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实用6篇)

时间:2015-01-09 09:28: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景点——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为纪念蜀汉时期的名将诸葛亮而建立的。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被誉为“千古之奇才”。武侯祠作为对他的崇敬和纪念,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侯祠占地面积约为37亩,主要由大成殿、草堂、东偏殿、西偏殿和后花园等建筑组成。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明代建筑风格修建的,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在大成殿内,您可以看到巨大的诸葛亮塑像,他身着古代官服,手持羽扇,神态庄重而威严。草堂是诸葛亮平时读书写字的地方,这里陈列着他的文房四宝和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学问和智慧。东偏殿和西偏殿则展示了蜀汉时期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品,让您更加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此外,武侯祠的后花园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四季景色各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心的感觉。您可以在这里漫步、休息,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武侯祠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诸葛亮文化研究中心。这里收藏了大量与诸葛亮相关的古籍、文献和研究成果,是学术界研究诸葛亮的重要场所。如果您对诸葛亮及其时代感兴趣,这里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武侯祠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尊重历史、文化和环境,不要随意触碰或破坏文物建筑,保护好我们的共同记忆。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武侯祠,祝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时光!谢谢!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景点——武侯祠。

武侯祠是为纪念蜀汉时期的名将诸葛亮而建立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纪念诸葛亮的场所之一。诸葛亮被誉为“千古之奇才”,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侯祠的建立,旨在弘扬诸葛亮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崇敬和纪念。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草堂、东偏殿、西偏殿和后花园等。大成殿是武侯祠的核心建筑,内部供奉有诸葛亮的塑像,他庄重而威严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堂是诸葛亮平时读书写字的地方,这里陈列着他的文房四宝和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学问和智慧。东偏殿和西偏殿则展示了蜀汉时期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品,让您更加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后花园是武侯祠中最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四季景色各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心的感觉。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武侯祠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这里收藏了大量与诸葛亮相关的古籍、文献和研究成果,是学术界研究诸葛亮的重要场所。如果您对诸葛亮及其时代感兴趣,这里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武侯祠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尊重历史、文化和环境,不要随意触碰或破坏文物建筑,保护好我们的共同记忆。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武侯祠,祝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时光!谢谢!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三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四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认为他是历史上唯一兼有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的历史人物。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冕冠,身着黄袍,手捧玉圭,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 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汉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白面,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玉笏,一付帝王打扮,资料共享平台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五

  关羽(?—219),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势,水淹襄阳,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

  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称“翼德”。他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勇猛善战,是三国时代的一员虎将。刘备在当阳长阪坡被曹操打败,张飞领20多人在后面阻击。曹兵来时,他立马横枪站在桥头,大吼一声。说:“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不敢过桥。民间传说他的吼声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张飞常常无故鞭打部下,因此被部将张达、范强暗害。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尊君子而不恤小人”。他不关心群众,不尊重下级,也遭到失败。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 篇六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

。)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这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介绍武侯祠的导游词(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