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篇)

时间:2017-07-09 08:10: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就业岗位匹配度低、薪资待遇不尽人意、就业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应聘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等。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然而,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建议。

一、调查结果

1. 就业岗位匹配度低: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岗位匹配度低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就业后并非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其他领域的岗位。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在工作中缺乏专业性和发展空间,还浪费了其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薪资待遇不尽人意:大学生就业薪资普遍偏低。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后的起薪普遍较低,且涨幅有限。这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难以应对,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3.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竞争激烈、岗位需求不足等问题。这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助,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二、解决方案

1. 加强职业教育: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岗位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 提升应聘能力:大学生应提前进行职业规划,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应聘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3.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本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就业岗位匹配度低、薪资待遇不尽人意、就业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就业创新,完善就业政策等。

引言: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探讨其就业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建议。

一、调查结果

1. 就业岗位匹配度低: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就业岗位匹配度低的问题。许多大学生选择的工作并非与其专业相关,导致了大学生在工作中的不适应和发展空间的限制。

2. 薪资待遇不尽人意:大学生就业薪资普遍偏低。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后的起薪普遍较低,且涨幅有限。这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难以应对,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3.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竞争激烈、岗位需求不足等问题。这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助,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二、解决方案

1. 加强创业教育: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鼓励就业创新:政府和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的就业创新。通过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创新创业基金等,鼓励大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3. 完善就业政策: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同时,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本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篇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7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

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7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7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7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7年与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7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7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7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7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7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

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

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7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17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7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17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17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