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4-05-01 08:17: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本次调查共有500名高中生参与,包括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程度、阅读文言文的频率、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以及对文言文阅读的态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程度较低,仅有30%的学生表示对文言文感兴趣。其中,男生的兴趣程度稍高于女生。调查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程度相对较低,可能与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较大有关。

在阅读文言文的频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周只阅读一次或更少,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每天阅读文言文。这表明学生们对文言文的接触机会较少,对文言文的阅读时间较少。

调查还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较大。其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字词难以理解,语法结构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此外,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的背景知识缺乏,导致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态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认为学习文言文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普遍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文言文的教学时间和内容,提供更多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加强对文言文的解读和理解等。此外,学生们也需要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主动参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报告 篇二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及其对文言文的态度。通过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调查对象为500名高中生,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程度、文言文的阅读频率、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以及对文言文阅读的态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的高中生表示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意思和语法结构存在一定的困惑,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文言文的频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周只阅读一次或更少,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每天阅读文言文。这表明学生们对文言文的接触机会较少,对文言文的阅读时间较少。

调查还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较大。其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字词难以理解,语法结构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此外,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的背景知识缺乏,导致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态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认为学习文言文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普遍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增加文言文的阅读时间和内容,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报告 篇三

安徽师大附中 唐俊 夏吉中

一、概述: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作为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清楚地知道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伍等现象还较普遍的存在,文言文教学还需要较大的改进。我们姑且不论教学过程如何,单看教学结果,由结果反推求导,也证明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的确确存在着较大问题。为此,我们确定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这次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一方面为了解现状收集原始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为如何进行教改提供参考。

参加本次调查的是高中二年级三个班(一文二理),共计154人。这样从调查对象上来说更有代表性,从所得结论上来说也更有说服力。调查问卷的文段均选自2003年夏、春两季全国卷和北京卷文言文部分,调查卷总分为60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词、虚词、文意理解、古文今译等四个方面。(见表一) 表一:

二、数据与分析

(一)学生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从本次调查来看,结果并不容人乐观。总及格率不足40%,难度系数为0.55,如果把题目分为主、客观两大类,客观题略高,及格率也就50%强一点;主观题则更差,难度系数低于0.50。(见表二) 表二:

(二)实词词义判断水平较低

实词总赋分12分,均分6.21,难度系数0.52,4人一分未得,占总人数的2.60%,9人满分,占总数5.84%。及格人数39,及格率较低,为25.32%。(见表三) 表三:

实词考查的内容,涉及据语境判断词义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包括同形异义、偏义复词,其它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内容没有涉及。从卷面看,错误集中在据语

境判断词义和偏义复词两个知识点上。据语境判断词义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知识储备、构词知识,还要理解句义、句间关系。如第6题“君乃舍之”中“乃”,离开语境,既可作代词,又可作副词,还可作判断词,作副词既可表顺接“于是、这才”,又可表反转“竟然、却”,如果联系上下文,句间关系是转折关系,“乃”只能译为“竟、却”。有的同学错选D项,关键在于没有弄懂句与句之间关系。又如第7题,“失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父兄是个偏义复词,偏指“父”一方,“兄”只是衬字,因为下文有“一则羡其不孤”,所谓“不孤”,就是指其有父,可是很多同学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三)虚词词性词义判断水平相对较好

虚词总赋分15分,均分10.09,难度系数0.66,。 1人零分,23人满分,分别占总人数0.65%、14.94%,及格人数为118,及格率为76.60%。(见表四)

相比较实词,虚词情况较好。虚词共5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到“为、以、焉、因、而、其、之、见”等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常见虚词用法,共3题;顺便说一下,为简便起见把文言文句式内容也算在虚词一栏,共2题。句式考查有省略句和被动句两种,句式错误少于虚词错误,句式主要错在12题被动句上,“齐必侵矣”,意为“齐国必被入侵”。学生为什么做错?究其原因:①该句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词如“见”“为”等;②没有联系上下文,文中提到晏子如离开齐国,“齐必侵矣”。很明显,这里“侵”是“被侵犯”的意思而非“侵犯”别人。虚词错误还是因为没有弄清各常见虚词的用法,特别是有些细微区别,如“之”作助词时,其中“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很多同学还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实质上只要抓住本质一点:该“之”字介于主谓短语之间,这个主谓短语作句子主语或宾语,那么这个“之”就起到了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又如“其”,作代词,既可代人,也可代物;既可作物主代词,也可作人称代词,还可作指示代词“其中”、“那些”。如第8题B项“一则羡其不孤”和“秦贪,负其强” 两个句子中“其”字,前者为人称代词“他”,作“不孤”的主语;后者为物主代词“它们的”,作“强”的定语。

(四)文意理解水平有待提高

文意赋分18分,均分9.87,难度系数为0.54,零分1人,占总人数0.65%,满分人数2,占总人数的1.30%,及格人数65,及格率42.21%。见表(五)

文意理解的得分情况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低于虚词,高于实词。文意理解的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能否正确筛选文中的信息;②能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能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由于都是选择题,难度降低不少,但要想做好选好,必须要对全文进行从微观到宏观的把握。如第3题,错误率极高,同学们普遍选错,究其原因就在于同学们没有在微观上对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表现进行把握,而第5题毫无疑问需要同学们宏观把握全文内容才能正确解答。

(五)古文今译水平最低

古文今译赋分15,均分7.02,难度系数0.47,零分和满分各1人,及格率为37.01%,

是所考查4项内容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项。(见表六)

“雅”了。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有同学把“遂”译为“于是”,是为“不信”;如“弥子食桃而甘”,“甘”是形容词作动词,应译为“感到甜”,有同学把它译为“吃到甜桃子”,是为“不达”;又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如译成“裴矩竟能在朝廷上辩驳,而不肯表面服从”虽然也没错,但不如“裴矩竟然能当廷辩驳,不肯当面听从”雅。其二,翻译的原则不明,翻译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直译不能的情况下,才意译。如《张衡传》中“衡下车”,如直译是“张衡下了车子”,表达不出原意,因此,只能意译为“张衡一到任”。很多同学在翻译时凡句皆只译大意,这是不合要求的。其三翻译的技巧不知,翻译技巧体现在五字要诀上,即“留”“换”、“补”、“删”“调”。在五字要诀基础上还要加一“盯”字,就是“盯”住关键词、重点词。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句,“遂”“廷”“面”三字当属重点字词。从上述分析可知,古文今译水平较低的核心问题是实词理解和文言句式判断及处理能力差。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这次高中生阅读水平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感到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改革,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就有关教材,教学改革的对策,提出初步建议如下。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应当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目前的选文在说教性和成人化方面色彩比较浓厚,受学生欢迎度不高,据严景东“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调查”统计,对现行教材文言文选文,“基本欢迎”的学生为20.7%,“大部分喜欢”者为19.6%,合计低于半数。因此有必要拓宽选文的视野,使选文在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方面更为丰富。

二、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为两个陋习:其一,文言词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二,文言翻译,课堂记笔记,课后抄教辅。因此考试时缺乏独立推断词语语境义和独立判断处理文言语法现象的能力,致使成绩欠佳。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吸收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有益的传统教学经验,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古代训诂知识、方法。教学中应避免贪多求全,而应在多样化的迁移训练中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文言文教学虽然应以语言教学为主,但不等于语言教学。应当根据文章自身特点处理教材,选择教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当有审美情趣培养和人文主义教育。另外,进一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综合效益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调查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