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19-01-01 03:24: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一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音乐课,以儿歌《小动物走》为主题,通过歌曲和相关活动,帮助幼儿感受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动作,并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唱出《小动物走》这首儿歌。

2. 能够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动作。

3. 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小动物走路的活动。

二、教学准备:

1. 儿歌《小动物走》的音乐和歌词。

2. 能代表不同动物走路动作的图片或卡片。

3. 幼儿喜欢的动物玩具。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手臂、踢腿、转身等,以准备好幼儿的身体。

2. 听歌学唱:

老师播放《小动物走》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然后再一起唱。可以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和节奏。

3. 动物走路游戏:

将不同动物的图片或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模仿图片上的动物走路动作。例如,当播放儿歌中描述猫咪走路时,幼儿拿着猫咪的图片,模仿猫咪的走路动作。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发。

4. 小动物合作走路: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动物。老师播放音乐,每个小组按照自己动物的走路特点,合作进行走路活动。例如,老虎组可以模仿老虎的大步走,兔子组可以模仿兔子的跳跃等。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互相观察和学习。

5. 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对不同动物走路特点的观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课,幼儿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够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动作,并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同时,通过活动的设置,也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和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二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音乐课,以儿歌《小动物走》为主题,通过歌曲和相关活动,帮助幼儿感受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动作,并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唱出《小动物走》这首儿歌。

2. 能够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动作。

3. 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小动物走路的活动。

二、教学准备:

1. 儿歌《小动物走》的音乐和歌词。

2. 能代表不同动物走路动作的图片或卡片。

3. 幼儿喜欢的动物玩具。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手臂、踢腿、转身等,以准备好幼儿的身体。

2. 听歌学唱:

老师播放《小动物走》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然后再一起唱。可以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和节奏。

3. 动物走路游戏:

将不同动物的图片或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模仿图片上的动物走路动作。例如,当播放儿歌中描述猫咪走路时,幼儿拿着猫咪的图片,模仿猫咪的走路动作。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也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发。

4. 小动物合作走路: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动物。老师播放音乐,每个小组按照自己动物的走路特点,合作进行走路活动。例如,老虎组可以模仿老虎的大步走,兔子组可以模仿兔子的跳跃等。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互相观察和学习。

5. 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对不同动物走路特点的观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课,幼儿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够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动作,并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同时,通过活动的设置,也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和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熟悉律动音乐,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模仿小动物的走和叫。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编出不同动物模仿的动作和叫声。

  3、愿意参与创编活动,初步知道说的和做的应与别人不一样,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动物走》。

  2、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苹果》。

  1、教师弹前奏,让幼儿说出歌名。

  教师:听听看,这是什么歌?

  2、让幼儿听琴声边做动作边演唱,教师提示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教师:我们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小鸡”的动作。

  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幼儿用书中《小动物走》图中的小动物,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

  教师:有一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做游戏,它是谁呀?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小鸡走。

  教师:小鸡是怎么走来的?

  3、教师将幼儿的模仿动作提炼成有节奏的动作,让幼儿自然地模仿。

  4、教师一边听教师用慢速哼唱音乐,一边坐在座位上练习一拍一下地做小鸡走的动作。

  5、教师请幼儿到中间找空位站好,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当小鸡,创设小鸡学本领的情境,让幼儿听琴声练习鸡走的动作。

  教师:小鸡们,和妈妈一起去找虫吧!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找空地方!

  6、教师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上鸡叫的声音。

  教师:小鸡找到了虫子,高兴地叫起来。小鸡是怎样叫的?

  7、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小鸡走和叫,每个乐句前半句走两步,后半句叫两声。

  8、反馈、观察个别幼儿合拍地动作,全体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的动作。

  (三)创编其他动物的模仿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

  教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学本领啦?它们是怎么走的?怎么叫的呢?

  2、个别幼儿提出小动物的名称,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创编这一动物走的动作和叫声。

  3、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创编,为同伴的发言拍手。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刚才创编的动作,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合拍地做动作。

  5、教师出示动物形象,引导幼儿选择2~3种小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模仿小动物的顺序。

  6、幼儿连续模仿2~3种动物,每一遍音乐模仿一种动物。

  7、再次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在间奏时,教师用语言或动作提醒幼儿要模仿的形象,提醒幼儿做好准备。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幼儿熟悉律动后,可将韵律活动发展成打击乐活动,引导幼儿将模仿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画横线、波浪线和弹簧线三种线条。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体验绘画的兴趣。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课件、幼儿每人一支蜡笔,小动物的画纸每人一张。

  重点难点:

  学画横线、波浪线和弹簧线三种线条,能正确画出三种动物走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呀!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做客,看它们是谁?

  小朋友们来和小动物打招呼。

  二、播放课件,观察画面,逐步感知三种不同的线条。

  1、课件乌龟走线条:

  (1)教师提问:看,谁先来了?小乌龟是怎么来的?谁来猜一猜?

  (2)小乌龟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

  2、手指学画直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好吗?来!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画:小乌龟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

  3、课件小鱼走线条:

  (1)谁又来了?小鱼是怎么来的?那小鱼是怎么游的?

  (2)播放小鱼走线条。

  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

  4、手指学画波浪线:小鱼游的真好,我们来和小鱼比比看谁在波浪里面游得棒!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画: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

  5、 课件蝴蝶走线条:

  (1)小乌龟和小鱼也来了,还有谁要来?小蝴蝶是怎么来的?谁来猜一猜?

  (2)小蝴蝶爱跳舞,弹簧舞呀真漂亮!

  6、手指学画弹簧线:小蝴蝶跳的舞真好看,我们也来跳舞,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画:小蝴蝶爱跳舞,弹簧舞呀真漂亮!

  三、复习巩固三种线的不同与画法

  1、小动物们来做客,还要和我们做游戏请小朋友学学他们走路的样子。

  我们先来学一学小乌龟:小乌龟爬呀爬,爬条横线直又直,小乌龟爬过留下的是什么?它像什么?小乌龟爬过留下的是一条直线。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直线”。

  2、再来学一学小鱼:小鱼儿爱游泳,波浪里面游啊游,小鱼游过也留下了一条什么线?它像什么?一条一弯一弯的波浪线。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波浪线”。

  3、最后学一学小蝴蝶:小蝴蝶爱跳舞,弹簧舞呀真漂亮,小蝴蝶飞过留下了什么线?它像什么?小蝴蝶飞过留下的是一条一圈一圈画着圆的弹簧线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弹簧线”。

  四、教师交待画线条的要求,强调三种线的不同特征。

  1、做游戏真开心!小乌龟、小金鱼和小蝴蝶玩累了,想回家了,我们来帮他们画线条送他们回家,好吗?

  2、画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小动物走的线是一条直线长又直,有的走的线是一弯一弯的波浪线,有的是一条一圈圈画着圆的弹簧线。请小朋友轻轻的走到后面的桌子旁边,拿起蜡笔帮帮小动物,送他们回家。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1、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他帮小金鱼画出了什么样的线?帮小乌龟画出了什么样的线?帮小蝴蝶画了什么样的线?画得真好,一起来表扬表扬他。

  2、教师讲述:还有小朋友也画得很好,回家后还可以画给爸爸妈妈看,还可以跟他们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4、教师总结:小乌龟、小金鱼和小蝴蝶玩累啦!它们要回家,我们下次再和他们做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还是比较流畅,活动过程中幼儿也比较配合,能够安静倾听,和我一起学画三种线条。但在这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我在讲解时没有重点讲解弹簧线的画法,因此在幼儿绘画时,大部分幼儿都不怎么会画;其次没有将波浪线和弹簧线的不同区分,而且整个活动中缺少教师示范,因此孩子们学画时不是很直观,仅仅是用手指在空中点画,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积极思考,考虑全面,将这些问题都解决。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五

  活动设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内容也在不断丰富,饲养小猫、小狗等宠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我们处在城乡交界处,小动物比较常见,幼儿回老家也经常与动物接触。爱护小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不受小动物伤害等问题也随着产生,为了让幼儿能够正确面对小动物,我们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应该爱护小动物,能与小动物友好相处。

  2、在与动物接触中学会保护自己。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经验讲述——了解小动物与人的关系。

  (一)、问题:

  1、你经常见过哪些小动物?在哪见过?

  2、大家为什么要养小动物,如果没有它们会怎么样?

  3、你会照顾小动物吗?大人是怎样照顾它们的?

  4、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和它玩的?

  (二)、组织幼儿讨论,互相讲述 。

  (三)、小结: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特别是一些生活孤单的人,他们就可以饲养小动物,与小动物为伴;有些小动物还可以为人们做事情,如;小鸽子可以送信、小狗可以看门、小猫能捉老鼠等等;有的小动物还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象小鸡、小鸭能生蛋,小兔的毛能织毛衣等。所以我们应该关心照顾小动物,及时喂它们,给它们洗澡,带它们散步,和它们做朋友。

  二、组织幼儿讨论——知道与小动物接触时应该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1、课件演示(情景:一只小狗在追赶一名吓的哇哇哭的小孩)

  1)、问题:小狗为什么要去追赶小朋友,它要干什么?

  2)、猜想;小朋友刚才是怎样对待小狗的?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受到伤害?

  3)、小结;我们要和小动物友好相处,不能追赶它,逗引它,也不能抱着它或用手直接拿食物去喂它,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

  2、课件演示:(给小狗打疫苗)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发展边走边运球的动作及提高手脚协调能力。

  2、体验玩球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皮球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球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个球入场。

  2、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玩球,可滚、跑、拍等。

  二、边走边拍球

  1、教师引导。

  教师:瞧,那有许多小动物,你们边拍球边走过去跟它们打招呼。

  2、幼儿跟着老师边走边运球去找几个小动物。

  3、幼儿四散边走边运球去找小动物,教师鼓励幼儿反复去找小动物的家。

  4、教师增加小动物的家(共7—10个,距离增加),引导和鼓励幼儿去找更多的小动物的家。

  三、小结,放松身心

  1、教师问幼儿找到了哪几个小动物的家?共去了几次?是怎样与小动物打招呼的?

  2、表扬找小动物夺得幼儿。

  3、带领幼儿把球放回原处,再去看看小动物,和他们说说话。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动物走》教案(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