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题开题报告(推荐3篇)

时间:2012-09-01 08:39: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使用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一、课题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不仅可以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机会,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然而,目前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普遍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使用互动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题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题内容

1. 设计互动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利用角色扮演、游戏、音乐等方式来进行口语训练。

2.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足够的英语实践机会。例如,安排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安排小组讨论、小组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题方法

1. 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和需求。

2. 设计互动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

3. 实施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互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4. 进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评估互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课题预期成果

通过使用互动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2.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六、课题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调研和准备(1周)

-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和需求。

- 查阅相关文献,研究互动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2. 第二阶段:设计和实施互动教学活动(4周)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 实施互动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 第三阶段:评估和总结(1周)

- 进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评估互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总结课题实施过程和成果,撰写课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视听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普遍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二、课题目标

1.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开发小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内容

1.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提供丰富的视听刺激。例如,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英语阅读材料。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互动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英语阅读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例如,设计多媒体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意思考。

四、课题方法

1. 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和需求。

2.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课件内容和形式。

3. 实施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4. 进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测试,评估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课题预期成果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2.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得到培养。

3. 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六、课题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调研和准备(1周)

-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和需求。

- 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2. 第二阶段:设计和实施多媒体教学活动(4周)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 实施多媒体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 第三阶段:评估和总结(1周)

- 进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测试,评估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总结课题实施过程和成果,撰写课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五、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的研究的重点是进行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环境;研究的难点是开发生活化小学英语校本教材,建立生活化的英语评价体系;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

。因此,小学英语教育应该首先成为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造成“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等现象。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英语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英语教学大课堂,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深化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构建生活化英语教学理论框架,建立生活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生活化英语、英语生活化”这一创新英语教育理念。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从多角度开展对理论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现状及发展可能性,使操作切合实际,提高实效;调查研究教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的新成果,总结新经验、新方法。

  3、行动研究法。开展行动研究,组织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教研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的水平,提高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4、案例研究法:组织和指导老师围绕生活化英语教学展开案例研究。

  5、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七、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依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现代教育理论、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论、交互语言教学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等理论,遵循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研究原则。课题研究从理论研究入手,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课题启动和初步研究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此阶段进行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信息、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教材内容分析,确定和规划课题的研究方案,启动和开始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全面深入开展阶段(2007年1月—2008年3月)。此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课题的各项研究深入开展。主要是确定研究计划,进行调查分析,邀请专家指导,撰写调查报告;开展生活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发生活化小学英语校本教材;制定和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评价手册》,建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评价体系;依据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原则,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行动研究,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3、课题结题阶段(2008年4月—2008年5月)。此阶段汇编论文集、案例集等,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八、课题研究基础

  (一)课题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课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已在《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职业技术教育》、《广西教育》等书籍、报刊发表了“浅谈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英语学习僵化现象分析及其教学启示”、“巧用课外活动来促进英语学习”等学述论文10篇;参与编写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学科探究学习》(英语小学五年级)等论著及地方教材5部;主持和参与了广西及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努力营造环境,促进英语学习研究”等三项课题的研究并已结题。课题负责人目前承担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自治区级骨干教师研究课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工作。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课题负责人陆艺现任桂林市逸夫小学副校长,主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在读研究生,是“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第二批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广西小学英语教师专家资源库成员、桂林市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专家资源库成员、桂林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被评为“广西中小学外语优秀教研员”、“广西中小学外语优秀教育工作者”、“桂林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桂林市优秀教研员”、“桂林市中小学英语教研积极分子”;曾荣获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教学设计与微型课展示”一等奖、口语表达二等奖、全国首届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她曾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中教研员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类)子课题及桂林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A类)“新教研文化对教研员专业成长的促进与发展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现为课题核心组主要研究人员;她还担任过桂林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A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讲多练与探究性学习”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她还曾担任过桂林市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在象山区对本课题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备课题管理和研究能力,有时间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课题主要参与人员都具有是经验丰富的第一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都承担和参与过省、市级科研课题任务,有较强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其他成员是桂林市和象山区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强,有足够时间参加课题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较成功的实践经验。此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除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全体英语教师外,还聘请了灵川县英语教研员负责理论研究指导,吸纳了桂林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能手以及象山区城区中心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农村小学的骨干教师,旨在集中各层次学校的教学骨干力量,对本课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推进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所在城区(象山区)、桂林市乃至广西各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桂林市逸夫小学确立了以科研课题带动新课程实验的方案,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此课题的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资料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借鉴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也有来自教科研工作管理人员、教研员及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研究设备由课题负人及参与研究人员所在学校和单位提供。课题经费来源于上级科研部门资助经费及逸夫小学自筹经费。

  九、其它

  (一)课题组人员具体分工

  陆艺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工作及生活化英语校本教材开发;

  张晓梅、王桂湘负责课题的理论研究,主抓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李莉、张伶、莫茹清负责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的研究及课题资料收集整理、汇编;

  赵建群、汤健玲、黄丽、唐琳负责英语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

  卫红英、周洁、田岚、全彦莅、肖凤英负责英语学习环境生活化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08.3 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录像集 光盘 陆艺、汤健玲、唐琳 2 2008.4 生活化英语课外活动录像 光盘 卫红英、周洁、田岚、全彦莅、肖凤英、张伶 3 2008.4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评价手册》 手册 莫茹清、赵建群、汤健玲、黄丽、唐琳 4 2008.5 小学生活英语教程(Life in English of Primary School) 校本教材 陆艺、张晓梅、王桂湘、

李莉 5 2008.5 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 陆 艺 6 2008.5 课题“物化成果”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案例集等) 文集 李莉、张伶、莫茹清   十、主要参考文献:

  [1]方明.2006.陶行知教育名篇[M].科学教育出版社.

  [2]帕特·唐 林羽.我在美国教英语[M].广西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200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育部.2002.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汪宁梓.2006.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例谈[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4).

  [7]吴旺英.2005.新课程呼唤英语教学回归生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8).

  [8]周幼红.2004.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学科教学探索.

小学英语课题开题报告(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