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最新3篇)

时间:2013-08-08 02:49: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心理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引言: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认知、情绪、人格、社会行为等方面。本篇开题报告将重点探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具体课题,并提出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例如,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因此,了解和探索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首先,我们将编制一份问卷,包括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个体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我们将选择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并通过在线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最后,我们将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研究结果将显示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具体而言,我们猜测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干预措施,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社交媒体使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

本研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心理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引言: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广泛,深入探索了认知、情绪、人格、社会行为等方面。本篇开题报告将重点探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具体课题,并提出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能。许多研究表明,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相关。因此,了解和探索工作压力对个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我们将重点关注工作压力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并探索个体特征如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我们将编制一份包括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和个体特征等方面的问卷,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参与者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将验证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研究结果将显示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具体而言,我们猜测高工作压力可能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此外,我们还预计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将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结论: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 篇三

 8、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9、寓教于乐原则

  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学习。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

  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难点

  受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应付考试;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应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家长不同意。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

  八、预期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创新之处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还有,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

  2、加强师生联系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3、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九、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十、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论证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1、确立研究方案;

  2、开题论证;

  3、进行学生学习能力分项调查(问卷法、谈话法)。

  阶段成果:调查报告、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1、进行实验,个案研究;

  2、适时反馈,调整研究策略;

  3、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论证,并设计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阶段成果:创造性学习个案及教学实践阶段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整理相关资料。总结得失,继续深入研究。

  2、收集小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实验论文及研究报告。

  3、展示课题成果。论文、案例、随笔等。

  4、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论证。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

  最终成果形式:实验报告、经验论文和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开放性学习案例。

  十一、参考文献

  1、杨心德:《学生的自

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教育研究》

  2、 黄荣光:写作论文 《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论文的开题报告写作(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