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质3篇)

时间:2013-01-04 02:40: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幼儿个人发展的需求,幼儿园也开始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设计内容:

本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主题为“动物世界”。通过引导幼儿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让他们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并学习一些与动物有关的知识。

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发幼儿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

2. 知识学习环节:教师介绍动物的分类、特征和习性等基础知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提问。

3. 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利用平板电脑或电子白板等设备,搜索相关的动物图片和视频,进行观察和学习。同时,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某一动物的简单报告。

4. 创意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报告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评价环节: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设计意义:

通过这个设计案例,幼儿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不仅学习到了有关动物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和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此外,通过亲自操作电子设备和搜索互联网资源,幼儿还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方法,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篇二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旨在培养幼儿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设计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设计内容:

本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主题为“好习惯”。通过引导幼儿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好习惯,并学习一些与好习惯相关的知识。

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的好习惯,引发幼儿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

2. 知识学习环节:教师介绍好习惯的定义、种类和重要性等基础知识,引导幼儿思考和提问。

3. 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利用平板电脑或电子白板等设备,搜索相关的好习惯图片和视频,进行观察和学习。同时,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好习惯的简单报告。

4. 创意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报告以图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评价环节: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设计意义:

通过这个设计案例,幼儿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不仅学习到了好习惯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和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此外,通过亲自操作电子设备和搜索互联网资源,幼儿还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方法,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篇三

  《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

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03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 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

,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进行巡视指导;

  (2)教师计划使用的设备和资源: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教学指导,结合实例介绍电脑报的基本构成要素、素材的获取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五、教学准备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使用;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情况反馈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导阶段(3分钟)

  提出问题:宣传和传达信息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思考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教学。

  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13分钟)

  提供3个主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并利用已学word 2003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脑报。(3分钟)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制作主题。

  幻灯展示3

个主题及相关制作内容。

  通过展示优秀电脑报,解释电脑报的设计要点:(5分钟)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记录要点,思考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设计。

  让个别学生简单自己的构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作品及制作要点。

  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5分钟)

  1、本地共享中的资料使用;

  2、远程资源:如何在因特网上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

  观察教师演示的两种方法,动手实践。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找到想要的资料,对有困难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教学软件演示获取信息的方法。

  分组协作,完成作品设计(20分钟)

  布置任务:分组协作,讨论完成任务。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及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分组合作交流,完成作品设计。

  巡视学生制作情况,观察是否按要点进行设计。

  成果交流,评价阶段(8分钟)

  展示2-3份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点评。

  交流展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提高方法等。

  多媒体展示作品。

  小结、推广(1分钟)

  简单小结电脑报制作过程及注意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困难。 附: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幼儿园乐高教学设计案例参考

2.《散步》教学设计案例

3.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案例)

4.《称赞》教学设计案例

5.《穷人》教学设计案例

6.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7.信息技术应用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8.优秀案例教学设计模板

9.《四个太阳》教学设计案例

10.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的区别?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