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优选6篇】

时间:2015-05-01 04:24: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一

早教上课,宝宝成长的助推器

宝宝的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而早教课程则成为了许多家长选择的方法之一。早教上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宝宝接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下面,我将分享我与宝宝上早教课的经历,希望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

我和宝宝参加的早教课程是一家知名早教机构的课程,每周一次,课程时间为一个小时。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提前安排好宝宝的饮食和睡眠,保证他在上课时有足够的精力和注意力。

上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亲子游戏、唱歌跳舞、认知训练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亲子游戏环节,通过和宝宝一起参与游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兴趣和特长,并且与他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唱歌跳舞的部分也非常有趣,宝宝们会跟着老师的指导一起唱歌、跳舞,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培养他们的音感和动感。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宝宝在与其他宝宝互动的时候非常开心。他们会一起玩耍、分享玩具,通过互动培养了彼此的社交能力。而且,老师也会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上完课之后,我会在家给宝宝做一些相关的游戏和练习,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我发现,通过与宝宝一起进行游戏和练习,他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这些游戏和练习也增强了我们的亲子关系,让我们更加默契和亲密。

通过参加早教课程,宝宝的成长进步非常明显。他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相信,早教课程是宝宝成长的助推器,它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二

早教上课,为宝宝开启智慧之门

早教上课是近年来备受家长们关注的话题,它被认为是培养宝宝智力和才能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将分享我与宝宝参加早教课程的经历,希望能给其他家长带来一些启发。

我和宝宝参加的早教课程是一家专业的早教机构提供的课程,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课程内容包括认知训练、智力开发、创意手工等。通过这些课程,宝宝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中,老师会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宝宝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认知训练环节,老师会给宝宝们展示一些图片,然后让他们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或者进行相关的联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宝宝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创意手工环节也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的部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如画画、剪纸、粘贴等。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宝宝们也学会了耐心和坚持,培养了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

我发现,通过参加早教课程,宝宝们的智力和才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他们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探索世界,拥有了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的来说,早教课程为宝宝们开启了智慧之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宝宝的早教过程,与他们一起成长和进步。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委学前科和进校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学前教研室工作总体要求,继续坚持“项目管理,任务驱动、研训一体”工作模式,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以市区级基地园验收为契机,以“社区早教基地园建设”和“早教教研工作”为载体,以系列教研、培训、交流为主要途径,以提升0—3岁早教师资队伍专业化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区早期教育工作质量。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早教中心教研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2、加强各类园所早教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完成早教师资培训工作。

3、组织早教工作系列观摩研讨活动。

4、继续加强“在早教活动自选环节中如何有目的的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 的专题研究。

5、做好早教示范基地验收前的视导工作。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早教中心教研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1、结合11所验收园的需求,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掌握0-3岁幼儿发展目标,作好指导、示范准备工作。(9月15日)

2、中心组骨干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做教学设计展示,按各环节活动内容进行目标、材料投放、对幼儿要求、对家长指导等全方面说课指导。(9月22日)

3、做教学活动观摩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月13日)

(二)加强早教教研活动,专题引领基层研究。

将教研工作与验收视导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1、活动时间:每月二次(单周四)

2、研究内容:“在早教活动自选环节中如何有目的的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

3、研究形式及目的:以中心组研究、示范为抓手,以专项培训、学习和专题观摩研究为主要途径,提高教师研究力;通过专题交流提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专业素质。

4、以基地园观摩研讨为途径,引领、提升早教教师研究水平;

本学期中心组活动在房幼、良幼、韩村河等幼儿园进行。在市级示范基地园开展区级早教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提高幼儿园早教教师组织、指导活动的能力。促进房山区早期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以座谈交流形式为抓手,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

5、本学期重点活动:进行专任教师亲子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

活动方法:

(1)各园在11月中旬进行园内评选,按专任教师40%的比例评出优秀活动方案;

(2)12月16日前按比例上交学前教研室。

(三)做好早教示范基地验收前的视导工作

加强对申报区级示范基地验收园的视导与管理,促进早教工作的开展。

本学期对申报示范基地的11所幼儿园进行全面视导。

结合区级教研,充分发挥中心组成员优势,将说课、做课、反思、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施行全方位引领。

1、组织11所园早教负责人、专任教师共同学习纲要精神,掌握0-3岁(分段)婴幼儿发展水平,使教师有目的的备好每节活动课方案,使幼儿身心都得到发展。并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2、骨干教师根据教研专题,结合验收标准,有目的的为验收园教师以及其他园所教师进行说课指导。

3、骨干教师观摩课展示,与教师一起研讨活动课优势与不足,了解并掌握活动策略。

4、观摩验收园所教师活动课,研讨活动效果,提高教师组织活动课水平。

5、以市级示范基地验收标准的要求对11所幼儿园早教基地验收文字材料的准备进行细致的指导,逐步完善,逐步提高,达到标准。

14所有意向的园所有:

城关、长沟、琉璃河、霞云岭、石楼、张坊、长阳、河北、原子能、矿机、

西潞、昊天、小英才、希望之星。

本学期重点活动:

突出不同年龄段教养重点,要有主管领导(负责人)的点评。

(五)根据需要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早教师资培训。

1、统计需要培训人数。

2、继续联系幼师培训中心做好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3、教研员王彩红准备参加早教上岗培训。

四、教研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主讲人活动地点参加人

9月6日

(周二)安排本学期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地点

张凤英进 校早教负责人

(保教主任)

早教专任教师

9月15日

(周四)专题培训: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等中心组成员进 校早教负责人

(保教主任)

早教专任教师

9月22日(周四)骨干教师说课活动:“自选环节如何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韩幼及中心教研组成员韩 幼幼儿园早教负责人、教师

10月13日

(周四)骨干教师观摩活动一,研讨专题教学效果亲子骨干教师韩幼

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

10月27日(周四)观摩早教活动二亲子教师良 幼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

11月10日观摩早教活动三亲子教师房 幼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

11月24日专题座谈,交流研究成果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进 校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

12月8日总结教研工作,布置新学期工作张凤英进 校全区各类幼儿园早教人员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四

“用跟踪记录调整早教课程设计”是清华洁华幼儿园亲子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的早教模式之一,也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适应时代要求的体现。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我们教育观念的更新,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就如何利用跟踪记录来调整早教课程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逐一说明。

一、跟踪记录反映真实的活动,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程设计

在教师设计课程活动之前,首先要考虑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每一次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其次,要照顾家长的需求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跟踪记录记录了不切实际的家长的要求,为更正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清华园社区是高学历家长密集的地区,他们理解力强,领悟性高,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每一个活动。但他们要求高,要求教师要具备高素质,孩子要超前发展。

例如:笑笑是一个比较好动的男孩,19个月,他的奶奶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特别重视对孙子的培养,2003年就报名参加了亲子园。教师第一节活动主要是摸底,设有爬行、串珠、亲子互动等游戏,教师要通过摸底考虑后面的教学活动设计。他的奶奶和其他几位家长提出,亲子园要教孩子跳绳、画画、拍球,不能让孩子爬,爬过于简单。问题的提出。证明清华高学历家长的特点:不从整个教育活动考虑婴幼儿的发展,而是针对其中某个活动而反馈问题。针对家长喜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在接下来的一次活动中我既设计了符合婴幼儿特点的活动,也设计了家长们要求的跳绳、拍球的活动,结果是孩子根本不配合家长的要求,对比明显的活动结果,让作为教授的奶奶等家长们心服口服,改变了对孩子要求过高的观念。

(二)跟踪记录为教师设计课程提供了改进的基础。例如:我设计的涂色活动《美丽的鱼》。大多数婴幼儿不愿参加活动,甚至对游戏置之不理不感兴趣;而家长对涂色感兴趣,不辞辛苦的帮助宝宝完成作品。针对此现象,我经过反思发现,婴幼儿不适宜涂色活动,他们对笔的感知能力较差,几乎没有控制力,喜欢撕纸,并在纸上乱点。经过反思,我将涂色活动改变为撕纸粘贴,发现孩子的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家长参与活动减少,语言辅助指导增加,活动效果较好。

(三)跟踪记录的使用,解决了教师难以发现或忽略的问题,促进了教师自评水平的提高。在每一节活动结束后,教师往往疏忽总结评价活动,跟踪记录的使用,恰恰弥补了这个漏洞。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要利用跟踪记录所反馈的内容及数据作为参考,验证设计活动的可行性、操作性以及难易程度是否科学、合理、适用。当活动设计符合婴幼儿发展水平,适合家长操作时,我及时收集素材,总结经验。当活动设计婴幼儿不感兴趣时,我寻找原因,及时改进、调整活动安排。只有这样不断探索实践,再探究再实践,才能提高活动设计水平,保证活动质量,完善教育过程,提升教育理念。

二、跟踪记录的真实性,要求教师指导语专业、科学、准确

语言是人们交际、思维、学习、交流情感的工具,是文化传递的载体。人们可以从语言记载中了解到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以语言为材料的文学作品是人们欣赏的对象,它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想象和创造的激情,同时也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

(一)亲子教师的指导语一定要强调专业性、科学性、准确性。 这里所指的“科学”、“准确”、“专业”是指:对婴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描述具有科学性;对家长的操作指导语具有准确性;活动过程目标的介绍描述清楚,善于使用专业性术语讲解。例如《龙球游戏》的活动目标是发展婴幼儿的前庭平衡能力,培养他们喜欢参加集体游戏。虽然向家长介绍了目标,但是要向家长解释专业术语的含义。如前庭平衡一词。“前庭”是人类耳内的一个器官;“平衡”是保持相对意义的稳定。前庭平衡训练是锻炼婴幼儿的平衡能力,适应在不同空间内的晃动,如晕船、晕车等,解除生活上的不便。

(二)跟踪记录能客观的反映出对教师指导语的要求。

1.对教师语速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口语是人类使用极为普遍的联系方式之一。亲子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口语的速度。跟踪记录表的反馈表明:有的家长强调教师的指导语或个别辅导时的语速应当适中。教师讲话过快使家长听不清活动的目的或要求,不能积极配合教师活动;讲话过慢显得故意拖延时间,感觉教师没有认真准备。

2.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教师的讲解或指导语清楚明确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跟踪记录中显示,教师语言表述准确清楚,家长对活动的理解反映正确;教9币的语言表述混沌,家长对活动的理解反应迟钝、甚至不明白教师的意图。所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家长对活动操作能力的高低。

3.教9种语言描述要准确。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描述准确,才能较好的指导家长操作游戏,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如玩龙球游戏时,要求家长与婴幼儿面对面站好球放在两人中间,幼儿上球,家长需双手握住婴幼儿的手腕向前拉,婴幼儿趴在龙球上。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强调家长握住婴幼儿的手腕而不是大手拉小手;若采取大手拉小手的方法,婴幼儿有可能滑落造成损伤。

三、跟踪记录表中的家长反馈意见能初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略

亲子园的孩子们年龄虽然相近,但是每个孩子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亲子园教师对每一名婴幼儿进行观察了解,认真做好记录,仔细填写跟踪表。

清华洁华亲子学校跟踪记录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活动跟踪记录二是婴幼儿跟踪记录。特别强调的是婴幼儿的跟踪记录表的使用,能做到真实记录,如实反映婴幼儿当时活动的表现,并通过记录针对婴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活动,初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略。例妞“天天”小朋友在家中经常练习串珠子的游戏,妈妈为他购买的是带有帮助性的前端较硬的绳子练习。亲子园教师为小朋友设计此类活动时,准备的是同样的物品,他完成得情况较快。针对他的特定练习,教师提高难度,把绳子换成硬塑料绳来练习串珠子;并向家长介绍,等孩子适应了这种绳子,还可以为其提供软绳来练习,逐步加深难度,锻炼婴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的发展。

针对“天天”的情况,教师再次设计类似串珠子的游戏时,首先考虑的是准备不同的游戏材料,使游戏有难易程度之分,尽量符合婴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委学前科和进校工作要点为指导,结合学前教研室工作总体要求,继续坚持项目管理,任务驱动、研训一体工作模式,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以市区级基地园验收为契机,以社区早教基地园建设和早教教研工作为载体,以系列教研、培训、交流为主要途径,以提升0至3岁早教师资队伍专业化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区早期教育工作质量。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早教中心教研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2、加强各类园所早教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完成早教师资培训工作。

3、组织早教工作系列观摩研讨活动。

4、继续加强在早教活动自选环节中如何有目的的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的专题研究。

5、做好早教示范基地验收前的视导工作。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早教中心教研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1、结合11所验收园的需求,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掌握0—3岁幼儿发展目标,作好指导、示范准备工作。

2、中心组骨干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做教学设计展示,按各环节活动内容进行目标、材料投放、对幼儿要求、对家长指导等全方面说课指导。

3、做教学活动观摩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强早教教研活动,专题引领基层研究。

将教研工作与验收视导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1、活动时间:

2、研究内容:在早教活动自选环节中如何有目的的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

3、研究形式及目的:以中心组研究、示范为抓手,以专项培训、学习和专题观摩研究为主要途径,提高教师研究力。通过专题交流提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专业素质。

4、以基地园观摩研讨为途径,引领、提升早教教师研究水平。

本学期中心组活动在房幼、良幼、韩村河等幼儿园进行。在市级示范基地园开展区级早教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提高幼儿园早教教师组织、指导活动的能力。促进房山区早期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以座谈交流形式为抓手,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

5、本学期重点活动:进行专任教师亲子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

活动方法:

(1)各园在11月中旬进行园内评选,按专任教师40%的比例评出优秀活动方案。

(2)12月16日前按比例上交学前教研室。

(三)做好早教示范基地验收前的视导工作

加强对申报区级示范基地验收园的视导与管理,促进早教工作的开展。

本学期对申报示范基地的11所幼儿园进行全面视导。

结合区级教研,充分发挥中心组成员优势,将说课、做课、反思、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施行全方位引领。

1、组织11所园早教负责人、专任教师共同学习纲要精神,掌握0—3岁(分段)婴幼儿发展水平,使教师有目的的备好每节活动课方案,使幼儿身心都得到发展。并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2、骨干教师根据教研专题,结合验收标准,有目的的为验收园教师以及其他园所教师进行说课指导。

3、骨干教师观摩课展示,与教师一起研讨活动课优势与不足,了解并掌握活动策略。

4、观摩验收园所教师活动课,研讨活动效果,提高教师组织活动课水平。

5、以市级示范基地验收标准的要求对11所幼儿园早教基地验收文字材料的准备进行细致的指导,逐步完善,逐步提高,达到标准。

本学期重点活动:

突出不同年龄段教养重点,要有主管领导(负责人)的点评。

(五)根据需要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早教师资培训。

1、统计需要培训人数。

2、继续联系幼师培训中心做好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3、教研员王彩红准备参加早教上岗培训。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 篇六

第三天:拿起茶杯获得积木,对口头要求作出反映。 第十八天:拍手(中线技巧),按指示把积木放入杯中。 第二十四天:

(1)寻找盒子里面的东西.

(2)坐下,扶杆行。模仿在杯中搅。

一、塞核桃:

(1)教材制作:在奶粉盖上打个洞,让核桃落下。

(2)活动的发展:塑胶制的瓶子在盖上开一个小洞,让乒乓球或海绵球自由落下。

(3)活动内容:用食指拇指中指拿核桃放到奶粉盖的上方将核桃塞入后让孩子看看三只手指张开的样子

二、辨别物品训练

目的:训练孩子的手指触觉能力,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内容:1、先让孩子看皮球、玩具狗、娃娃,然后遮住孩子的眼睛,把玩具狗放在孩子的手上,问孩子:“这是小狗吗?”孩子不会说话,但是可以点头和要头表示。

2、先让孩子看积木、拨浪鼓、玩具汽车,然后遮住孩子的眼睛把积木放在孩子的手中,问孩子:这是积木吗?

三、 听声音做游戏《里面有什么》

目的: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了解因果关系,

同时使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内容:

1、取一个圆形罐头盒,在里面放进两个铃铛,将罐头盒在孩子面前滚动,引起孩子兴趣。

2、将罐头盒递给孩子,打开盒盖取出里面的铃铛,给孩子看让他摇摇。

3、引导孩子将铃铛放入罐头盒内,盖上盒盖。

4、让孩子用手推罐头盒或用脚踢它。

四、 杆操

目的:让孩子独自扶物站起

内容:第一节,扶杆站立。婴儿坐地,两成人把杆靠在婴儿掖下让孩子分别抓着两根杆,两个成人用力把杆向上抬起,帮助婴儿成站立姿势。

五、 语言训练

目的`:为今后开口说话打下基础。

内容:训练一,多声调训练[ma—da—da]。训练二,[ba—da—ma]。

早教上课分享文案范文【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