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5-03-06 06:20: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一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过马路主题的音乐活动,帮助小班幼儿们理解过马路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过马路的基本安全知识。

2.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介绍。

2. 音乐活动:《过马路歌》。

三、教学准备: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图片或卡片。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音乐活动所需的道具和乐器。

四、教学过程: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介绍(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过马路安全知识的图片或卡片,简单介绍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b. 引导幼儿们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理解。

2. 音乐活动:《过马路歌》(30分钟)

a. 教师播放《过马路歌》,引导幼儿们跟着节奏拍手。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示范动作,如“站在人行道上”、“等待绿灯亮起”等。

c. 幼儿们跟着教师一起唱歌并做动作,加深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理解。

3. 音乐活动延伸:制作过马路乐器(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b. 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自己的过马路乐器,如用纸杯做小鼓、用铃铛串成项链等。

c. 幼儿们用自己制作的乐器伴奏唱《过马路歌》,加强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记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幼儿们不仅学到了过马路的安全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同时,他们通过制作自己的过马路乐器,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了这一主题。这样的音乐教育既丰富了幼儿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又有效地帮助他们掌握过马路的安全知识。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二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过马路主题的音乐活动,帮助小班幼儿们理解过马路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过马路的基本安全知识。

2.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介绍。

2. 音乐活动:《过马路舞蹈》。

三、教学准备: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图片或卡片。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音乐活动所需的道具和乐器。

四、教学过程:

1. 过马路安全知识的介绍(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过马路安全知识的图片或卡片,简单介绍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b. 引导幼儿们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理解。

2. 音乐活动:《过马路舞蹈》(30分钟)

a.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b. 教师逐步教授过马路舞蹈的动作,如“左脚向前跨出”、“右手做一个停车的动作”等。

c. 幼儿们跟着教师一起跳舞,加深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理解。

3. 音乐活动延伸:制作过马路道具(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b. 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自己的过马路道具,如用纸板做红绿灯、用彩纸做斑马线等。

c. 幼儿们用自己制作的道具伴奏跳《过马路舞蹈》,加强对过马路安全知识的记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幼儿们不仅学到了过马路的安全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同时,他们通过制作自己的过马路道具,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了这一主题。这样的音乐教育既丰富了幼儿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又有效地帮助他们掌握过马路的安全知识。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三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名称:过马路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2、培养安静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线,说说“过马路”

  师:瞧,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它?

  师: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走在斑马线上。那么马路上有谁?有哪些人过马路呢?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马路上有警察,每天都有许多人要过马路,有小姑娘,还有老爷爷。

  二、听赏音乐

  1、师:音乐就好像我们人在说话,接下来的这段音乐里就讲述了几位不同的'人过马路的故事,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谁先过马路?谁后过马路?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用踮脚尖和捶捶背的动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爷爷,用敬礼的动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儿讨论,并用身体动作表演

  师:在音乐里,你听见谁先来过马路的呀?(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先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很轻松。

  师:接下来又是谁来过马路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接下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爷爷,他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很吃力。

  师:最后,是谁走过来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有力。

  三、听故事理解音乐

  1、教师配乐讲故事

  一天早晨,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幼儿园,来到斑马线前,小姑娘等到绿灯了便高兴地过马路。就在她准备要穿过马路的时候,小姑娘忽然看见有位老爷爷正拄着拐杖,弯

  着腰想要过马路。小姑娘连忙说:“老爷爷,别着急,我来帮助您。”说着,小姑娘跑过去搀扶着老爷爷一步一步的过马路。哎呀,不好啦,信号灯

马上要变成红灯啦,老爷爷和小

  姑娘还在马路中间走呢!这可怎么办呀?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位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有礼貌的向老爷爷和小姑娘敬了个礼,然后对着两边的车辆做手势,示意车辆继续等待。老爷

  爷和小姑娘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顺利穿过马路,他们对警察叔叔说:“谢谢您!”

  2、师幼共同扮演角色,用动作表现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的不同。

过马路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