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时间:2011-05-05 05:13: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手段,是人们沟通思想互相影响的桥梁,又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对幼儿来说,其在园的学习、生活、游戏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对教学来讲,无论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还是教幼儿唱歌、绘画、手工也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因此,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水平,才能听懂老师和同伴的话,从而进行交住、合作,获得新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够,词汇量不够丰富; 有的幼儿不习惯讲普通话,不能用规范的普通话来回答问题。如何针对以上特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新学习了新《纲要》、《幼儿园语言教学》、《幼儿教育》等有关章节,努力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

  1、心理环境是幼儿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里,在

心理有安全感,能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为此,我努力做到:⑴尊重和接受每位幼儿的语言差异。平时我都力求做到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话,关注幼儿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⑵对不习惯讲普通话的幼儿,我们教师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主动用普通话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大胆讲普通话,互相监督,创造一个学讲普通话的环境。

  在这样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幼儿能逐步丰富语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能力。

  2、物质环境能吸引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材料获取大量的经验。如创设语言区、操作区、美工区、科学活动区等,让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并把自己喜爱的、熟悉的事物或心理的感受用语言与同伴交流。又如定期投放供幼儿练习角色对话的桌面教具、指偶、木偶、头饰、服饰道具、用于区别量词的汽车、飞机、火车、房子等卡片。在复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时,我设计了简便、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指偶,有公鸡、狐狸、猫、画眉鸟等让幼儿套在手指上练习角色的对话,并指导幼儿学习用声调、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的内容。又如指导幼儿把家里废旧的纸、袋上的人物、景物剪下收集起来,让幼儿拼成有情节的画面编出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些“废旧物品”不仅成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诱惑物,而且成了幼儿教育表达言语的直观教具,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

  1、“不怕失误”

  有的孩子对心中的疑问不敢说,对没做过的事不敢做,最大的顾虑是怕说错了,怕做不好,这与我们的教育总是片面追求结果有关。例如问答时,急于追求正确答案,对答错的幼儿,有的往往表现出冷淡甚至不满,因此,缺乏勇气的孩子就退缩了。对此,我是这样做的:(1)提问后不急于让孩子回答,因为此时孩子的思维最活跃,需要有一个短暂的等待,让幼儿有独立思考的时间。(2)答问时,先叫中、下水平的孩子,不怕出现有争议的答案,有了争议能刺激幼儿多思、多解,孩子们的想法就会多起来。(3)在答问的前期,我保持中性态度,表示“我很关注”,“我听明白了”,“我很高兴”。(4)对问题做结论时,先肯定答问者的态度,表扬那些答错了但态度积极者,使孩子们意识到错了不要紧,只要积极动脑,勇敢发发言就是好样的。

  2、“敢于挑战”

  在一次语言教学中,是看图讲述,最后给图片起名字,经过一番议论,我汇集众议定名为“小兔救青蛙”,谁知一名幼儿表示不同意:“我有更好的,叫‘救青蛙’更好,人家听这个名字不知道谁救青蛙,就更愿意看图了。我由衷地鼓起掌来,并表扬了他。平时我特别关注那些胆怯儿童,想办法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这对他们是非常有效的良性刺激。

  3、“敢于提出问题”

  一次带孩子去户外认识秋天,有几个孩子发现有一片草还是绿油油的,好奇起来:“怎么别的草都枯黄了,这片草还是绿油油的?”在我的支持下他们去探个究竟,捏一捏叶片、摸一摸草下的泥土……发现枯草很干,而绿草水分多,明白了秋天小草变黄与水分有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1、运用悬念讲故事。为了做到这点,我在课堂提问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在故事教学时,为指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除了设计“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启发幼儿去体验如“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为什么高兴?”“如果不是这样,会怎样”等,但是,提问不能套用单一的模式,而应做到趣味性,让幼儿乐于回答。又如,在故事讲到关键的地方暂时终止,启发幼儿想象后面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待幼儿充分想象后再继续下去。在故事结尾,引导幼儿畅所欲言:“假如我有翅膀……”“假如我遇到了外星人……”“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用它做什么?”“如果神笔马良在这里,要请他画什么?”等。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言语能力。孩子总是在玩中学习。为此,我总是让孩子在表演区、结构区、图书区里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游戏中,幼儿需要进行协商、交流合作,所以孩子们在游戏中,既进行听普通话能力的训练,又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幼儿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词汇;又如连词游戏、说相反词游戏等。因此,幼儿在游戏中对答、应变、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调动了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积极性。

  3、开展“故事大王”比赛。故事是孩子们重要的、也是最感兴趣的精神食粮。每当故事比赛的时候,孩子们都睁大圆圆的小眼睛,安静地倾听着同伴们讲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时而“喜笑颜开”,时而“忧愁愤怒”。渐渐地,连平时不爱言语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而且经过指导,讲述时也更注重表情、神态手势的运用了。

  4、开展“小博士”信箱。让幼儿分组讨论信箱中的问题,如“看到小朋友打架了,该怎么办?看到小朋友不爱护公物时,该怎么对他说?”等,使幼儿从中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在讨论中学会了听与说,并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把握随机教育的机会,发展幼儿语言。

  1、发展晨谈最大教育功能。我经常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被他们关注的内容,切入点小而有趣,激发他们谈话的欲望。如为了开展“邮局”游戏,我选择了“我见过的邮局”这一晨谈话题,引导幼儿讲讲:“邮局是什么样子的?在做什么事?里面有哪些人?人们怎样寄信、寄包裹?”等。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邮局工作人员的辛苦,为以后的“邮局”游戏作了很好的铺垫。

  2、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如春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小草发芽了,大树的叶子变绿了”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3、丰富词汇。每次上课,我都要求孩子们掌握两三个有用的词汇,让孩子们每节课都有收获,积累各种词汇。孩子们的词汇积累多了,就会自然地运用。一次,玮浩小朋友对我说:“老师,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个阿姨没带伞,用手遮着头,正飞快地跑着,我看得清清楚楚。”这些词是我平时教给他们的,他用得很恰当。

  4、让幼儿讲述一日活动。利用离园前这段时间,我鼓励幼儿将一天中有趣的事讲给同伴听。也可以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童话、优美的诗歌让幼儿欣赏。

  五、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家园联系栏”适时地刊出《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语言应注意的事项》等针对性、指导性强的文章,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1、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

  2、家里为幼儿设立一个图书角。

  3、家长要注意自己普通话的发音,为孩子树立榜样。

  4、尽量抽出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和他们一起阅读画报等。

  孩子长大以后,会渐渐淡忘儿时学过的几首小诗和故事,但是我已在他们小小的心田中,悄悄播下了爱好文学艺术的种子。

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