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精简3篇】

时间:2014-07-08 08:36: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一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海滨路,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它坐落在海拔约28米的南普陀山上,是厦门市的地标之一。南普陀寺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寺庙。

走进南普陀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山门。这座山门高约10米,由青石砌成,上面刻有“南普陀寺”四个大字。山门两侧树立着两尊石狮,守护着寺庙的安宁。进入山门后,就能看到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这条路通向寺庙的核心区域。

核心区域是南普陀寺的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等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是南普陀寺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信众们供奉佛祖的地方。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像高约15米,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除了大雄宝殿,观音阁也是游客们常去的地方。观音阁内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佛教的慈悲之神,被众多信徒所崇拜。

南普陀寺还有一座藏经楼,里面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和经文。这些佛经包含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对于信众们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藏经楼内还设有一个禅修室,供信众们静心修行。

除了寺庙本身,南普陀寺周围的风景也很美丽。寺庙背靠大海,前有高山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山海景观。站在南普陀寺的山门上,可以俯瞰厦门市区的美景,远眺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作为厦门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南普陀寺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朝拜。每年的佛诞节和观音诞,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众多信众和游客的到来。此外,寺庙还开设了佛学讲座和禅修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文化和修行方法。

如果你来到厦门,不妨来南普陀寺感受一下佛教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聆听钟声悠扬,感受心灵的净化和宁静。南普陀寺将带给你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二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海滨路,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这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南普陀山上,自明代建立以来,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厦门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南普陀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和南洋风格。寺庙的山门高约10米,由青石砌成,上面刻有寺庙的名字。进入山门后,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通往寺庙的核心区域。沿途有参天古树和绿荫如盖的花坛,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核心区域是南普陀寺的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观音阁和藏经楼等。大雄宝殿是寺庙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信众们供奉佛祖的地方。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像高约15米,金光闪闪,庄严肃穆。观音阁供奉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佛教的慈悲之神,被众多信徒所崇拜。藏经楼内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和经文,这些佛经对于信众们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寺庙本身,南普陀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很美丽。寺庙背靠大海,前有高山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山海景观。站在南普陀寺的山门上,可以俯瞰厦门市区的美景,远眺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南普陀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文化遗产。寺庙内还设有佛学讲座和禅修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文化和修行方法。每年的佛诞节和观音诞,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众多信众和游客的到来。

如果你来到厦门,不妨来南普陀寺感受一下佛教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聆听钟声悠扬,感受心灵的净化和宁静。南普陀寺将带给你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三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

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