事!

  在进行活动时,我提出了一下这些问题:

  1、家里面有没有弟弟妹妹?

  我本想以这个“回应式”的问题来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预料中幼儿的答案是“有!”然后我继续问下一个问题,却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现实情况和生活经验,提问不够准确。起初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发现我忽视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很少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可能只有接触并不频繁的表兄妹,那么相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表兄妹就可能比父母接触得更少。而我的提问是 “家里面有没有”,他们自然会直接想到自己天天生活的家里,这个家包括爸爸妈妈,或者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而很少会联想到整个家族中舅舅、姑姑之类的亲戚。于是,我改变了提问,“有没有表弟表妹,亲戚的孩子?”他们才有了我想要的答案。

  2、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区别?

  刚开始可能孩子们不太理解“区别”的含义,所以有的回答“弟弟喜欢踢球,妹妹喜欢化妆。”于是我向幼儿又重新提问了一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不一样?”接下来才有了切题的答案,如哥哥姐姐都比弟弟妹妹高,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本领大,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岁数大等。

  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引起幼儿从自身的角度思考大孩子与小孩子的区别。随着幼儿一天天长大,到了大班,不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智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些发展不经别人提醒,幼儿甚少会注意到或者去思考。当他们发现自己比更小的时候进步了不少,个子长高了,本领大了等等,不论何种程度的幼儿都能从中找到自信,为我接下来预设的内容作了铺垫。

  3、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做哥哥姐姐?

  我觉得有些道理和规则不一定要教师灌输,而是通过幼儿自我发现,借幼儿的口说出最能达到效果。于是在设计活动时,安排这个问题,是想让幼儿自己来说出做哥哥姐姐的标准,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学本领的时候认真等,可是在实际操作时,我却遇到了困难。幼儿的回答并不如我预期的那样,有的幼儿回答“年龄不能比三岁小。”有的说“弟弟妹妹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忙。”我意识到幼儿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发现我的提问欠妥。幼儿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人的话,并不会去思考深层次的含义,而我的提问明显还带有更深层的含义(做哥哥姐姐的标准)。于是我改变了提问方式,“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的本领大,有许多地方要让弟弟妹妹来学习的,那么怎样的哥哥姐姐才可以让弟弟妹妹来学习呢?”终于,孩子们理解了我的意思,有幼儿回答“弟弟妹妹不会的英语可以让哥哥姐姐来帮忙,哥哥姐姐首先自己要管好,先要做好,听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能在下面插嘴。”对这个较好的答案,我又请了其他幼儿重复了一遍加以强化。_第一幼儿教育 儿童网

  4、哥哥姐姐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什么?你们陪弟弟妹妹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幼儿教育网

  此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幼儿得知接下来真的要去陪弟弟妹妹玩,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很热烈,绞尽脑汁想了许多能为弟弟妹妹做的事。当韬韬说,“可以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立即说“恩,我们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前,自己的衣服先要穿好,自己的小肚子要包包好。”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好几个幼儿起身开始包好自己的小肚子。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感到非常欣喜,幼儿能够通过帮助弟弟妹妹来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一个哥哥姐姐的标准,从而很自觉地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这也是我提出第三个问题的用意。因此,我觉得第三个问题没必要单独提出,而是在幼儿回答“可以为弟弟妹妹做什么”的时候,对他们的回答稍加提炼和提升,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比单独地让他们来想“自己应该先做好哪些事”要来得容易,效果也更好。

  后一个问题其实是让幼儿知道接下来陪弟弟妹妹玩时所要注意的事项,幼儿回答得很好,有的说要对弟弟妹妹温柔一点,有的说要让着他们不能欺负他们,有的说要对他们微笑,显然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身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也渐渐地体会到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给幼儿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并提出了要求,让幼儿问问弟弟妹妹,下一次还想让哥哥姐姐做什么。活动结束后,经过和戴老师的交流,我发现这个要求有些多余,或者没有太大必要。若是问“弟弟妹妹叫什么名字?”“玩得开心吗?”“都玩了些什么?”在与弟弟妹妹一起玩之后交流这些问题,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会性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更有意义。

  孩子们准备的时候非常认真,有的折纸工、有的画画、有的准备讲故事……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准备好之后,一起来到了操场,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开始进行一对一的活动。活动中我感受到每个幼儿都表现得非常认真,俨然一副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不断和弟弟妹妹进行互动,教他们书上知识、讲故事给他们听、和他们玩游戏,送他们礼物,在阳光的映衬下,整个场面洋溢着温馨和幸福。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并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多吃蔬菜身体棒。

  3、幼儿能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蔬菜实物若干:西兰花、花菜、菠菜、卷心菜、青菜、芹菜、莴笋、土豆、胡萝卜、萝卜、毛豆、花生、丝瓜、黄瓜、茄子、番茄。

  2、分类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黄瓜、生菜、胡萝卜、紫甘蓝)。

  三、活动过程:

  (一)

、问题导入: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进一步了解各种不同的蔬菜。

  1、师(出示“蔬菜”):每天无论是家里还是幼儿园,我们都要吃许多的蔬菜。你喜欢蔬菜吗?你都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教师小结:蔬菜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很丰富,所以多吃蔬菜身体好,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要吃。

  (二)

、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对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兴趣。

  1、猜猜老师喜欢吃什么蔬菜?(引出胡萝卜)胡萝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

  小结

:原来胡萝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种子,有的是吃果实,有的是吃茎/叶,还有的是吃根。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们的什么部位可以吃哪?

  小结

:原来,蔬菜的根/花/果/叶/茎/种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厉害,可以同时吃两种部位,有没有更厉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种不同的部位的?除了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叶/茎/种子)也是可以吃的?我们回去再找一找。

  (三)、

品尝蔬菜沙拉

  1、平常你们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结

: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凉拌、煮……还可以做汤。

  2、老师用一种不一样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们一起来品尝吧。尝尝你吃到的是什么蔬菜?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

  3、教师小结:蔬菜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很丰富,是维持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样样蔬菜都爱吃。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是科学活动《我爱吃的蔬菜》,主要是让幼儿认识一些蔬菜,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蔬菜,及蔬菜的营养。为了避免课堂上幼儿不知所措,所以在提前一天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家长,请家长让幼儿在家说说自己喜欢的蔬菜及蔬菜的营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很多小朋友都带来了纸条,上面写的一些蔬菜的相关知识,甚至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蔬菜的资料,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说明。看来我们的家长对小朋友真的很重视。

  但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小朋友家长准备了很多资料,可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冷场。虽然事先的准备看起来很充分,但是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家长准备的,我们的小朋友又不识字,所以他们还是不会说。所以这个教学活动不是很成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看来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教学准备应重视幼儿的经验准备

  经验准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教师在组织任何教学时都要反复思前顾后,让前面活动成为后面活动的铺垫。只有重视幼儿的经验准备,才能不断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本次活动家长参与准备工作比较多,如幼儿家长还打印了蔬菜的相关资料,而幼儿却没有进行相关经验的准备,所以才导致冷场。

  二、让幼儿参与准备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地建构过程,教师在思考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者,让幼儿在参与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提问、尝试解决问题,与别人交流等。今天这样家长虽然找了很多资料,但是幼儿却没有参与,所以他们会不知所措。所以下次还要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资料,因为在找资料的过程也是幼儿经验的积累。比如今天的活动完全可以请小朋友跟家长说一说蔬菜的营养,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会说,在进行适当的补充,我想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

  上课的老师必须要为教学认真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也就是要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我必须事先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常见蔬菜的营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解答。力求了解幼儿文化,尽量缩短成人和幼儿的心理距离。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五

  活动目标

  1.不怕困难,有客服困难的勇气。

  2.学习续编故事。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1.《运南瓜》的图片一幅。

  2.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图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小兔在干什么?(学习词语:茂盛、发愁)谁来了,它们在说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2,提问:画面上有谁?它们在说什么?小白兔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交代任务:这两幅图说的是小白兔和南瓜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我们知道了,小白兔的大南瓜该怎样运回家呢?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把这个故事的结尾部分画出来。

  四、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作为第三幅图。(要求画出的小兔运南瓜的形象是笑咪咪、甜滋滋的,小兔走路的姿势是欢快的。)画好后独自练习讲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构思。

  五、选择画面清晰、情节设计比较合理新奇的作品让作画人向全体幼儿讲述。

  六、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七、教师完整讲述《运南瓜》的故事。(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讲述一遍。)

  八、引导幼儿讨论:从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延伸活动幼儿回家后可将《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言活动——续编故事:运南瓜。

  【课后反思】

  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十分重要。本课先创设了实际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口语交际活动自然展开;再创设“转述”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倾听与表达的口语交际训练;结束时再创设受伤“兔子”寻救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应对,学会主动关心他人,把交际活动引向了深入。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学习相互抛接球的技能。

  2、发展身体协调性及锻炼手臂的力量。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身体

  1、听信号进行队列练习

  2、热身运动:球操

  二、自由练习,激发幼儿探索皮球的多种玩法。

  第一次探索:单人探索: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玩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并相互交流与学习。

  第二次探索:双人组合玩球,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出抛接球。

  三、难点练习,重点指导抛接球的动作技能。

  1、师幼互动,讲解示范抛接球的动作要领。

  2、幼儿两两结对练习抛接球,教师观察与指导。

  3、两两演示与交流,共同解决抛接球问题。

  4、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抛接球: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如不同距离的尝试等)

  四、游戏:玩球比赛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示范游戏玩法

  3、提出游戏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在游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

  五、放松活动

  1、围坐在老师身边,听音乐做放松练习

  2、整理好皮球,幼儿跟着教师回教室

  活动反思:

  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地进行了自练自悟。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把传统的准备活动改成学生自娱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其他幼儿)或自己创想玩球的方法。活动效果好出乎我的意料。由此我认识到,只要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自主的空间,幼儿都能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小小的一个玩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