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优质3篇】

时间:2014-07-08 04:30: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 篇一

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一些日常英语口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从老外那里学到的一些有趣的英语表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还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首先,老外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一些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描述事物。比如,当他们遇到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时,可能会说“Holy cow!”来表示惊讶。而当他们想要问别人是否准备好做某件事情时,可能会说“Are you game?”来表示询问。这些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老外们在日常谈话中也经常使用一些俚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描述某种情况。比如,当他们想要形容某人非常勤奋时,可能会说“He works like a dog.”而当他们想要表示自己对某种情况感到非常满意时,可能会说“It's the bee's knees.”这些俚语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老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喜欢使用一些幽默的表达来调节气氛。比如,当他们想要开玩笑地说自己不会做某件事情时,可能会说“I’m all thumbs.”而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非常懒惰时,可能会说“I’m a couch potato.”这些幽默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交流更加幽默有趣。

总的来说,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这些有趣的英语表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还能增加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应该多加练习这些口语、俚语和幽默的表达,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更加地地道道、生动有趣。

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 篇二

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英语表达,这些表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还能增添学习英语的乐趣。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表达。

首先,老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些俚语来描述某种情况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当他们想要形容某人非常懒惰时,可能会说“He’s a lazy bones.”而当他们想要表示某种事情非常简单时,可能会说“It’s a piece of cake.”这些俚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老外们在日常交流中还经常使用一些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描述某种情况。比如,当他们想要表示自己非常忙碌时,可能会说“I’m swamped.”而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担忧时,可能会说“I’m worried sick.”这些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老外们在日常谈话中还喜欢使用一些幽默的表达来调节气氛。比如,当他们想要开玩笑地说自己不懂某种知识时,可能会说“I’m clueless.”而当他们想要表示自己很快就会回来时,可能会说“I’ll be back in a jiffy.”这些幽默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学会了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交流更加幽默有趣。

总的来说,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这些有趣的英语表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还能增添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我们应该多加练习这些俚语、口语和幽默的表达,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更加地道地道、生动有趣。

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 篇三

  有许多外国的趣味英语是国内学不到的,这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于是有一些留学生就分享他们在老外那学来的趣味英语。

  Dessert stomach

  Lily 留学地 加拿大

  有一次在国内带一个加拿大小朋友去吃自助。因为是去一个素食自助餐厅,所以小妮子特别好奇,每个菜都尝了又尝,不相信中国人能拿豆腐和香菇做出BBQ的味道。而且菜色又很丰富,不知不觉她就都吃高了。水足饭饱后,她揉着肚子嚷嚷道:“I’ll barf if Ieat another bite。”吃完饭走出商场,看到一家Subway(热狗连锁店),小妮子盯着柜台里的曲奇就走不动路了。缠着买了一块,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嘲她:“I surpose you will barf rightnow!”没想到她振振有词地说:“I am not too full.My dessert stomach is empty!”

  原来酷爱甜品的加拿大人有两个胃,一个拿来装日常饮食,而另一个却是专为甜品而设的。无论吃得多饱,甜品总能找到容身之处。刚开始到加拿大的时候,我根本吃不得超市的蛋糕——实在是太甜了!高热量的饮食,加上必不可少的甜品,难怪大码的加拿大人遍地开花。但让人奇怪的是很多加拿大人身形巨大,但脸总是长不大,手也是十指纤纤。所以常能在路上看见一个小脸美女在开车,车停了却从门中挤出来个“巴巴妈妈”。

  Destin Allen

  加菲 留学地 美国

  在美国过圣诞节的时候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舞会,并认识了个学长。据说他有意大利血统,反正帅得跟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有一拼。我和他跳了两支舞,聊了一会儿,觉得很谈得来,就互换了电话号。几天后,在路上遇见,我们寒暄了几句。他邀请我共进晚餐,并且说由他买单的。即使来美国没多久,我也知道这样的邀请是一种试探了。但对是否开始一段异国恋,我还心存犹豫。同行的朋友见我和“雕塑男”寒暄并听说要共进晚餐后,露出一脸讳莫如深的表情。“雕塑男”走后,朋友说了句:“He is a Destin Allen。”我没太听明白,因为据我所知“雕塑男”不叫这名字。后来,朋友对我解释,所谓“Destin Allen”是那种不用大脑认识女性的男子,或者说他们和女生搭讪的目的只有一个。

  朋友的解释让我起一层鸡皮疙瘩。下午给“雕塑男”打了个电话推掉了晚餐,此后他也没再联系过我。我们于是没有了下文。至于“Destin Allen”为何如此臭名昭著以至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已经难以考证了。不过美国也有许多保守派,尤其是出身于天主教家庭的年轻人。他们对婚姻、爱情以及性的态度都是非常严肃、负责的。

  Follower of Jesus Christ

  辰辰 留学地 美国

  尽管美国的商业气息浓厚,但宗教力量也不可忽视。大学里也有相关的社团或者信仰促进小组。刚开学社团日的时候,遇到路上有学生发传单。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个基督教的社团。我很好奇,就问发传单的同学是哪个教派的。那个华裔女孩儿嫣然一笑:“I ama follower of Jesus Christ。”我一愣,呃……难道是个新教派?后来虽然没有加入这个社团,我依然和发传单的 Hellen成了朋友。从她口中,我得知:现代的美国年轻人,往往不像老派基督徒那样执着于教派之别。他们喜欢自称 “follower of Jesus Christ”,即“耶稣的追随者”。

  有一次我听到Hellen和一个天主教同学的交谈。争执的焦点是:信徒能不能直接和上帝交流。并且和老派基督徒相比,年轻的基督徒认为上帝的在场更多样化。不仅在斋戒、祈祷时能获得启示,甚至在割草、听摇滚的时候都能感到上帝之灵。总之,上帝随时随地都伴随着他的跟随者。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仰的形式也越来越生活化、多样化了。

留学生从老外学来的趣味英语【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