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18-02-08 04:10: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一:宏伟壮丽的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的龙门山上,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以其宏伟壮丽的雕刻艺术和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

龙门石窟始建于东晋时期,经过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兴衰,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仍然保存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共有234个洞窟,窟内刻有1100多尊佛像和3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第20窟的卧佛,以及第5窟的小洞天,它们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既有北方石窟的雄浑、粗犷,又有南方石窟的细腻、娴静。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唐代的壁画,它们描绘了佛教故事和历史人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展现了唐代壁画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巧。除了佛像和壁画,龙门石窟还有丰富多样的石刻文字,如经文、碑记等,它们不仅是石窟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龙门石窟不仅是艺术宝库,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石窟中的佛像和壁画,都反映了佛教教义和信仰体系。它们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吸引着众多信仰佛教的人们前来朝拜和参观。此外,龙门石窟还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寻梦圣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题跋,以表达他们对石窟艺术的赞美和敬仰。

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为了保护和修复石窟的壁画和佛像,专家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复损坏的部分、加强石窟的防护措施等。同时,为了减少游客对石窟的破坏,管理部门也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参观时间。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护了龙门石窟的独特价值和历史遗迹。

总之,龙门石窟以其宏伟壮丽的艺术品质和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到来。作为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将继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遗产和历史见证。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二:佛教文化的瑰宝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的龙门山上,是我国佛教文化的瑰宝之一。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龙门石窟始建于东晋时期,经过15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石窟艺术群。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共有234个洞窟,窟内刻有1100多尊佛像和3000多平方米的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佛教教义和信仰体系。它们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智慧。此外,龙门石窟还有丰富多样的石刻文字,如经文、碑记等,它们不仅是石窟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既有北方石窟的雄浑、粗犷,又有南方石窟的细腻、娴静。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唐代的壁画,它们描绘了佛教故事和历史人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展现了唐代壁画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巧。这些壁画以其细腻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给人一种超脱尘俗、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龙门石窟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神圣的气息,吸引着众多信仰佛教的人们前来朝拜和参观。

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备受关注。为了保护和修复石窟的壁画和佛像,专家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复损坏的部分、加强石窟的防护措施等。同时,管理部门也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参观时间,以减少游客对石窟的破坏。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护了龙门石窟的独特价值和历史遗迹。

总之,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展示了古代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也传承了佛教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将继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遗产和历史见证。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三

  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镶嵌在古都洛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门原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而石窟里,刻的是佛像。因为隋、唐朝时流行佛教,人们都认为把佛像刻在石壁上,能让佛祖消除你的罪孽。于是,人们就在这里凿开了佛像。龙门石窟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

  五一放假期间,我们随着如织的人流首先来到了龙门石窟的三佛洞。三佛洞之间的中洞是雕刻最精美的一个洞窟,洞中央的佛与两旁的菩萨雕刻的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让谁看了都交口称赞。

  接着,我们来到了万佛洞。走近万佛洞,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阿弥陀佛和二力士,阿弥陀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面露慈祥,左右二力士护卫。洞窟的顶上有一朵精美的莲花,在洞窟的石壁上刻着一个个密密麻麻但栩栩如生的小佛。我让妈妈打开掌上电脑,查了一下万佛洞共有小佛多少个。哇!不得了啊!万佛洞左右壁竟共有佛像15000尊!我赞叹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正想着,妈妈一把摇了摇我。我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到达了奉先寺。这是什么台阶啊!这奉先寺怎么要走这么高的台阶!我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走着。到了奉先寺前,我才知道楼梯没有白爬。看那尊卢舍那大佛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据说,它是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投资建成的。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着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似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地异常鲜明而又圣洁。

  一路前行,我们又游览了古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洞窟跨过连接东西两山的石桥,来到了河对岸的观景台,此时暮色渐浓,抬眼向对岸望去那些精美的石刻逐渐在暮色中隐去,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轮廓。

  我恋恋不舍的同这座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藏挥手告别,可是那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精美石刻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刻痕。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四

  “劈破层峦一水来,俨然双阙向城开。千龛佛像唐雕凿,万世神功禹削裁。”这描写的是龙门石窟的景色。回想起两次观赏龙门石窟的经历,心中不禁升起对龙门石窟景色的赞叹。

  初见龙门石窟,我还是一个只会感叹“这座佛像真大!”“它的胳膊怎么断了啊!”的孩子。那时的记忆,仅仅停留在伊河上古朴的桥,千疮百孔的石山,并不宽阔的伊水……

  直到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见识到龙门石窟的壮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右侧一个个洞窟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的佛像各式各样,有的双手合十,闭目沉思,有的上手放在腿上,仰首远望,有的皱紧眉头,紧盯前方,面目狰狞……还有一些洞窟里空空如也,我伸着头,眯着眼睛寻找,仍然一无所获。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高达十七米的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更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仰望着这尊大佛。大佛身着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绕至左肩,覆盖着全身的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大佛的脸上仿佛洋溢着一抹神秘的微笑,正因为如此,大佛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后光艳夺目,是马蹄形的神光和宝珠形的头光,突出了大佛气宇轩昂之势。大佛旁边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这些雕像虽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见的类型,但是仍然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久久凝望着这尊大佛,我不禁感慨,这么庞大的佛像,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之下,是如何雕刻出来的呢?我不禁慨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雕刻技艺的精湛。我也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源远流长。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五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一直非常憧憬他的壮观。今年暑假,妈妈终于有空带我去游玩了。

  龙门石窟人山人海,游人如织,这里果然名不虚传!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圆形洞,这些洞都雕刻在陡峭的石壁上。远远望去,那些佛像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一片艺术的海洋!

  据我了解,这里的大约有97000座佛像,他们有的慈眉善目的注视着你,有的双眼紧闭盘腿打坐,还有的站地笔直双手合十,雕刻的十分生动、细腻。然而令我很好奇的是,大部分佛像的头部都缺失了。听导游说,是被外国侵略者盗取的。我听后十分愤怒,那个时候,祖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才会丢失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接着往前走,一座雍容大气的佛像出现在眼前,她座落在龙门西山南部山腰,这座佛像有18米高,仅她的头就4米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壮美,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传说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他们就是用双手一点一点的开凿出来,每一个佛像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问妈妈:“那些丢失的佛像的头部,还能找回来吗?”妈妈对我说:“唉,但愿都能找回来吧!”接着,她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明白吗?”听着妈妈的话,我进入了梦乡,梦见我把那些丢失的佛像头部从世界各地都找了回来,让残缺不全的佛像恢复了原来的完美形象……

龙门石窟的作文 篇六

  无数的窟洞,姿态各异的圣佛,高高的土山,这不是别的地方,这正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

  远远望去,矗立在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好似两个巨大的蜜蜂巢。来此游览的人们,有若一只只辛勤的蜜蜂,从这个“蜂穴”中“飞”出,又“飞”入那个“蜂穴”中,忙碌极了。“蜂穴”中的一尊尊大佛,有若一只只淡金色的神圣的蜂蛹,等待着人们去保护,去哺育。

  整座石窟的样子有如一把未撑开的巨伞,横贯于“伞”中的伊河,是那美丽的伞骨,水波荡漾着,发出点点的光芒,秀极了。

  石窟两边那两道铁路,是最外侧的两层伞皮,火车绕窟而行,生怕扰了石窟的宁静与神圣。

  石窟的主体则是那壮丽的伞面,多样而美丽,丰富而朴素。没有虚华的、无用的装饰,只有巨大的、朴素的伞体。

  行于伊畔,轻风拂面,似幽幽之手,悠悠拂过;立于丘上,龙门映目,若日下之伞,亭亭觅雨;行至窟前,圣佛入眼,似淡金之蜂蛹,静静相望。

  走上近前,一座座洞中有着一座座形态不一的圣佛,或站立、或盘腿、或跪坐于地,动作多样,神态不一。

  已至窟中,赏千年之佛,感千年之幽古。立洞中,瞑眼,若立于盛唐,四面皆圣佛,皆以金丹所披,实是华美至极,何似千年之后:惟有一色如土。再瞑眼,似立于佛界,腾于云上,举目四望,皆是佛圣,鎏金灿烂,赤朱仙丹,神圣惟端。

  如今的佛像,只有单一的土色,谁曾想到,曾几何时,或被黄金、或被丹红裹着的大佛曾矗立于洞中,就如商场中那一位位衣着华丽的假人模特,整座石窟就似一座渡了金的大商场,秀丽极了,华丽极了。

  “龙门石窟,我来了!”……

龙门石窟的作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