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精选6篇】

时间:2013-09-06 04:14: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生产实习报告 篇一

我在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生产流程,亲眼目睹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次实习,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参与了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并且学会了如何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谈判。我了解到原材料的质量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采购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其次,我还参与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车间,我亲自操作了各种生产设备,学习了产品的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了解到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队紧密合作,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还参与了产品的质量检验环节。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并且学会了如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在质量检验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以便及时解决。通过这个环节,我更加明白了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产实习报告 篇二

在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我参与了生产流程中的不同环节,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我了解到生产计划对于企业的运营和效益至关重要。在编制生产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执行生产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及时调整和协调各个环节,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保证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此外,我还参与了产品质量管理的工作。在这个环节中,我学习了如何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并学会了使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检和检测,我了解到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的重要性。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我注重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的合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产实习报告 篇三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I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三)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音频解码芯片VS1003,3.3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3.3,2.5V电压转换芯片LM1117-2.5。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四)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13.56MHZ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SPI接口)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生产实习报告 篇四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们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使我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也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产业动态、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学生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知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掌握典型零件,如箱体,轴,丝杆,齿轮等的材料,热处理,粗、精加工的工序方案。

  2、了解切削刀具方面的知识,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选择、用途等

  3、了解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知识,特别是先进设备如加工中心等典型的数控设备

  4、熟悉、巩固模具和铸造工艺及设备方面的知识

  5、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三、实习时间:

  1、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6月8日,6月14日

  2、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6月11日

  3、长海发展责任有限公司————6月12日

  4、正菱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6月13日,6月15日

  四、参观实习厂:

  1、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由桂北磨床产和桂林包装机械厂合并建成。主要生产磨床,包装设备等。这里主要设备有:普通车床cy系列,数控车床cnc6140(最大工作长度1000mm,最大加工直径400mm),数控线切割机床dk7732(工作台最大行程320mm,纵向最大行程500mm),25毫米万向摇臂钻床z32k(最大钻孔直径25mm),四座标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xk5038/1(工作台工作面宽度381mm,工作台工作面长度965mm)等。这里有特殊成型刀具,如用于开燕尾槽;及一些表面加工工艺,如刮研。

  2、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设备有:主轴移动式卧式加工中心xth7512w/3(工作台工作面宽度1200mm,工作台工作面长度3000mm),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xk2316/3—5x(工作台工作面宽度1600mm,工作台工作面长度3000mm),卧式加工中心xh756,数控滑枕机床铣床xk27710a,数显龙门铣床xs2316,数控仿形龙门铣床xkf2316/3,数控车床cak6136b、c2—6132k,以及加工齿轮的滚齿机y3180,插齿机y54a,精密滚齿机y38a,齿轮倒角机,磨齿机ym7132a/1,齿轮磨床,万能剃齿机ywa4232等,

  3、长海发展责任有限公司

  长海发展责任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军用雷达,,是中央控股集团。所以这里的工厂工作区是严禁拍照的。这里主要设备有:deckelmaho加工中心,数控滑枕式升降台铣床xk5646(工作台工作面宽度460mm,工作台工作面长度1235mm),数控冲床trumatic20xxr;小设备有swj—6台式攻丝机(加工内径小的内螺纹,最大攻丝直径:钢件5mm,铸铁6mm),十二公厘台占床(加工倒角)

  4、正菱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本公司主要生产摇臂钻床z35a,卧式车床等。这里主要设备有:数控立式铣钻zxk7150*150(最大钻孔直径50mm),数控龙门动梁式钻床zk9350/dl(最大钻孔直径50mm)普通车,立式升降台铣床x35k,牛头刨床,立式镗床,插齿机,半自动万能花键轴铣床等。

  五、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学到很多专业方面的实践知识,如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一些机床的装配流程,一些机加工方法,如了解到了机加工两个很重要的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即先加工基准,再以基准加工其它部分;先主后次原则,即先加工工件相对主要的部分,主次分明,循序渐进。此外,由机械行业的美好前景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后,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我知道我对本专业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是我会以此为动力,尽量多收集行业的资料,及时了解行业动态,补充欠缺的知识,与时俱进,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此感谢学校能尽力帮我们找到这么好的实习基地,我们在补充知识之余,也饱览了桂林甲天下之山水,旅途之劳顿感全无。同时感谢带队老师对我们耐心的讲解,无微不至的生活上的关怀!通过这次学习也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愿所有的老师们工作顺心,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生产实习报告 篇五

  班 级 : XXXXX

  姓 名 : XXXXX

  学 号 : XXXXX

  实习总结

  大学期间,学院组织的实习活动于7月6号落下帷幕。在大三下半年的学习生活中,能经历人生第一次实习活动,这种感觉新奇、感慨、充实、兴奋,令人难以忘怀。

  本次整个实习活动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在学校三甲实验室进行的01动力装置锅炉部分、汽轮机部分的实习以及在我院核动力仿真实验中心的实习,接着是在哈尔滨市内哈电集团旗下的哈尔滨热电厂、锅炉厂、阀门厂、汽轮机厂的参观实习,最后在7月2号到7月6号在北京房山区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实习部分。

  第一部分的校内实习是利用同学们空闲没课的时间以及周末双休日组织起来的,总共分为三场实习活动。我的第一场实习地点是在三甲实验楼01动力装置的汽轮机部分,整场四个多小时的现场参观摸索是在我院王贺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安全地进行的。第一次走进01动力装置的汽轮机装置间,我想象中应该是崭新、整洁、紧凑的设备与现场那沾满铁锈的被掀去上汽缸的汽轮机以及遍布上下两层楼的种类繁多的设备、复杂的管系等等完全不同。还没从被现场庞大的装置所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王贺老师将我们召集到一处进行整个装置系统的详细介绍。在老师的热情讲解下我逐渐从复杂到令人眼晕的装置管系中看出了点头绪。整个汽轮机装置部分的系统组成包括:正倒车汽轮机组、主蒸汽系统、辅蒸汽系统、乏气系统、饱和蒸汽系统、润滑油系统、系统气封抽气冷却系统、凝水—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归结起来所有的设备可归类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包括正车汽轮机、倒车汽轮机,可以通过调节汽轮机进气阀附近的“航行舵”达到改变不同汽轮机的运行与否及具体航速的工作工况,以适应船舶航行过程中要求航向、航速灵敏、机动变化要求的汽轮机组;做功之后的蒸汽在冷凝器中依靠循环冷却水变为凝水,凝水经历气动凝水泵获得驱动压头,流过凝水泵后管系被送至给水泵,从而将冷凝水送回一回路用于产生蒸汽的凝水—给水系统;包括主蒸汽系统、辅蒸汽系统、饱和蒸汽系统、乏气系统四个部分(从锅炉中排出的过热蒸汽分为两个管道运输,即为主蒸汽管道与辅蒸汽管道。从锅炉饱和气包导出饱和蒸汽构成饱和蒸汽系统来气,将各用气设备做功后废气汇集到乏气总管中,从而构成乏气系统)的蒸汽系统;用于润滑和冷却各装置中摩擦部件(汽轮机主轴、齿轮减速器等),以达到降低噪声、延长部件使用寿命目的的润滑油系统;用来对冷凝器中的做功之后的蒸汽进行冷却使其成为冷却水,同时供给其他需要冷却和冲洗等装置的用水的循环水系统等五个部分。

  老师讲解并解答完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之后,同学们便参照图纸循着蒸汽管系逐一来摸索蒸汽的循环途径以及蒸汽整个工作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功能及结构。为时半天的汽轮机装置实习虽然短暂却使我学到很多,对于各种设备的模糊、抽象的认知从单纯的课本中脱离出来,

  在脑海中形成固定、具体的认识。虽然单从设备的外表来看,这些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老家伙”如今已经锈迹斑斑,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摸索后,即使在现在我也对这些装置的设计思想和结构安排赞叹不已。在当时电气条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那时的设计人员单靠简单的液压调节装置和阀门的配合便能很好的完成对蒸汽流量的分配、监控和启断,这实在令人叹服不止。

  我的第二场实习是于01动力装置的`锅炉装置部分,在我院杨志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一走进锅炉装置间,一个表面遍布传热管道的正方体庞然大物便占据了我眼前的一切。实习之前,我只是单纯的了解到锅炉只是一个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并将其传送到汽轮机装置部分用于做工的设备而已,但过冷水在锅炉内具体如何循环以及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如何的产生等等却不甚明了。在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使我对锅炉这部分有了一个系统、正确、全面的认识。

  01动力装置的锅炉部分主要是利用燃油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锅炉内的工作介质-水,使其产生不同品质的蒸汽,将其中产生的蒸汽输送到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叶片进行做功,带动汽轮机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或发电机转轴旋转,产生舰船前进的动力或船用电力。在整套系统中,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还附加了很多的辅助设备,如供给燃油的燃油系统,产生蒸汽和输送蒸汽的蒸汽系统,对汽轮机叶片和减速器进行润滑和冷却的滑油冷却系统,对乏汽进行冷凝和再用的凝-给水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在一起正常运行才能使01动力装置源源不断产生船舶所需的动力和电力。

  在老师的提示下,我将整个锅炉装置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包括加热系统(从过冷水到饱和水)、蒸发系统(从饱和水到饱和蒸汽)、过热系统(从饱和蒸汽到过热蒸汽)的给水系统;将合格的蒸汽送往用户或锅炉自用气

的蒸汽系统;由油库、油柜、驳油泵、燃油泵、油压油量超标阀、稳压器、丝网过滤器、燃油分配器、控制阀门、喷油头、调风器、连接管道等设备组成的燃油系统;在锅炉正常燃烧时,向锅炉内连续不断的输送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并及时从炉膛内引出燃烧产物-烟气,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的鼓风系统等。而我认为整个锅炉部分的难点和重点便是在冷却水到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循环上。其具体循环过程为,经过乏汽预热的给水通过左边的给水阀送到汽包内,通过与下方水包之间两根下降管道一根上升管道,使循环水在汽包与水包循环运动的过程中被加热,逐渐由过冷水成为饱和水和饱和蒸汽。而给水首先送至汽包而不是水包,是因为汽包位置较高,可利用重力势能促进给水的循环,加热后的给水由于密度减小,利用前后密度差形成的驱动压头便可驱动给水自然循环。最终在汽包中饱和汽水混合物的饱和蒸汽通过锅炉上方连接汽包与饱和蒸汽筒的饱和蒸汽桥导入饱和蒸汽筒内。饱和蒸汽通过饱和蒸汽筒和其下方复合筒的过热蒸汽部分

  之间的传热管道进行循环,饱和蒸汽逐渐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储存在复合筒的过热蒸汽部分,通过出口接管送入主蒸汽管道和辅蒸汽管道。复合筒的过冷水部分则通过传热管与汽包相连,增加给水的循环效率。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习,我对锅炉和汽轮机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的了解,对01动力装置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效的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起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效果。在实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摸排管路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我对01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工质再装置中的整个循环过程有了深刻的理解。锅炉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燃料的效率采取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水冷壁技术,水在锅炉中的多次循环,给水的预热,鼓入空气的预热,采用复合筒,气包等设施来保证水循环的进行。通过实习,我认识到工程实际与理论分析的差别,许多理论上可行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克服许多困难,采用许多设备才能做好。解了这些实际设备,我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上多从工程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掌握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整个01动力装置的实习在全神贯注的摸索学习中一瞬而过,意犹未尽的感觉分外强烈。这短短的半天对我今后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影响极大。理论知识在牢固也不如亲身实践之后的感知强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今后学习、工作中我也会加强对实践的付出,理论结合实践开展工作。

  我的校内第三场实习是在我院核动力仿真中心进行的。第一次看到仿真训练的操作面板时,我整个人呆住了。天呐!实在太精密!太复杂!从一回路冷却剂运行参数、二回路蒸汽参数的读取,我慢慢的从这繁杂的系统中渐渐找出一点头绪,知道整个系统究竟该如何调整与标定参数之间的偏差。

  核动力仿真技术是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需求而出现的并随着核电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核仿真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技术,是目前核动力事业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领域。核动力仿真技术随着核电事业发展需求和现代化技术发展而发展,模块化、集成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和技术化是未来核动力仿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核动力仿真中心的实习无疑对我将来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使我对将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等有了更加具体、全面的认知,我十分感谢学院给我的这次机会。通过本次31号楼仿真实验室的实习,我了解了关于仿真的概念、分类、手段、意义,实现仿真模拟的秦山核电站流程图,核电站主控室的现场模拟、核电站装置的三维模型等。我认识到了仿真模拟的重要性,对压水堆核电站的整体情况和细节问题以及稳态和变功率运行的特性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实习讲解老师讲解深入浅出,针对具体学术问题对我们

  进行提问,加深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

  第二部分市内实习,我们主要是在哈电集团旗下的热电厂、阀门厂、汽轮机厂、电机厂等场所利用双休日进行的。

  周六上午我们在哈尔滨热电厂进行现场实习。在我原本对热电厂的认识中,应该是高高的烟囱、灰蒙蒙的天空、黑漆漆的锅炉、尘土飞扬的道路,但实际走进哈尔滨热电厂后发现却不是这样,虽然正在整修的路面也是铺满泥沙,但整体环境却十分整洁。这无疑得力于先进设备系统的启用,以及污染调控的严格。

  目前,哈尔滨热电厂供热范围已延伸至哈尔滨市的动力、香坊和开发区。集中供热的面积达637.5万平方米,享受集中供热的居民达5万户。主要经营电力、热力产品;兼营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和检修,电力技术咨询、服务和开发,管道设备安装、检修,煤炭、燃油储运,科技产品推广业务。目前,公司已启动“六期”扩建工程,此项工程已被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批复并列入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六期扩建工程结束后,哈热公司将拥有4台3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1200MW,总供热能力将达到2400万m。届时,哈热公司将凭借环保、高效、安全、经济、节能的高品质热能,为哈尔滨市创建绿色生态型园林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产实习报告 篇六

  根据学校安排我于xxxx年xx月xx日到武汉第xx建筑公司武汉xxx项目部进行建筑施工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是武汉市xxxx国企投资公司开发的公寓楼,承建单位是武汉第xxx建筑公司,分别是五号和六号楼,及高尔夫球健身楼,地基由xxx第四桩基公司承建。由北京xxxx设计院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为异性柱。面积为13000平方米,由3栋楼组成的商住楼,现浇钢筋混泥土六层框剪结构。

  二:实习内容

  1:木工

  1)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各种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4)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2:钢筋工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3:混泥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三;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

  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1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

  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还有模板设计:

  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生产实习报告【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