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优选3篇】

时间:2017-04-01 08:20: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篇一

川楝子,又名川楝肉、楝实,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川楝子味甘、性平,归心、胃、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健脾等功效。

首先,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川楝子中含有楝子碱、楝子酸等化合物,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病症如痈肿疔疮、痢疾等有一定的疗效。此外,川楝子还可以用于治疗喉痹、口舌生疮等症状。

其次,川楝子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川楝子中含有挥发油、楝子酸、楝子酮等成分,能够促进淋巴循环,消除体内积聚的湿气,有利于消肿散结。因此,川楝子常被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瘰疬、乳腺增生等症状。

此外,川楝子还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川楝子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总的来说,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健脾等多种功效与作用,是一味非常宝贵的中药材。在使用川楝子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合理用药,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篇二

川楝子,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除了常见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健脾等功效外,川楝子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药用价值。

首先,川楝子具有抗菌作用。川楝子中的楝子碱和楝子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川楝子还具有抗炎作用。川楝子中的楝子酸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川楝子还具有保肝作用。川楝子中的楝子酸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保护肝脏细胞,减轻肝脏损伤,对于治疗肝炎、脂肪肝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川楝子作为一味中药材,除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健脾等功效外,还具有抗菌、抗炎、保肝等多种药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食用川楝子或根据医嘱选用川楝子制剂,以发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篇三

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中,中药在种类和数量上规模已经相当惊人,所以选择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种中药川楝子。

【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 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 成熟果实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沟纹,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叶互生,二至三回

单数羽状复叶。夏季开紫色花,腋生圆锥状排列的聚伞花序。核果大,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3厘米,红色或栗棕色,有光泽,核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3~5粒。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炮制】 川楝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川楝子: 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黄色。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本草正》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川楝子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中草药的知识,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