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经典3篇】

时间:2013-04-02 07:2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篇一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阶段,教育者和家长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1. 礼貌用语

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例如,帮助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貌用语。当孩子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他们应该说“请”来表达请求,而当别人帮助他们时,他们应该说“谢谢”来表示感激之情。此外,如果孩子不小心伤害到了别人,他们应该主动说一声“对不起”,表达歉意。

2. 餐桌礼仪

教育孩子良好的餐桌礼仪是培养他们自律和礼貌的重要一环。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教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如怎样握刀叉、怎样使用筷子等。此外,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等待其他人就餐完毕,不要出声打扰,也不要抢夺食物。另外,孩子还应该学会擦嘴、不张嘴嚼食物、不用手夹取食物等基本的餐桌礼仪。

3. 礼仪仪容

教育孩子良好的礼仪仪容是培养他们自信和自尊心的重要一环。孩子应该学会穿戴整齐、干净的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们应该学会保持直立的姿势,走路时双手不要乱摆动,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此外,还应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4. 礼仪沟通

教育孩子良好的礼仪沟通是培养他们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孩子应该学会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不要低头玩手机或者玩具。他们应该学会主动与人打招呼,不要用手指指点点,不要插队,不要大声喧哗等。另外,还应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问一些不得体的问题。

通过教育孩子这些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教育孩子的礼仪意识,通过亲身示范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篇二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阶段,教育者和家长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1. 分享与合作

教育孩子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教育孩子要乐于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并鼓励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要。

2. 尊重与包容

教育孩子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是培养他们自律和礼貌的重要一环。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故事和例子,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于他人。此外,还应教育孩子要包容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不要歧视或嘲笑他人的差异。

3. 言谈举止

教育孩子良好的言谈举止是培养他们自信和自尊心的重要一环。孩子应该学会有礼貌地与他人交流,不要使用粗鲁、侮辱性的语言。他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此外,还应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不要说谎、不要传播谣言。

4. 敬老爱幼

教育孩子敬老爱幼是培养他们社交能力和关爱他人的重要一环。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尊敬长辈的活动,如给老人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教育孩子尊敬和关爱老人。此外,还应教育孩子关心弱势群体,如帮助同学、帮助动物等,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并乐于助人。

通过教育孩子这些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家长和教育者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教育孩子的礼仪意识,通过亲身示范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篇三

  教孩子一点礼仪,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纳,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欢迎阅读!

  6个月至1岁:礼仪入门

  再小的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举止和面部表情了:1岁的宝宝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年轻的父母,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

  1至2岁:基本礼仪

  教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学礼仪——这想法听上去有点滑稽。可是,1岁后,宝宝的个体意识已渐渐萌芽,应该学些基本礼仪了。父母千万得有耐心,要知道这个年龄的宝宝的记忆力还较弱,又很难集中注意力,你得一遍遍不断重复地教育,还得注意别惹恼了宝宝——要知道一个没吃点心、没睡好觉的宝宝,可比心满意足的宝宝难教育多了。

  教育要点:

  1.学说“请”和“谢谢”: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所以,父母务必在他那不断膨胀的词库里加上“请”和“谢谢”。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说这些礼貌用语。

  2.问候大家:让孩子学说“你好”和“再见”相当容易。简单地教育后,大多数一二岁的孩子都能地说出这些基本问候语。

  3.学会分享:引导孩子领会“分享”的涵义。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两件相似的玩具,然后从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难以摆平,应该对他说:“现在轮到别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们先做另一个游戏。”

  4.饭桌上的交流:这个年龄的孩子显然还不适合教授餐桌礼仪,2岁的孩子甚至很难坐下来吃饭,但你可以给他打打基础了。如果孩子坐在高高的宝宝椅上吃饭,你应把他降到桌边,让他感受饭桌的氛围。不少宝宝爱模仿大人摆弄汤勺或筷子,那就提供一些儿童餐具,让他试试。

  3至5岁:创造社交情景

  3岁的孩子差不多该“初出茅庐”进入他的“社交圈”了。他们上幼儿园、探亲访友、去公园玩耍……一个个社交“里程碑”为父母提供了教授礼仪的绝好机会。要知道,所谓礼仪的本质,就是为他人着想,这是礼仪教育的基础。

  教育要点:

  1.培养耐心:让孩子学会耐心,有助于他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比如幼儿园排队领点心或在公园轮流玩秋千。家里的饭桌是教育的好场所,你可以在分点心时对他说:“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后,才能轮到你。”当孩子插嘴时,你应该轻轻提醒他,应该等别人说完后再说话。当然别忘了告诉孩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求援时。

  2.说“对不起”: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学会道歉十分重要。让他明白有意无意弄伤他人或损坏了东西都得道歉。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记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积木,你有多难过吗?现在,你弄坏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说声‘对不起’,小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3.学会“叫人”:孩子们已经学会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称谓打招呼了,家长可以在节日聚会时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称呼亲戚,遇见熟人时,家长应及时让孩子问候:“小兵,向王叔叔问好。”

  4.学餐桌礼仪:应把重点放在基本原则上,不要强迫孩子去接受一堆的“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首先,教孩子正确的坐姿,不要歪着、侧着坐。给他一张舒适的儿童椅子、适合小手用的餐具。当孩子真正有了参与感时,他会努力学着像大人一样吃饭的。

  其次,得让孩子明白,吃饭时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鸡翅膀“搭积木”——告诉他,饭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他不能影响别人吃饭。

  最后,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

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烧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5.学会感谢:收到礼物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该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6岁:最后的学前礼仪课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部分已能颇为老道地招待小朋友、打电话或做客,多数孩子在这个年纪喜欢取悦父母,这是学前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1.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

  先让他说出在别人家做客时感到快乐的事:比如说小朋友让他一起玩玩具、给他喝饮料等。然后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招待客人。当孩子出门做客时,应该提醒他穿戴整洁,做个好客人,遵守别人家的规矩。

  2.电话礼仪:教孩子打电话很容易,多数孩子喜欢玩这个“成人玩具”。当他接电话时,可以先教他说“你好”。如果电话不是找他的,提示他问一句:“请问找谁?”当孩子要拨号打电话时,替他念号码,并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某某”。

  附:幼儿礼仪教育从点滴做起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新世纪儿童,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惯。

  新学期开学,幼儿每天在家长的陪伴下陆续入园,我们作为老师,也会每天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开始时,只有个别幼儿会在家长的提醒下向老师问“早”、问“好”,绝大多数家长却没有礼貌问候的意识。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我决定做好家长和幼儿的榜样:除了布置相关的礼仪图片之外,还在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用自己热情的微笑、最真诚的问候主动招呼每一个走进教室的孩子。开始有叫不出名字的,我就用“小朋友早”来招呼,直到他意识到也要对我说“早”为止,接着,我会提醒幼儿和家长说“再见”。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孩子礼貌的重要性,会主动地提醒自己的孩子向老师打招呼,自己也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了。

  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过去了,班上绝大多数的幼儿都能主动向老师问“早”、问“好”了,少数幼儿也能在家长的提醒下跟老师打招呼了。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在我们小(一)班这个大家庭演奏着一篇篇和谐的乐章。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

幼儿教育礼仪小知识【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