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通用6篇】

时间:2017-08-07 01:36: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旨在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需求。通过对100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社会和经济支持对他们至关重要。

一、调查结果

在对参与调查的老年人进行身体健康评估时,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存在慢性病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占比超过60%。同时,老年人的运动能力也普遍下降,5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行动不便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老年人对社会和经济支持的需求非常迫切。首先,他们普遍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不仅是慢性病的治疗,老年人还需要更多的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以便更好地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其次,老年人也面临经济困难的问题。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日常生活费用,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三、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大老年人医疗资源的供给。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同时推动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二是建立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和定期健康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和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额度,同时建立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以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结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需要社会和经济支持。通过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建立健康管理体系以及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73056

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基于对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目前公共交通的不足之处。通过对1000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整体较低,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便捷性。

一、调查结果

在对参与调查的城市居民进行满意度评估时,我们发现只有不到40%的被调查者对公共交通表示满意。主要的不满意因素包括:公交车频次不足、拥挤不堪、车辆老旧、票价偏高等。另外,调查还发现城市居民对地铁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对公交系统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二、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公交车的频次和运营时间。由于公交车的频次不足,很多人在等车的时间过长,导致不便和不满意。二是改善公交车的舒适度和空间。由于公交车拥挤和座椅不舒适,乘坐体验较差。三是降低公共交通的票价。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公共交通的票价过高,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三、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增加公交车的投放数量。政府应加大投入,增加公交车的数量,提高公交车的频次和运营时间,以缩短乘客等车时间。二是改善公交车的舒适度和空间。政府可以引入新的公交车辆,提供更舒适的座椅和更宽敞的空间,以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三是合理调整公共交通的票价。政府应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公共交通的票价,以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

结论: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整体较低,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便捷性。通过增加公交车的投放数量、改善公交车的舒适度和空间,以及合理调整公共交通的票价,可以提升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改善城市出行环境。

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却一点儿都不爱护母亲,还随意毁坏她,比如说:砍伐森林、排放废气……这些都是人类所为。

  其实,想要低碳生活很简单,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就可以低碳!衣: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不断地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家想一想,如果全国十三亿人一个月少买一件衣服,那是天文数字呀!食:生产一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的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可以说,多吃果蔬也是低碳生活。此外如果一个人一年少喝0.5千克的酒,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同学们,你们从这些数字中应该看出,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就能行成合力。住:减少一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行:每月少开一天汽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交车或自行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会更少的。

  同学们,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已经危害到了我们的生活。200多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若在21世纪末前,全球气温上升超过2度,则全球至少有三成的物种会消失!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护我们的地球!那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呢?不要急,接着往下读!

  低碳生活就是反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可以从以下生活的点滴做起:

  1.少用餐巾纸,重拾手帕,保护森林。

  2.随手关灯,拔插头。

  3.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半片原本被砍掉的森林。

  4.少用一只塑料袋不仅节省0.5元钱,更重要的是减少它造成的污染。

  同学们,只有人人努力,才能形成合力,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争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宣传者!

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欢乐的歌儿唱起来,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春节如约而至的到来了。下面,让我们去作个春节社会调查吧!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访亲戚,互相送礼也是不可少的。

  当今社会,春节送礼,许多人已经司空见惯了。那多少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呢?调查显示:68.5%的人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仅有8.9%表示"送礼"并非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有22.6%的被访者表示不好判断。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既然大部分认为送礼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那么今年春节送什么礼物好呢?其中,50%的人认为送食品合适;35%认为送保健品高雅;11%认为送烟酒茶类时尚;5%认为送什么也无所谓。

  在与被访着的交谈中可以了解到,大家认为“送礼”往往会让人在人情往来上有点累,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币的“支持”。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县一个中等家庭月收入大约为800元左右,而在调查中,受访者的春节消费额度,在400元以下的占19.5%;400—600元占35.8%;600—700元占21.5%;700—800元占12.2%,800—1100元占9%;在1100元以上的占2%。调查表明,23.2%的家庭,春节期间大约将消费一个月的家庭收入。

  过春节,当然也少不了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如今社会,孩子们的压岁钱在600元以上的占40%,在500元左右的占50%,在300元以下的仅占11%。

  “春节黄金周”期间,少部分人会借着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的地方去过这一年一度的春节,当然,这也少不了人民币的支持,旅游消费额在1100元左右的占20%,在3000元左右的占45%,在5000元左右的占35%,看来,春节旅游这也是一笔大消费啊!

  看,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热闹非凡,听,鞭炮声,嬉笑声,共同编织着春节的欢乐歌!

社会调查报告 篇五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要好好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除了培养出了我各种能力之外,还让我了解到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我们是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各个方面努力完善自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辛苦,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在正式工作前,我觉得有这样的.经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有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未来在我们脚下,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严格要求自己,我们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社会调查报告 篇六

  本调查主要涉及民众生活压力感、社会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信任感,分析主要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冲突。

  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社会心态部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28个省市130个区(市、县),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抽取7063个家庭户,然后在每个被抽中的居民户中按规则随机选取1人作为被访者,由调查员手持问卷对该被访者进行访问。调查时间为XX年4~6月。

  (一)生活压力感——遇到最多、感觉最大的生活压力来自经济方面

  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负担过高是民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城乡居民遇到最多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其次是“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再次是“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比例分别为51.3%、45.5%和45%;排在第四到第六位的生活问题分别是“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和“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34%和30.1%;排在第七到第九位的生活问题是“社会治安不好,常常担惊受怕”、“社会风气不好,担心被欺骗和家人学坏”和“赡养老人负担过重”,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5%、23.3%和22.3%;选择比较少的问题是“家庭成员有矛盾,烦心得很”和“家人与邻居有矛盾,担心发生纠纷”,比例分别为9.8%和5%。

  城乡居民对所遇到的压力评价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赡养老人、人情支出、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民众感到生活压力大的依然是经济压力,其次是社会压力,人际压力较校

  (二)社会安全感——食品安全感最低

  安全感是人们对于目前处境的一种主观判断,是一种面临风险大小的判断。调查发现,居民安全感最高的是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最低的是食品安全,其他各项由高到低分别是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

社会调查报告【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