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优选5篇】

时间:2017-06-02 06:22: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数字和数量

引言:数学是幼儿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幼儿对数字和数量的认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特点,设计一堂有趣、互动的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数量。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书写1-10的数字。

2. 培养幼儿对数量的感知能力,能够正确表达数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用颜色鲜艳的卡片制作1-10的数字卡片。

2. 数量图示卡片:用图片或图示表示1-10的不同数量,如1只小鸟、2个苹果、3朵花等。

3. 数字填空表:制作填空表格,让幼儿填写相应的数字。

4. 数字游戏道具:如积木、珠子等,用于进行数量比较和计数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数字。通过数数指导幼儿数数,如1、2、3...10。

2. 认识数量:出示数量图示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对应的数量。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图示中的物品,并说出数量,如“一只小鸟”、“两个苹果”等。

3. 认识数字:让幼儿根据数量图示卡片,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放在一起。鼓励幼儿说出数字,并帮助幼儿书写相应的数字。

4. 填空游戏:将数字填空表发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表格中的图片填写相应的数字。帮助幼儿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5. 数字比较:使用数字游戏道具,让幼儿进行数量比较活动。例如,给幼儿两组积木,让他们比较哪组积木多,哪组积木少,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6. 小结:通过游戏和活动巩固幼儿对数字和数量的认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四、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给幼儿创设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制作一些数字卡片和数量图示卡片,让幼儿在自由玩耍中进行数字和数量的认识。

结语: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幼儿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数字和数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形状和空间

引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能力。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特点,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形状和空间。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对形状和空间的感知能力,能够正确描述和比较形状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形状和空间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形状卡片:用颜色鲜艳的卡片制作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形状的卡片。

2. 形状拼图:制作几个不同形状的拼图,让幼儿进行拼图活动。

3. 形状分类游戏: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分类游戏,如将圆形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方形的物品放在一起。

4. 空间探索游戏:准备一些空间探索玩具,如立体积木、立体拼图等,让幼儿进行空间探索和组合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出示形状卡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卡片上的形状。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说出形状的特征。

2. 认识形状:出示形状拼图,让幼儿进行拼图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拼图的形状,并说出拼图的名称和特征。

3. 形状分类游戏: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进行分类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4. 空间探索游戏:让幼儿进行空间探索和组合活动,使用立体积木或立体拼图进行拼建。引导幼儿观察立体形状的特征,并进行组合创作。

5. 形状比较:使用形状卡片进行比较活动,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特征,并进行比较。例如,让幼儿比较圆形和方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6. 小结:通过游戏和活动巩固幼儿对形状和空间的认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四、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寻找特定形状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2. 制作一些形状卡片和形状拼图,让幼儿在自由玩耍中进行形状和空间的认识。

结语: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幼儿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形状和空间,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鸡、小狗、小猫的教具。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图形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2.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到了,图形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①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正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②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③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④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⑤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①教师用魔法棒“变”出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学生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②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学生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变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他们是什么动物呀?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它们怎么了。”

  “小鸡、小狗、小猫,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学生)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学生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帮小狗找到家了。小鸡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鸡也找到家了,小猫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圆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猫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猫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3.结束部分:让学生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1、通过观察物体量的差异,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正、逆排序。

  2、会独立取放、整理和正确使用操作材料。

  3、培养幼儿与同伙的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性和传递性。

  教学重、难点:

  会独立取放、整理和正确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大小和长短均不同的瓶子、小棒每人各5个;筐子每组2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不同”

  1、教师出示瓶子和小棒,让幼儿点数其数量。

  2、请幼儿找出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瓶子与小棒,并说出物品的差异(如最大或最小的瓶子和最长或最短的小棒)。

  二、物品排序

  1、让幼儿给大小不同的5个瓶子排队(如按由左向右的顺序排列),教师可启发幼儿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互相协作把若干根小棒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3、想一想:将正排序变成逆排序时,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按顺序排列瓶子或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探索从一种排序方法改变为另一种排序方法时的.最佳方案。如:改变5根小棒的排列顺序时,中间的一根不动,将第1根和第5根、第2根和第4根小棒对调,这种方法最快。

  4、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学会整理材料,将材料分门别类放在两个筐子里。

  三、观察画面《怎么排》

  1、教师引导幼观察并讲述画面的内容。

  2、启发幼儿在画册上用点子的数量分别给粗细和厚薄不同的物品排序,并说出排列规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习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

  六、听音乐做“小猴学样”游戏。

  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设计【优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