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7-05-09 01:15: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山界》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学习《老山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和意义。

3.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文本。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老山界》的封面和作者简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探索欲望。

Step 2 了解背景(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老山界》的作者、背景和内容,并向全班汇报。

Step 3 阅读与理解(2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老山界》,并回答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Step 4 分析寓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例如老山的意义、人物形象的象征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Step 5 文学鉴赏(20分钟)

教师讲解《老山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欣赏片段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Step 6 思考与讨论(1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随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展示和分享。

Step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计划。

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山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道德观。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文本。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道德观。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老山界》的插图和一段精彩片段的朗读,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阅读与理解(2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老山界》,并回答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Step 3 分析寓意(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例如老山的意义、人物形象的象征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Step 4 文学鉴赏(20分钟)

教师讲解《老山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欣赏片段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Step 5 写作训练(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老山界》为题材,写一篇小故事或感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

Step 6 思考与讨论(1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道德观。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随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展示和分享。

Step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计划。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三

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自学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IO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一、学生通读全文

  阅读这篇课文,注意课文的记事顺序,划出描述山势险峻和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的一些生动句子,想想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注意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查工具书,掌握下边加点的字的读音:

  惊惶、欺侮、呜咽、咀嚼、酣然入梦、矗立、蜷、陡、落得很远、苛捐杂税。缀。

  三、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 地点 人物 所做的事情

  第一天 下午

  傍晚

  天黑

  上半夜

  半夜

  第二天 黎明

  下午

  四、指导学生复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 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1、 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得具体、逼真、动人。

  2、 在写法上,前面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后面处处呼应,层层相连。

  3、 围绕中心,多方面描写景物,使中心思想突出、深刻。

  三、课堂练习(解决难点)

  1、判断下列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惊惶(huāng)缴(jiǎo)租欺侮(fu)呜咽(wūyiè)

  咀嚼(zǔjiáo)骨碌(gūlu)浑身打着颤(chàn)

  2、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是怎样对待的?

  3、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4、描写景物要注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角度。课文第一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仰视;第二次写火把,立足点在,——观察角度是既有()视,又有()视。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说说摄影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照的。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飞机会“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这“意志”指什么?)

  (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初中语文老山界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