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查报告【精选6篇】

时间:2016-06-07 03:40: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环境调查报告 篇一

标题: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摘要:

本报告对某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采集大量的空气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分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是了解该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确定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空气监测、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

二、调查结果:

1. 空气质量状况评估:

根据空气监测数据,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差,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尤其在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空气质量更为糟糕。

2. 主要污染源分析:

(1)工业排放:该城市的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废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建议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管控,推动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交通尾气: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对车辆排放标准的监管,提倡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

(3)建筑施工: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是空气污染的一大因素。建议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管,规范施工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三、改善措施建议:

1. 加强环境管理: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对车辆排放的监管和管理。

2. 推广绿色出行:提倡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燃油车使用量。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空气污染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发更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

四、结论:

本调查报告对某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本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73056

环境调查报告 篇二

标题:水质调查报告

摘要:

本报告对某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多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分析了水质状况,并提出了改善水质的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是了解该河流的水质状况,确定主要的水污染因素,并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采用了水样采集、水质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

二、调查结果:

1. 水质状况评估:

根据水样检测数据,该河流的水质整体较差,主要指标包括COD、BOD、氨氮等。尤其在河流下游和污水排放口附近,水质更为严重污染。

2. 主要污染源分析:

(1)工业废水排放:该河流沿岸有多家工业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是主要的水污染源之一。建议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控。

(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流入河流,导致水质污染。建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推行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3)生活污水排放: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三、改善措施建议:

1. 加强污水处理: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排放达标。

2. 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3.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和农户的排污管控,防止违法排污行为。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识。

四、结论:

本调查报告对某河流的水质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水质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本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调查报告 篇三

  因为“人与自然”的问题,越来越引人的关注的关系,我做出了一次关于“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报告。

  4月22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地球日。在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回顾最近公布的几个重大环境报告,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一共调查了4个问题。

  调查问题1:物种濒临灭绝

  (1/3的两栖类动物、1/2以上的龟类、1/8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正在面临生存威胁,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4年11月22日发布的《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单》透露出的信息。这份名单显示,目前全球1.5万多个物种,包括脊椎、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和真菌,正在消失。)

  调查问题2:千年生态系统

  (这份报告的初衷是警诫世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称,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中,地球上1/5的珊瑚和1/3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1/3的物种濒临灭绝。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一些病毒就会泛滥,还会出现一些新型病毒,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沃尔特·里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造成了生态多样性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损失。

  报告指出,过去50年,人口急剧增长,对生态资源采取了过度开发和使用的方式。1945年以来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1985年以后,复合氮肥的使用更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报告说,地球上10%到30%的珍稀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这份报告是有关人类产业活动和生态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全球各国决策者制定环境计划的参考资料。)

  调查问题3:气候变暖危险临界

  (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就会到达临界点,这将引起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报告惊呼:全球生态灾难的降临已经进入倒计时!英国前交通大臣斯蒂文·拜尔斯是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之一。他在形容这份报告内容时说:“这是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生态定时炸 弹。”

  在指出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同时,报告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环境改善举措。报告呼吁西方8国集团在2025年之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其1/4的电力,并同时敦促这些国家在2010年前将低碳能源的研究经费再增加一倍。)

  调查问题4:印度洋海啸环境

  (3月16日,美国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的专家们发表《印度洋海啸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巨大伤亡,与当地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举例来说,这次受灾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国家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有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海岸生态的记录。泰国的布吉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把海岸的红树林砍伐,开发成度假区,而多年前因为拍摄电影《迷幻沙滩》而严重破坏PP岛的生态环境,此次海啸受灾最为严重;斯里兰卡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水灾,但由于修复工作未能在海啸前完成,结果对当地造成双重打击。反而10年前不断受飓风威胁的孟加拉,由于风灾过后当地重新种植防风林及恢复海岸生态,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红树林的保护,从而减轻了当地所受到的损害。专家认为:保护沿海生态可减轻海啸破坏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新调查表明,在这次印度洋海啸袭击中,凡是珊瑚礁和红树林保存完整的地方其受灾的程度明显轻于其他地方。马尔代夫虽然是岛国,然而由于政府采取了严厉的保护珊瑚礁措施,在海啸袭击时珊瑚礁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国的损失。该基金会的调查还显示,在过去20年中,印度尼西亚的红树林减少了30%,泰国减少50%,斯里兰卡减少得更多。同时,在印度洋地区,大面积的珊瑚礁被人为地破坏,使海岸线直接受到了海浪的冲击。)

  以上是我调查的4个目前为止比较严重的几个问题,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环境调查报告 篇四

  随着时光飞逝,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科技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加重了环境的负荷。因此,我专门调查了家乡周围环境状况,仍发现存在破坏环境的现象,经总结归纳以后,分为以下几点:

  1、人们环境意识不高,随地乱扔垃圾,造成环境破坏。

  2、虽然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了许多垃圾房,但往往有人把垃圾倒在房外而不倒在房内,因此造成环境污染。

  3、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不投资引进先进的处污设备,而是直接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使得有些河变成了死河、臭河、污河。

  4、有些人面对醒目的宣传标语视而不见,肆意践踏破坏草坪。

  5、农民们在收获小麦后,焚烧秸秆,田野上翻腾起层层浓烟。这些浓烟不仅扰乱行人的视线,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且还污染环境。

  6、人们就地焚烧塑料、泡沫等白色污染物造成的滚滚浓烟污染环境。

  7、有些人不遵守相应规定,随地吐痰,影响市容、市貌,污染环境。

  鉴于以上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建议采取下列相应的措施加以制止,从而防止环境继续被破坏污染,从而有效地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1、定期举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向人们宣讲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环境带来的恶果。

  2、有关部门应壮大环境检查工作的队伍,定期对相应地点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

  3、执法部门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定期对相应地点内的工厂进行突击检查,对存在严重破坏污染环境的工厂给予严厉查处,并对人民群众的揭发检举行为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鼓励。运用群众雪亮的眼睛,让破坏污染环境的厂商无处可躲,无处可藏;同时还可以运用舆论力量,给厂商施加压力,迫使其不得不购进相应的处污设备。

  4、在公园、马路、花坛、围墙等显眼处贴上环保宣传标语,并组织青年者志愿团同践踏草坪、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5、开发以秆秸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一来可以保护环境,二来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一举两得。

  6、设立相应的垃圾箱,回收相应的垃圾。

  7、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并组织“小小环保志愿团”,定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打扫,以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爱护青山绿水,让我们把环保进行到底,共建绿色家园。

环境调查报告 篇五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环境调查报告 篇六

  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利,还能使人们心情愉悦。那么,我的家乡焦作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星期六,我和同学们组成了调查小组,通过实际考察和询问家长后,深入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我们来到人民公园,一走进公园的大门,草坪上、地上随处可见人们扔的废纸、塑料袋、易拉罐……我和同学们赶紧上前把这些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些垃圾严重危害到家乡的环境,它们不仅会腐烂发臭,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比如白色污染——塑料袋,用肉眼看没有什么危害,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它散发出的毒气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健康,还可能导致死亡。如果你把塑料袋埋到地下,需要200年才能分解。

  面对这些环境污染,政府花费了很多心思。每天固定时间都有人打扫卫生,还有一些流动人员专门拾捡垃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看到路边的垃圾要赶紧捡起来,并制止那些乱扔垃圾的人,提醒人们要爱护环境。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未来的焦作会更加美丽!

环境调查报告【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