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精彩3篇】

时间:2019-07-04 01:31: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 篇一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家园共育则是更好地将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式。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她强调了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提倡家长与教师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负责。

首先,陈鹤琴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陈鹤琴也提醒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其次,陈鹤琴强调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家长和教师是孩子教育的两个重要角色,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分享孩子的情况和成长经历,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同时,陈鹤琴也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陈鹤琴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她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沟通,关心他们的成长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问题。同时,她也提醒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此外,陈鹤琴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温暖和关怀,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护,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同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 篇二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家园共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教师共同育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作用,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首先,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家庭教育的力量。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而通过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教师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提升育儿水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其次,家园共育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提升。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个家长。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同时,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育儿之道,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家园共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在家园共育的模式下,孩子可以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教育,得到双重关爱和支持。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幼儿园教育则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可以得到全面的培养,发展出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提升,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 篇三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

(李玉莲 张文芳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摘要]依托陈鹤琴“家园合作”的教育思想,近年来我们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既继承传统的家园联系的一般方式,也组织家长会、亲子活动、家教论文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还利用网络联系、家庭俱乐部等形式,探索家园沟通新渠道。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园共育;家园互动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在《怎样做好父母》一书中,就提出了101条家庭教育的原则,这些原则,无论是幼教工作者,还是孩子的父母,都应该认真地去学习、理解并运用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同时,陈老认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当今,许多专家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总和。基于以上理念,近几年来,在陈老家庭教育原则及“ 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园在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继承传统,积极构筑一般沟通平台

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要取得同步,沟通、交流、互通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首先是把传统的沟通方法用好:

(一)面谈、家访、电访

面谈和家访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园沟通方式。教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以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通常由老人或保姆接送,家长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幼儿园的要求也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电访”就成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沟通方式。老师将幼儿家中及父母的电话号码进行登记,必要时同家长联系,并将班级分机号码及教师电话向家长们公布,鼓励家长们通过电话与教师交流。孩子可以随时听到老师的声音,家长、老师之间也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互探讨教育方法。电话交流方便、及时,深受家长喜爱,同样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家园联系册、家长问卷、家长园地

每个幼儿园都配有家园联系册或《 成长的足迹》等小册子,教师通过每周填写幼儿在园发展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以达到家园教育同步。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发放家长问卷,对幼儿园管理、教学、伙食、卫生保健、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全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我园还将问卷结果作为教职工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促进大家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教育质量。

家长园地是教师向家长介绍保教内容、育儿小常识以及班级情况、大型活动等内容的一块“ 芳草地”。在我园的家长园地中设有“表扬专栏”“真情谢意”“友情提示”“快乐分享”“专题讨论”“童言稚语”等专栏,家长在这里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幼儿园及班级的教育信息,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方式与教师共同教育孩子。

二、努力实践,促进家园互动

为了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提升教育效果,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

(一)家长学校、家长会

我园的家长学校活动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专题讨论、保健知识宣传、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家长的欢迎。我们经常聘请陕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幼教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将相关信息和书籍介绍给家长,其中包括陈鹤琴的《怎样做好父母》,“知心姐姐”卢琴的《好父母好孩子》等等,使家长不断更新育儿观念,调整教育行为。

我园的“家长会”有全园性的,也有年级组或班级组织召开的,主要是向家长公布幼儿园近期的工作计划及主要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的配合。

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活动,是最受家长欢迎的一种家园互动方式。届时,各班教师会向家长展示半日教学活动,家长可深入班级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活动,家长们对如何实施家园共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会将意见和要求反馈给老师及幼儿园。

(二)亲子活动

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家园同乐游艺会、小小风筝节、快乐中秋节、童年的游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在“小小风筝节”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四个系列活动:谈话活动“说说风筝”,我们课前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有关风筝的知识及图片等,在谈话活动中,让孩子自己讲解所搜集到的资料,并和同伴进行交流,目的是了解风筝的历史及种类;“制作风筝”,每班请一两位会做风筝的家长来园助教,教孩子们制作风筝;“参观风筝展”,小朋友来当讲解员,向家长和小朋友介绍自己的风筝;“放飞风筝”,让家长和孩子一同放飞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在“童年的游戏”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自己小时候的游戏,如“打沙包”“跳房子”“滚铁环”等,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而且唤醒了家长们的童心,促进了朋友般的亲子关系。在“快乐中秋节”系列活动中,我们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图片,请家长代表来园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月饼,让孩子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品尝等等。这种“以情感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联谊活动,为幼儿、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互动的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三)家教论文评比

我园是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多数幼儿家长

都是懂教育的大学教师。我们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家长育儿经验论文征集及交流活动”。此项活动共征集论文千余篇,家长们从不同的侧面总结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经验,我们组织幼教专家进行评审,请获奖的家长在全园家长会上进行交流,并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这已成为我园的一笔宝贵财富。家长的一些新的育儿观念、独到的见解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使我们的教师也深受启发,有效地促进了我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这一活动也受到了幼教专家的高度赞扬。

(四)专家咨询

我园聘请一些幼教专家每两周来园进行一次现场咨询,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教师、幼儿园的意见和建议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为了进一步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专家还为家长推荐有关幼教刊物及家庭教育书籍或文章,家长可根据需要在我园的图书资料室随时借阅,这样既方便了家长,又达到了资源共享。这一举措深受家长的欢迎。同时,专家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也会对幼儿园管理、教学、卫生保健、营养膳食等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幼儿园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策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三、积极探索,拓展家园沟通新渠道

我们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拓展了家园沟通新渠道:

(一)网上沟通

随着幼儿园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丰富,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网上沟通就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我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及时把新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给家长,如每天教学内容、近期活动通知、幼儿活动照片、幼儿食谱、身体发展评价等,家长只要一打开电脑,就可以了解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还设有留言版,将园长邮箱、班长邮箱向家长公开,家长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直接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反馈与交流。这种网上沟通的方式快捷、便利、节省时间,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我园大三班有一位小朋友的爸爸远在三亚工作,他经常打电话向班上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非常关注孩子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将该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游戏的情况拍成照片,定期发在他爸爸的邮箱里,使这位家长能及时看到孩子在园的情况。而这位家长则将三亚的海滨风光、名胜古迹、著名建筑等照片传回来,让小朋友欣赏,使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二)温馨家庭俱乐部

陈老认为:孩子是好群的,好游戏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兄弟姐妹,他们独自享受着来自家人的关爱,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却很少有和同伴交流的机会,许多孩子在双休日没有玩伴,活动单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倡议开展“ 温馨家庭俱乐部”活动,即:在节假日或双休日,家长关系比较好的或家长在同一个单位的两个或三个家庭组织在一起去公园或郊游,这样家长们既可以休闲放松,愉悦身心,孩子们又可以在一起尽情玩耍、沟通交流,大家围坐在草地上,孩子们来唱歌、跳舞、游戏、讲故事,其乐融融。家长们普遍认为,这种活动对孩子非常有益。

四、家长参与,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除上述所开展的家长工作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园务工作的监督、参与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评价、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等。“家长助教”就是我们一个较有特色的活动,有些家长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主动来到幼儿园组织孩子进行教学活动,如交警队的家长给小朋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消防队的家长组织孩子进行消防安全演习等。家长来园助教,一方面亲身体验和认识了幼儿教师工作,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陈老认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社会、幼稚园和学校、家庭三者要相辅而行,儿童教育的理想才容易达到”。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家园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区,突破了幼儿园教学的封闭性,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而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更加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意义,大家在沟通中理解,在互动中提高,最终促进孩子的成长。此外,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管理活动,成为幼儿园宣传的窗口,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的社会声誉。

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指导家园共育【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