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自查报告【实用6篇】

时间:2011-05-08 05:44: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本医院积极开展了感染自查工作,并根据自查结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首先,本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感染自查机制。每个部门、每个科室都有专门的感染自查小组,负责定期进行感染防控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专家学者组成了感染控制委员会,对感染自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自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感染自查工作主要侧重于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方面。我们通过在各个科室张贴手卫生宣传海报,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手卫生意识。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器械消毒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达到100%。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感染自查工作还包括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我们组织了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班,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感染防控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通过感染自查工作的开展,本医院的感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的医院感染率下降了30%,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感染自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些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有些科室的环境清洁工作还不够到位等。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感染自查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感染防控措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二

医院感染是医疗卫生领域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医院积极开展了感染自查工作,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在感染自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其次,一些科室的环境清洁工作还不够到位,存在清洁不彻底的问题。此外,一些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首先,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我们建立了感染防控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其次,我们加强了环境清洁工作。我们增加了环境清洁人员的数量,加强了对病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清洁工作的彻底和规范。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器械消毒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达到100%。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器械消毒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的感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的医院感染率下降了30%,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感染防控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感染自查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感染防控措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三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领导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在以书记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各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几次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⑴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⑵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⑶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⑷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⑸手卫生做的不到位。

  ⑹腔镜室设备不达标,消毒不合格

  ⑺院内感染病例上报不及时(医生对院内感染诊断不够明确。

  ⑻针刀室管理不到位、科内人员对感染控制意思淡薄。

  ⑼人流室管理不到位、科内人员对感染控制意思淡薄。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⑴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⑵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⑶完善手卫生设施,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意识,定期进行手卫生监测。

  ⑷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识。

  ⑸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

  ⑹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完善各科基础物品购进保障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正常运行。

  ⑺通过医务科培训,让医生熟练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及时上报,完善记录,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⑻腔镜室按规范化建设,按要求对软式内镜进行洗消,把肠镜,胃经及喉镜纳入重点监测范围。保障患者和医疗安全。

  ⑼加强针刀室及人流室医生的无菌操作观念,对其进行培训,完善针刀室的设施设备,定期抽查,检查监督。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危重急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转诊,污水污物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加强了消毒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后勤科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缝、不落尘。消毒室的安排合理,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分开:污物回收物与发放净物分开;

  初洗与精洗分开;

  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在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开展生物监测。

  五、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的规定》等,医院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有的科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2、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

  3、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一次性用品购进中,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院领导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对抽查所发现的个别未毁形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补做。使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院感委员会决定下半年组织预防院内感染的讲座、消毒、安全知识培训,输血有关法律、法规及输血知识学习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但由于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起步晚,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如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等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四

  根据卫生局开展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于20xx年xx月对我院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医院感染组织机构

  1、领导挂帅,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领导重视、机构建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每季度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每月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院感染工作,日常随时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由于领导重视,各级职责明确,运转良好。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医院感染工作。

  3、经常查看病历,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检查工作。

  4、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5、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每月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培训,每年考核2次。

  6、医院感染方面每月、每季有资料报表及分析,至今传染病漏报率为0。

  二、完善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

  1、各科室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一次。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洒精、碘洒、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含氯消毒剂每天监测。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2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毁型统一回收。

  6、药剂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监测制度。

  7、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重点科室采取定期监测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8、全院各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的细菌监测都能基本达标。

  9、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环节的管理,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留置导尿等有创操作感染率1%。

  10、医务人员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医院隔离技术。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存在问题:

  1、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工作不重视,院感文字记录不全。

  2、无菌溶媒、消毒液未写开启日期。

  3、利器盒使用不规范,无菌缸未及时更换。

  4、个别护士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如:治疗时未戴口罩等。

  五、整改措施:

  1、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2、院感记录及时记录。

  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进一步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及无菌物品的使用。

  4、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管理医疗废物。

  5、对医护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五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各临床科室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我院的监测制度有:

  1.因医院无条件对空气、物表、手表进行监测故无院感监控报告。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伏、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每月监测。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在作初步浸泡处理,然后统一回收作严重毁形及焚烧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

  6.手术室、产房、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设施、工作流程、医疗器械、器具、人员着装符合《规范》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方面:

  1.医疗废物产生地分类收集、运送暂储存地、去向管理规范,有登记。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使用及残骸去向管理规范。

  2.有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及知识培训。

  手卫生管理方面:

  1.有医院的手卫生制度,并有具体落实措施。

  2.抽查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均熟悉手卫生知识。

  3.洗手设施符合要求。

  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

  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3.手术室、产房建筑设计不够合理。

  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登记表填写工作不重视。

  6.对传染病卡的填报工作欠缺认真。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2.经常性到病案室查看病历,检查督促医院感染病例的填报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补登工作。

  3.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4.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新毕业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知识考核。

  5.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整顿死角。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和健全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医院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我院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1.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办,并进行相应处理。

  2.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五.继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一次性用品购进中,加强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

  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率达100%。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组织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年 月 日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 篇六

  我院在传达学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辽宁省丹东东港市丙肝感染事件的通报》后,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认真查找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并对下级科室及社区服务站、厂医务室等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在这几天的自查工作中发现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2、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

  3、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

  4、院内感染生物监测次数少。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

  6、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针对以上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2、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防范意识,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3、安装紫外线灯管并定期监测,合理配置消毒液等。

  4、健全完善院内感染制度。

  5、定期开展各科室卫生清洁工作。

  6、做好院内感染的登记工作,尤其是医疗废物处置、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等。

  7、每月抽查院内相关科室及社区服务站等。

  8、在我院暂未开展手术室及妇产科,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一次性耗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我院通过健全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污水污物处理等制度;制定院内感染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并进一步贯彻落实;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防止抗生素滥用,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的规定》等,医院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及社区服务站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月抽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2、加强对全院职工的手卫生培训,避免交叉感染。

  3、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五、严格管理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院办公室主任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同时,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

  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置条例》处置,防止再次污染。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我院实际,院感兼职人员组织培训学习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增强全院职工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由于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如院内感染生物监测等方面做得不够,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医院感染自查报告【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