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最新6篇】

时间:2013-08-07 06:32: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一:庙会的快乐

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我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庙会。这个庙会吸引了很多人,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小孩都会前来参观和游玩。

庙会的地点是在我们家乡最大的庙宇——玉皇庙前的广场上。庙会的准备工作早在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当天一大早,庙会的摊位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游戏和纪念品。一进入庙会,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听到欢快的音乐声和人们的笑声。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小吃了。有香喷喷的臭豆腐、麻辣烫、糖葫芦、烤串、糖饼等等。每一种小吃都让人垂涎欲滴,让人们忍不住停下来品尝。我最喜欢吃的是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美食,庙会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说射击游戏,你可以用水枪射击靶子,看看自己的射击技术有多好;还有游戏摊位,可以玩掷骰子、抓娃娃等等。这些游戏都很刺激,让人玩得不亦乐乎。

庙会上还有很多人们喜欢的表演节目,比如说舞狮、杂技、魔术等等。这些节目都很精彩,让人们大开眼界。每次看到舞狮表演,我都会被那灵活的身姿和高超的技巧所折服。

庙会的最后,还有一个让人期待已久的活动——放烟花。烟花绽放时,五彩斑斓的光芒划破夜空,照亮了整个庙会。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欢呼雀跃。这时的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快乐无比。

庙会是我家乡的一个重要的传统风俗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和参与。这个庙会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体验到了快乐与欢乐。我爱家乡的庙会,也爱这里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二:赛龙舟

家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我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龙舟赛。这个赛事吸引了很多人,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小孩都会前来观看和加油助威。

龙舟赛的地点是在我们家乡最大的河流——长江上。赛事的准备工作早在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当天一大早,河边就聚满了人们,他们带着摄像机、望远镜和饮料,准备享受这场盛大的赛事。

赛龙舟的队伍有十多支,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口号。比赛开始前,队员们都会穿上统一的服装,有的穿红色的衣服,有的穿蓝色的衣服,有的还戴上了龙头的头饰。他们在船上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比如说划桨、配合、热身等等。看到这些队伍,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竞技场上,激动不已。

比赛开始了,队伍们像箭一般冲向终点。他们拼命划桨,呐喊助威,竭尽全力地冲刺。船上的队员们面对着艰苦的环境,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们一起呼吸,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真是让人感到敬佩。

赛龙舟的过程中,观众们也不停地欢呼和加油。他们挥舞着国旗,高歌着助威歌曲,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打气。这个时候的长江河面上,热闹非凡,人们的欢呼声、呐喊声、喝彩声汇成一片,让整个赛事更加精彩。

最后,比赛结束了,冠军和亚军分别产生。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挥舞着奖杯,笑容满面。虽然只有少数队伍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每个参赛队伍都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赛龙舟是我家乡的一个重要的传统风俗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和参与。这个赛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爱家乡的赛龙舟,也爱这里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三

  “软、糯、顺、滑,丝丝入扣,回味无穷,寓意深远……”没错,说的就是我们龙游的风味——发糕,这一过年必备点心。

  龙游发糕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看起来像一个个大圆盘。它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尝一口你会不自觉地赞叹道;“啊!真是甜而不腻,糯而不粘。”最具特色的,当然是它在制作过程加入糯米酒发酵,吃着比用发酵粉发酵的面食更松软,一口有一口的味道,一口有一口的香味。

  关于这个加糯米酒的工序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女子,年年做发糕给人们吃。有一年她在制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倒入了糯米酒,于是她就将错就错,发糕做出来后不但闻起来没有酒气,而且淳香了不少,吃起来也更加有味道了。后来它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就这样人们做发糕就会有放糯米酒的习惯。

  要说起来发糕的起源,那么可要从明代说起,据《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因“发糕”为“福高”之谐意,所以有吉祥涵意,即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龙游发糕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和习俗文化,是龙游人民过节等喜庆的场合必备的食品,是民间任何酒席的首道点心。随着龙游人民把发糕赠给亲友们,亲友又把发糕分享给其他人,这便让龙游发糕这一美食,传到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广大人们都爱吃的一道甜点。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吃了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龙游尝尝发糕吧!

  过年吃发糕,便是我的家乡——龙游的一种风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描写清明节的。那我今天就要说说我家乡清明节的风俗了。

  清明节的第一件大事肯定就是扫墓了,一大家子收拾好后,一齐赶往南山祭拜老祖宗。首先祭拜的是太姥爷,祭拜时态度要虔诚,首先在地上铺几张报纸,由长辈先跪,跪拜三下后再起来。最小的我当然是最后祭拜。全程中,忌欢声笑语大喊大叫,这样是对老人家的不尊敬。祭拜完后,再由老人家生前最亲的人对着墓碑说几句亲和、吉祥话,表示祝福。

  祭拜完后,按照家乡的风俗,一大家子人都要去饭店吃饭,也是以此祭奠已故的亲人。

  来到饭店后,全家人一齐坐下,小孩子们都要坐在一起,而同龄的长辈要坐在一起,显得有规有矩,在老人家面前当然不能没了礼貌。

  等菜上了桌后,最大的长辈先动筷子,随后其他人才可以开吃。饭桌上不可以做一些小动作,那也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待到长辈们想喝酒时,我们这群小孩才有发言的机会。给长辈们倒酒是隆重的,同时也是愉快的。先给最大的长辈倒酒,要说上一句:“祝您万福金安,健康长寿。”然后依次从右往左倒,千万不能倒洒了,要不然就预示着不吉祥。孩子们倒酒也是有规矩的,哥哥姐姐先倒,接着是弟弟妹妹倒。整个吃饭时的气氛尽显家庭和睦。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井然有序。其实,清明节还有不能回家的孩子,就出去踏青。于是这个节日便既有祭拜祖先时的悲酸泪,又有出门踏青的欢声笑语,实在是个隆重的节日。那么,你家乡的清明节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五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拿着一对大橘,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去给大家拜年,要拿一对大桔给人家呢?”妈妈说:“给别人大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人们如果给我们大橘,要给他们说祝福。”

  一到奶奶家,我拿着那对大橘给奶奶拜年,奶奶说:“好,来,奶奶给你几颗糖,祝你新年甜甜蜜蜜。”然后家里还有舅舅和姑姑,“舅舅过年好,新年快乐”舅舅说:“同好,同好。”我去问妈妈:“为什么我向舅舅拜年他为什么要对我说同好呢?”妈妈说:“同好的意思是你也是就觉得意思就是你也好。”

  奶奶给我发了一个红包,我想要打开看看,妈妈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拆红包,发红包时,人民币的正面要对准红包的正面。”原来发红包也有这么多的习俗啊!

  晚上吃饭时上面摆满了菜,有鹅肉,红桃粿和血蚶,我问了问妈妈:“红桃果和血蚶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摆上餐桌?他们象征着什么?”妈妈说:“红桃粿,之所以是桃形的,是因为桃象征着长寿染成红色,是因为象征红红火火,而血蚶是象征着财源滚滚,在古代贝壳象征着钱财,你看,这里血的象征着红红火火。”我心想:“原来我们潮州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吃完饭后,大家坐在圆桌旁喝着茶,桌上摆着一大盘橄榄,大人们都一颗颗地往嘴里塞,“真奇怪,为什么大人们就算不买干果也必须买橄榄。”爸爸说:“橄榄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非买橄榄不可。”奶奶拿给我一根甘蔗,奶奶说:“过年吃甘蔗,吃了不蛀牙。”

  今年的春节很有趣,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过大年,而且今年过年还让我懂得了许多习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篇六

  寒食节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节日,在这天有这个习俗的地方会禁止生活。我们家乡在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种习俗,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的摒弃了这种习惯,主要是因为这一天不能生活做饭,对于一个正常的家庭来说,我们不生活做饭其实是很难的。不过我记得小时候还是很多人过这个节日的,家家户户都会提前的准备好第二天的食物,在这一天我们全部都是吃昨天剩下的饭菜。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我们介休的三贤之一介之推的节日。介子推,春秋晋国大夫。因为“割股奉君”之举而名闻天下。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大举封赏功臣,却淡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禄,耻与争功邀赏者为伍,携母一路跋涉来到介休绵山归隐。有人写出《龙蛇歌》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幡然悔悟,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肯相见。晋文公情急之下,命属下放火烧山,逼迫素以孝子闻名的介子推出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灭了,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身背老母,紧抱一棵大柳树,已经被烧死。重耳万分悲痛,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上下不准生火做饭。

  不过小时候还有一些其他的习惯,就是在当天小孩子不能出门,据说是因为这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所以我们也不能出门,要安安分分的呆家在里。小时候我还是很讨厌这个节日的,既没有好吃的东西吃,也不能像其他的节日一样出去玩,所以慢慢的我们这边的镇子也不过这个节日了,从而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俗习惯了。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