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污染调查报告(优选3篇)

时间:2017-03-07 06:18: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长江污染调查报告 篇一

第一篇内容

近年来,长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全面了解长江污染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长江污染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我们对长江沿岸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水质主要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和溢出,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不达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危害。

其次,我们调查了长江的底泥和沉积物。结果显示,底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土壤侵蚀。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有机污染物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

最后,我们还调查了长江的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存活和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同时,长江的渔业资源也大幅度减少,给渔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首先,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推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强制性的污水处理。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做法。此外,加强长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最后,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

总之,长江的污染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通过加强治理和保护,才能让长江的水质得到改善,让长江的生态环境恢复健康。

长江污染调查报告 篇二

第二篇内容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然而,长江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为了深入了解长江污染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长江污染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我们对长江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长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和溢出,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不达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危害。

其次,我们进行了长江水质的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长江水质普遍偏差,不达标的地区较多。其中,COD、BOD、氨氮等指标超标的现象比较严重,表明水体受到了有机物和氮源的污染。此外,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也超过了安全限值,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最后,我们还调查了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结果显示,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时,长江的渔业资源也大幅度减少,给渔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首先,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推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强制性的污水处理。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做法。此外,加强长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长江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通过加强治理和保护,才能让长江的水质得到改善,让长江的生态环境恢复健康。我们呼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行动起来,为长江的清洁与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江污染调查报告 篇三

  篇一:关于长江的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对长江水污染的环境保护 调查人:

  地点:沿江一带河道

  摘要:

  近几年,我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由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长江一带,而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力宣传“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口号。这次活动,我们以发放自制宣传卡、在周围工厂宣传、实地调查、自己动手保护等方法,去倡导更多的人保护这条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调查目的:

  长江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万亿立方米,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样也担任了“南水北调”的重任。然而,随着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和三峡工程的兴建,流域地区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种种环境污染,所以对长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过程:

  1.实地调查我和几个同学来到航管站,向站长了解河道情况,然后坐船游览些河道。一路上,站长向我们介绍几十年前这些河道水清澈透明,而现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了解好后,我们到各个居民家发放宣传卡,增加他们的环保意识。接着我们又和站长到了附近工厂向他们讲述水污染的危害。

  1泥河上游工厂的废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2.调查分析原来水污染原因是:○

  2泥河附近大量农田,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安置此处,污水经管道排入河中。○

  3居民的环保意识差,经等化学物质流入其中,致使藻类疯长,鱼类大量死亡。○

  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性缺水。 常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1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3.存在危害 ○

  2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水体失去原有资源价值,使许多动植物数量大大减少,一些珍稀品种面临灭绝。○

  水污染使水的观赏功能减弱,有些有毒物质还影响了渔业和农业。 调查结论:

  1.对于改善长江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

  1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长江中,○

  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

  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清除。

  3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

  2.对于河道环境的保障

  1应对附近的工厂、○养猪场等加大管理力度,对污染河流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

  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

  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

  调查感受: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们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这样才能使长江水变得更美!

  2012-8-20

  篇二:武汉市环境污染社会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保证。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速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老师的倡导下,我对武汉市的环境作了一个浅层的调查。

  1、调查时间:

  2、调查地点:汉阳国棉(汉江水源)、汉口的堤角(长江水源)、宗关(汉江水源)、武昌的东湖(东湖水源)、武钢大气污染、杨园垃圾转运中心。

  3、调查方式:学习书本知识,

  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附表格),谈心得体会。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约6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 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调查内容和目的

  分别调查了汉阳国棉(汉江水源)、汉口的堤角(长江水源)、宗关(汉江水源)、武昌的东湖(东湖水源)、武钢大气污染、杨园垃圾转运中心,进行了废渣污染水、体污染废、渣污染和噪声污

  染的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防治措施,从而认识人类经济发展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调查方法和步骤

  1.学习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产生、现状及其危害,并了解人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般措施。

  2.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东湖考察水体污染,到武钢察看大气污染现状,到武汉长江二桥主要交通干道观车流及建筑施工现场考察噪声污染,到杨园垃圾转运中心观看废渣污染情况等等。

  3.记录数据。重点走访了市环保委、市环境检测站、排污站等单位,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市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情况。

  4.走访学生谈心得体会,了解大家的想法。

  (三)、调查的结果和防治建议

  1.大气污染:据市环保委介绍,武汉市废弃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我市年耗煤1000万吨以上,是一个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也是

  造成武汉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每年排放的废气总量约为1000多亿立方米(还不包括汽车尾气),可见我们呼吸的空气很不干净,这就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防治措施:

  ⑴推广先进的烟煤炉燃烧技术,使95%以上的锅炉不冒青烟。 ⑵工厂实施连片供热,减少污染源,生活燃料走煤气化道路。 ⑶建设烟尘控制区,加强对废气回收治理的研究,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⑷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净化空气的能力。

  ⑸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2.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方面。武汉市每年约有十亿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湖,使江湖和地下水的水质逐渐变坏。其中汞氰化物、硫化物、酚等有害物质达9000多吨。武汉三镇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污水,100万吨生活污水排入江河,其中只有约100万吨工业污水得到了治理,生活污水基本没做任何处理就六如长江和汉水中,

  占全市供水量1/3以上的宗关水厂,取水口上游不到300米处,就有一个城市大型垃圾堆积场。一到两天,大型垃圾污水直泄水厂取水口,使水源污染严重。见附表一及附表二:武汉四大水厂水源污染情况。

  防治措施:

  ⑴建立科学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和无污染的工业废水经处理后供田灌溉和养鱼之用。将有害工业废水实行厂内处理后再排入长江,合理利用长江的净化能力,保证长江饮用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⑵将长江武汉段、汉江汉阳段、东湖、沙湖、东西湖等市内水域划为自然保护区,建造水上乐园,发展“水乡”旅游优势。这样,既净化了水体,又发展了旅游业,一举两得。

  ⒊废渣污染:主要是煤渣、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弃物。武汉市1997年仅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就达515.78万吨,综合利用量为459万吨,历年累计堆存量较大,达1644万吨,共占地372.13万平方千米。近年来,由于居民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成分有所增加,无机成分明显减少,尤其是纸和塑料大量增加,使污染的危害日趋严重。它占据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又不卫生,影响了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

  ⑴利用废渣填塘造地,修建厂房或道路,进行综合利用。

  ⑵加强处理废渣的研究,建立废渣处理场,将废渣分离处理,废物回收利用。

  ⑶在田间许可的情况下,建造废渣制水泥,废渣发电厂等马弁废为宝,化害为利。

  4.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基建施工等。1997年,我国城区环境噪声均值为55.6分贝。其中,均值最高的是江汉区,为60.9分贝,最低的是武昌区,为51.9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73分贝,航空路至新华路段均值为80分贝,是全市路段噪声最高值。城市环境噪声中,有50-70%来自交通噪声。随着武汉市的交通越来越发达,以及车辆拥有量的增加,交通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

  防治措施:

  ⑴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加强立法观念。

  ⑵实行噪声污染防治的现场检查制度,污染源申极制度等。

长江污染调查报告(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